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脸的历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脸的历史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88.42 6.0折 14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汉斯·贝尔廷[Hans Belting]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82496

出版时间2017-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48元

货号1201527761

上书时间2024-06-30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汉斯·贝尔廷,1935年出生于德国,曾在美因兹大学和罗马大学修习艺术历史、考古学和历史。1959年取得艺术史博士学位。1970—1980年为海德堡大学的艺术史教授;1980年为慕尼黑大学的艺术史教授;1989—1990年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迈耶·夏皮罗客座教授;1996年为汉堡大学的艺术史副教授。2000年,他与24位来自艺术史、文学批评、哲学、神经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博士创立了跨学科的人类学和图像研究项目“图像媒体机构”。2002—2003年,他被任命为巴黎法兰西学院的欧洲主席。    其代表著作有《图画与迷信》《艺术史的终结》《真实的图画》《佛罗伦萨与巴格达》《世界的镜子》《艺术史导论》《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等。

目录
序言I. 面貌多变的脸和面具1. 表情、自我面具及脸的角色2. 面具在宗教仪式中的源起3. 殖民地博物馆中的面具4. 戏剧舞台上的脸和面具5. 从面相学到大脑研究6. 对脸的怀旧与现代死亡面具7. 脸之悼亡:里尔克与阿尔托II. 肖像与面具:作为再现的脸8. 作为面具的欧洲肖像9. 脸与骷髅:截然相反的面貌10. 圣像与肖像:“真实的脸”与“相似的脸”11. 记忆证明与脸的诉说12. 伦勃朗和自画像:与面具的抗争13. 发自玻璃箱的无声呐喊:挣脱牢笼的脸14. 摄影与面具:属于莫尔德自己的陌生面孔III. 媒体与面具:脸的生产15. 脸:对媒体脸的消费16. 档案:对大众面孔的监管17. 视频与活动影像:逃离面具18. 英格玛·伯格曼与电影脸19. 脸的复绘与重塑:危机的征兆20. 国家画像与波普偶像21. 虚拟空间:无脸的面具参考文献人名索引后记

内容摘要
    当人出现在图像中时,人脸总是成为图像的中心。而与此同时,脸却仍以其特有的鲜活和生动,与一切将其固化为图像的尝试相对抗。在这部靠前的《脸的历史》中,作者汉斯·贝尔廷探讨了脸和图像之间的这种张力。    《脸的历史》从石器时代最初的面具开始,以现代大众传媒制造的脸为终点。汉斯·贝尔廷在宗教面具、舞台面具与演员的脸部表情、欧洲肖像绘画、摄影、电影、当代艺术中,发现了种种企图征服脸的尝试。而由于脸和人的自我都是一种鲜活的存在,这些尝试无一不以失败告终。生命不断地进入图像,最终却与一切再现规范和阐释标准相对抗。甚至近代欧洲的肖像绘画所生产出的也大多只是一些面具。电影虽然以无可比拟的私密性对人脸进行了展现,但这种将人类一次真正付诸画面的诉求也宣告失败。

主编推荐
    《脸的历史》:德国有名艺术史学家汉斯·贝尔廷力作——以“脸”之图像为维度,探知人类自我的历史存在。    作者汉斯·贝尔廷是德国有名艺术史学家,在国内艺术界有较大知名度,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之前在国内出版的《艺术史的终结》《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已产生较大影响。    《脸的历史》可谓是一部从文化史、图像学角度探索“脸”这一主题的著作,将极大丰富读者对“脸”这一最值得解谜之物的深入认识。本书以石器时代为开端,至现代媒体社会为终点,将宗教面具、舞台面具、欧洲肖像绘画、摄影、电影、当代艺术中,关于脸的种种视觉文化探索呈现出来。

