• 像设计师那样思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像设计师那样思考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1.8 5.5折 5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黛比·米尔曼(Debbie Millman) 著;沈亦楠,赵志勇 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58606694

出版时间2018-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1737904

上书时间2024-07-01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黛比·米尔曼,在设计领域工作已逾20载,是美国优选的品牌顾问公司Sterling Brands的合伙人,并担任设计总监与首席营销官。同时,她还是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VA)品牌专业的讲师,与史蒂文·海勒(Steven Heller)共同创立了靠前个品牌研究生硕士学位。
黛比创建并主持的设计播客节目“Desiqn Matters”在互联网上极受欢迎,被iTunes评为年度很好播客之一。此外,她还是美国设计师协会(AIGA)名誉,设计报道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长期为设计博客“Speak up”、《印刷》杂志(Print Magazine)等具有非凡影响力的媒体供稿,现居纽约。

目录
序言 史蒂芬·海勒(Steven Heller)
前言 黛比·米尔曼(Debbie Millman)
迈克·布雷特(Michael Bierut)
真正迫使我去看医生诊疗的原因就是我对清洗衣物的病态般的强迫症。
凯琳·葛尔堡(Carin Goldberg)
早年设计师都默默无名,他们不制造噱头。
弥尔顿·格莱瑟(Milton Glaser)
一天快要过去时,我会把它们重新压扁,期待第二天再次创造世界。
薛·博兰(Paula Scher)
我希望创造出精彩绝伦、受人喜爱、举足轻重的作品。
史蒂芬·施德明(Stefan Sagmeister)
一位成名的设计师就像一个出色的电工。
奈维尔·布罗迪(Neville Brody)
我可以有时间思考,检查我的鞋子,买几件满意的衣服,舒适安逸地过一阵子,然后再打量周遭世界。
彼得·萨维尔(Peter Saville)
我在五角星设计联盟的时候产生了奇怪的想法,他们想要我放弃自己的观点,并认可他们才是唯一正确的殿堂。
埃米莉·奥伯曼(ErTlily Oberman)和邦妮·西格勒(Bonrlie Siegler)/第十七号工作室
我们应该互相替对方回答,我知道你的答案,而且你也一定知道我的。
詹姆斯·维克多(James Victore)
我试着把所有作品都当成为了“信念”而做。
约翰·梅达(John Maeda)
我发现你不能拿对付A4纸的办法来对付人。
保罗·萨尔(Paul Sahre)
我相信我能像查尔斯·舒尔茨一样靠画画赚钱。
奇普·基德(Chip Kidd)
那就是平面设计中最接近鱼水之欢的瞬间了。
杰西卡·荷芬(Jessica Helfand)
他们今天嫌我写得太圆滑世故,明天又觉得写得太平淡无味。今天太抽象、太学术、太文雅,明天又不够文雅了。
西摩·契瓦斯特(Seymour Chwast)
我先用头脑工作,后用手。
露西尔·坦纳兹(Lucille Tenazas)
我告诉自己不要为一个月内给别人打三次电话而感到尴尬。
沃恩·奥利弗(Vaughan Oliver)
我想重新找回对平面设计的热爱,因为我觉得自己已经丢失了这份热爱。
斯蒂夫·盖斯布勒(Steff Geissbuhler)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确实和魔鬼打过几回交道,而且总不占上风。
斯蒂芬。道尔(Stephen Doyle)
那一刻,我感觉弥尔顿·格莱瑟完全可以与威廉·莎士比亚和朱利尤斯·恺撒平起平坐。
艾博·米勒(Abbott Miller)
自己是否过于关注美和品位的常规定义。
马西莫·维格涅里(Massimo Vignelli)
我觉得“爱”分几个层次,就像蛋糕一样。
致谢