精彩内容
一一部关于“脸”的历史?—选择这样一个不落窠臼、引出一切图像之图像的主题,无疑是一种充满冒险的尝试。“脸”究竟是什么?人人都有一张脸,一张人群中的脸。只有当一张脸与另一张脸目光交汇、彼此交流的时候,它才成为一张“脸”。“面对面”这一日常词语描述了一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那种直接和不可避免的目光接触,一个真相流露的时刻。唯有目光、声音和表情变化才能让一张脸变得生动起来。“做”出某种表情意味着人为地“制造”出一张脸、表达某种感情,或是与他人进行一种无声的“交谈”。换句话说,即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脸来展现“自我”。为便于他人理解,人们在展现“自我”的同时,也必须遵循相应的社会习俗。语言蕴含了源自脸部文化实践的丰富经验,日常会话中的一些比喻性的惯用语—如“保住脸面”“丢脸”等—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这方面的启发。从字面上看,这两个俗语分别描述了对脸的不同掌控情形,但实际描述的对象却是驾驭脸的那个“人”。诚然,我们并不总是能成为自己脸的主宰者。脸会随着我们生命中的不同阶段发生变化,各种各样的生活经历也会在我们的脸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但另一方面,脸也是遗传和后天训练的一种结果(例如在母亲与孩子之间)。此外,当人们想到某个人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起这个人的脸。但在公共空间里,脸却发挥着另外的作用。公共空间中的脸遵循通行的社会习俗,或处于官方偶像无所不在的影响之下,这些作为媒体产物的偶像主宰着普罗大众的脸,从不试图与之进行目光交流。 “脸是我们身上代表了社会性的那一部分,身体则属于自然。”这句话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面具:每当我们需要扮演某个角色时,总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脸转化为面具。甚至可以说,社会上存在着所谓的“脸部时尚”。在此意义上,“时代的面容”可以被理解为对一个时代诸多流行面孔的整合。在当今时代,流行面孔通过大众传媒得以大规模传播。事实上,被社会大众普遍接受和竞相模仿的脸部“范式”在历史上也同样存在。对“光滑细腻”或“粗犷有力”的偏好,反映了具有时代典型意义的脸部审美标准。二“脸”不能仅仅被理解为一种个体特征,它同时也受各种社会条件所制约,这一点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显而易见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19世纪脸的市民化是一个历史性标志;奥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则通过一部摄影图册展现了“一战”后德国社会的种种剧变,他将这本图册命名为《时代的面容》。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如何谈论“脸的历史”?脸的历史是一个不同于欧洲肖像史的课题,欧洲肖像画发端于近代早期,随着19世纪摄影术的诞生而遭遇第一次危机(见《时代的面容》118页,193页)。但本书所谓的“历史”指的又是什么?当我们把“历史”一词与“脸”相结合,又会产生怎样的意义?就如何谈论脸的历史而言,有很多方式可供选择。一张脸的生命历程对任何人而言都并不陌生,但这并不构成本书的主题。脸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生命的纹路刻入松弛下垂的皮肤,例如过于活跃的面部运动会导致所谓“表情纹”的产生。通过对一套固定表情的反复演练,一个人形成了带有其个体特征的面部活动,从而在脸上留下了诸如表情纹这样的印记。此外,人的脸看上去可能与真实年龄并不相符,这往往是脸和身体在生命过程中相互对抗的结果。人的面相与生俱来,且受到其头骨构造的影响。然而,当面对某个久别重逢的故人时我们很容易发现,与脸相比,他/她的声音具有更高的辨识度,尽管眼前的这张脸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声音却让我们回想起这个人往日的样貌。一个人在一生中只拥有一张脸,但这张脸却始终在不断变化。乔纳丹·科勒(Jonathan Cole)所谓的“脸的自然史”同样不是本书的主题,虽然它对于脸的表现力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的脸和脸部表情是一种进化的结果。在总结查尔斯·贝尔(Charles Bell)与纪尧姆-本雅明·杜兴(Guillaume-Benjamin Duchenne de Boulogne)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发现了“人与动物面部表情”的进化(197页)。病人脸部的功能性紊乱表明,大量面部肌肉只有通过协同作用才能形成可供解读的丰富表情。“脸的进化与意识以及(……)细微情绪的区分同时发生且并行不悖”,脸部表情越来越多地取代了一般意义上的肢体语言,并将其化为己有。通过对灵长类动物的研究,科勒得出如下结论:“表情丰富的脸”先于语言而形成,它以“社会组织的日益复杂化”为前提。意识在人的个性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脸则进化成为一面能够生动反映意识活动的镜子。人的面部活动“部分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它们是史前史的写照;另一部分则随着人类进化而逐渐形成。“脸的灵活性和表现力愈强,它所掌握的情感语言也愈加丰富细腻。”然而,脸的进化早在文化诞生前就已完成。只有在文化中,脸才被赋予了自然之外的意义,这些意义是对自然所做的各种诠释,例如经过涂绘、纹饰、修整和风格化的脸,假扮的脸,面无表情的脸,以及作为人工制品的面具,后者是一种佩戴在脸上的“仿制脸”。