内容摘要
美国21位当今有名设计大师的心路历程和创意之旅,理念迭起,引人入胜,展现当今视觉设计潮流。
在设计界工作20多年的黛比·米尔曼,敏锐而友善,步步为营,一探究竟,而每位设计师则像是魔术师,总在途穷时施术,换掉手上的底牌。如此攻防造就了这本精彩至极的访谈集。
一段段兼具教育性与娱乐性的对话,21位当今拥有影响力且备受人尊敬的设计师讨论、赞美并分析了他们的设计。品牌顾问兼脱口秀主持人黛比·米尔曼娴熟的采访,使设计师们侃侃而谈――他们早期启蒙、日常生活、热情、志向和失败。对于那些热衷流行文化的人们,那些把设计师当作长久职业选择的人们、学生或初入职场的菜鸟,《像设计师那样思考》这本书都会是一本很好珍贵的导航宝典,指导你在像一个平面设计师一样工作、生活和思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历史、争论、里程碑和日常怪癖等问题。

精彩内容
"【前言/序言】:序言 史蒂芬·海勒(Steven Heller) 有人认为采访者与受访者在访谈中的表现应该是旗鼓相当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一场精彩纷呈的访谈中,有位豁达大方、能言善辩的嘉宾固然重要,但采访者也绝不能表现出被动、冷淡或者更差劲的孤陋寡闻的样子。他要用饱满的热情把握整个采访,在受访者爆料时维持场面,控制谈话的进程。因此,经验老到的主持人必须提前做足准备。以詹姆斯·利普敦(James Lipton)的“演员工作室”(Inside the Actors Studio)节目为例,詹姆斯手持一叠招牌式的蓝色提示卡,每张卡片上都记录了一个犀利的问题,清晰地组织起谈话的脉络。当嘉宾们谈及自己职业中发生的小插曲时,詹姆斯会兴致高昂地加以验证,但他也会非常灵活地处理随机产生的话题内容,给予交流自由的空间,同时又让整个采访保持流畅,这是件了不起的事。访谈节目中,采访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让喜欢和不喜欢谈话的人都能开口。最糟糕的时候,会遇到防范心理很强的受访者,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视若珍宝。此时采访者可以用一些犀利的问题来给他们施加压力—当然出发点必须是好的。黛比·米尔曼(Debbie Millman)从20 05年开始主持一档互联网广播节目“设计很重要”,她总是事先做好功课—而且远远不止这一点。她嗓音优美,频频用预先设计好的问题引发出令人意外的回答。同时,出于对嘉宾们生活和工作的兴趣,她总能给受访者鼓劲,激发他们的自信。虽然她的风格与巴巴拉·沃尔特斯(Barbara Walters)的“难缠”大相径庭,但她也并不容易对付。我曾经几次受邀接受过她的采访,每次的话题切入点都不一样,与采访当时的氛围十分契合。她准备充分,用友好但颇具挑战的口吻从最初的寒暄自然过渡到自由讨论。手中的提示卡从不粗制滥造,上面列举了通过广泛调研而总结出的大量深刻犀利的话题。虽然黛比是唯一一档以设计为主题的广播节目的主播,但她并不是记者出身。几年前我第一次认识她还是在当时初建不久的名叫“大声说”(Speak Up)的设计博客里,她与博客的建立者阿曼·维特(Armin Vit)就品牌问题争论得不可开交(后来这件事成了论坛中的“雷区”)。黛比逻辑严密,有说服力,维特则持高度怀疑的态度,身后跟着一群支持者,双方针锋相对,针对品牌的效用价值展开激烈的唇枪舌剑。而谈及辩论,黛比又怎么会不是此间好手呢?作为纽约“标准品牌”设计公司的合伙人,她充分发挥口才,在男性统治的行业里,将企业推向顶峰。同时,她周详的营销战略也使她成为设计工作的成功推广者。很大程度上她是设计行业和设计师的忠实拥趸,虽然她对科学和心理学也颇感兴趣[她在自己的博客中(http://debbiemillman.blogspot.com)完美地展示了这一点]。她擅长访谈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她非常喜欢向他人学习,对设计实践和设计发展史的热情令她的访谈极富魅力。有些设计工艺就连行家听起来也觉得晦涩难懂,但黛比却通过一些平衡的办法使节目充满乐趣。例如她能一边讨论迈克·布雷特(Michael Bierut)自身的强迫症,一边讨论他为美国第五大道专卖店(Saks Fifth Avenue)设计的购物袋的巧思。我经常讲述保罗·兰德(Paul Rand)的一个思维习惯:他先凭直觉发现一个点子,然后再赋予其意义。我也经常思考这个问题。这并不是指对一个概念或其相关技术刨根问底是不对的,而是说在采访中要利用修辞技巧,见微知著,从细微处解构表面的素材,从而避免细节的平庸。与给设计师写介绍性文章不同,跟设计师访谈的优势在于不管谈话内容是什么,它们都会超越知识层面,揭示创意的本质。采访并不容易,最佳的谈话能让设计师展现他的智慧、幽默、讽刺,甚至是尖刻。黛比与设计师们的交流都抓住了要害,又彰显了设计师的个性。她让他们侃侃而谈,但谈得恰到好处,既不太多,也不太少。前言 黛比·米尔曼 本书不会像书名那样,给读者列举一份清单,教授如何像这个时代最杰出的设计师一样思考。它只是让我们走近那些受人尊敬的大人物的头脑,尝试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形成这种方式的原因。这本书刚开始时的构想倒并不是这样。起初,我的确打算编一本册子来揭示设计界优秀设计师的共同点,描述他们的思维过程。我最初设计的许多问题都有点肤浅,但即便我收到斯蒂夫·盖斯布勒(Steff Geissbuhler)的回复感到生气的时候,我也及时找回了理智。斯蒂夫抓住了一个核心问题:我们有时候是在跟我们自己聊、聊自己,而且聊得太多了。鉴于设计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我们必须反思,如果圈子内的声音过于纷繁复杂,是否代表着这本身就是个问题?无论一个人的头脑如何严谨、神奇或者优秀,试图分析这样一个卓越的头脑是件主观的事情,而模仿这样的头脑去思考更是件复杂的任务。成功并没有一条标准化道路,更不要说推荐一个经过实践证明、万无一失的,可以让读者雄心勃勃、风度翩翩地进行艺术创作的方法了。如果我硬要给这个本已众说纷纭的话题再增加一点谈资,我希望能跳出设计师如何工作的技术层面,从更深的心理层面入手,来理解这些设计师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和生活习惯的起因。设计工作会在原材料上增添布鲁斯·莫(Bruce Mau)所谓的“表演性”—就是让原本干巴巴的材料活动起来。要达到最佳效果,设计师要虚构这种力量,然而整个步骤非常复杂。衡量任何一个设计方案的根本价值并不在于它是否能让观者换种方法思考,而在于它能否激发观者与作品之间的情感回应。设计是为数不多的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学科。功能强、价值高的设计作品需要设计师所有智慧、理性,以及清晰表达情感和信念的能力。因此,每设计一件作品,设计师们都必须在情感和逻辑之间达到平衡,这绝对是一项特殊的才能。本书中许多接受采访的设计师都把设计描述成一种解决问题的工作,但事实很清楚,他们做的远不止这些。这群设计师除了拥有一些明显的共性之外,都具备了一个特点:高度的同理心。他们的敏感让他们可以严谨、生动并迅速地将一个概念传达给其他人。那些天赋异禀的设计师仿佛拥有非同寻常的神奇力量,往往能卸下当下混乱的感官负累,运用纯净的表述传递信息。本书中受邀采访的每位设计师都具备这种卓越的力量。弥尔顿·格莱瑟(Milton Glaser)在采访中向我指出,“您表达的想法代表了真实的自我”。读者纵观全书,会发现许多杰出的大师都真实地阐明了他们的想法和智慧。最终,我们的谈话将揭示设计师是如何思考和看待这个世界的,也证明了他们是如何,而且为何能创造出意义非凡的作品。"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