面具最早见于史前时期的死亡崇拜,它被用于在遗体上重塑死者生前的面容(42页)。然而直至近代,面具才在欧洲文化史和社会史中被理解为脸的假象和对脸的掩饰,而非其替代品。人们通过生动的面部表情进行自我表达,对于这种自我表达,深受文化传统影响的社会规范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不同文化或不同种族对脸亦有不同的理解。三脸的文化史本身构成了一个开放性场域,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概念加以总结。肖像往往也是对脸所做的一种阐释,齐格里德·魏格尔(Sigrid Weigel)曾明确指出其历史意义:“作为一种天生具有情绪与感情的生物的外表,脸在欧洲文化史中成为‘人’的代表图像。”而这个图像在当代艺术和媒体领域却被不断拆解。“情绪符号与文化技术”表明,“脸的历史首先是一部媒介发展史”。因此,有必要对历史上的和当代的人造面具加以研究,在传统面相学之外另辟蹊径,拓展对脸的认识。同时,脸本身也是“表情、自我表达和传播的媒介”。人造面具再现了脸部活动的习俗,最终引发了图像与生命二者间镜像关系的问题。让-雅克·库尔第纳(Jean-Jacques Courtine)7与克劳蒂·阿罗什(Claudine Haroche)8则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形态的脸部文化史,两位作者将合著的《脸的历史》(Histoire du visage)视为16世纪至19世纪早期欧洲近代情感的社会发展史。市民社会在此阶段孕育形成了参差百态的个体。个体的自我表达(即表达自身情感的意愿)和对表达的自我控制(或曰控制情绪的意愿和强制性)两相对抗。一个人可以通过他的脸“超越自我”或“走向自我”,在此方面,面相学为脸部行为习俗提供了研究资料。因此可供描述的“脸部文化实践”有两类,其一为社会所要求的,其二为社会所容许的。目前留存的大量文字及图画都证实了这一点,今天人们仍能从中了解到当时社会的脸部文化实践。这两位作者明确引用了“历史人类学”的研究范式。雅克·勒高夫(Jacques Le Goff)认为,历史人类学既是社会的物质发展史,同时也是社会风化史,人的肉身往往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勒高夫的学生、巴黎社会科学高等学院的历史学家让-克劳德·施密特(Jean-Claude Schmitt)为“尚待撰写的脸部历史概论”起草了一篇纲要,由此拓展了历史人类学的操作空间。他在文中对脸进行了三重区分:作为身份符号的脸、作为表情载体的脸和作为再现场所的脸。所谓“再现”,在这里既表示真实意义上的摹写,也表示象征意义上的替代。“如果说脸本身即构成了一种符号,那么它既承担着我们加诸其上的一切,也承担着它自身所隐匿的一切。” 历史人类学虽然是在一般意义上谈论人类(脸),但其采用的仍然是一种常规性的历史研究视角。相反,乔治·迪迪-于贝尔曼(Georges Didi-Huberman)则选择了一种跨时代和跨文化的“脸部人类学”范式。他告诫研究者要对任何一种拘泥于面部表情语法发展的“脸史”加以警惕,因为在涉及一张特征可辨的脸时,这种范式会迅速陷入“种族中心主义论调”。另一方面,如果脱离了具体的历史语境,一部普遍意义上的“脸部语法”也将很快濒临绝境。“在场”与“再现”的区别是对脸与图像区别的一种重复,“再现”必然地包含了脸的缺席。然而,为了展现或掩饰自我,有生命的脸也在不断制造出一种表情式或曰面具式的再现。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脸来再现自我,他在生活中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四在以下篇幅,我将尝试在另一种历史语境中捕捉脸的身影,因为脸的历史并不遵循线性的发展方向,而是总在不断变化,每一次变化都为这个主题提供了新的认识。作为一种叙事形态,历史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在讨论脸及其相关的社会文化实践时,无须用一般性的概念加以总结。文化领域不存在单数意义上的历史,必须承认有若干种相互矛盾的“脸的历史”。因此,本书的讨论虽局限于欧洲文化框架,但并非囿于某种原则,而是一种不得已的结果。唯有如此,才能将出自一个芜杂领域的研究素材诉诸文字。脱离欧洲文化框架会产生新的问题,下文将举例说明这种情况。关于脸的文献资料较为分散,在文化比较方面,单是民族学(有关面具的探讨)就提供了若干研究范式。在此,“历史”概念仅构成一个实用框架,而非强制原则。本书意在更多地向读者传达这样一种体验:当我们试图用“脸”这一主题来框定历史时,后者的总体面貌往往趋于模糊。在本书框架内,只有将叙述限于某一特定视角,才谈得上“历史”二字,一旦视角转变,所谈论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肖像史便是这样一个例子,在正文部分,肖像史将被作为一个欧洲文化独有的课题加以探讨和批判。当代大众传媒史也同样如此,在大众传媒史中,一方面,脸似乎正在消失;另一方面,它仍在顽强抵抗着各种层出不穷的新媒体技术。近代演员在舞台上不戴任何面具,他们必须用自己的脸来代替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面具,仅此一点足以表明,历史性的叙事方式同样适用于戏剧史和表演史。而科学史(例如面相学或脑部研究的历史)则总归属于历史领域的课题。五脸的文化史也包含了面具史,但一些关于面具的论著却对“脸”避而不谈,它们似乎都围绕着另一个主题:与“脸的历史”相对抗。面具一直以来都被作为脸的媒介加以使用。作为脸的媒介,面具与各种不断变换的关于脸的阐释相伴相生;也可以说,正因有了面具,才形成了各种关于脸的阐释。从已知的最古老的面具开始,即已如此。远古时期的面具不仅仅是用黏土和颜料来仿制死者生前的脸,似乎也是为了在回顾生命的同时将脸转化为图像(44—47页)。理查德·怀尔(Richard Weihe)在一本关于面具的专著中探讨了脸和面具之间的矛盾关系,并用“悖论”一词加以概括。脸和面具的等量齐观或相互对比构成了一种两面性,它“体现了面具所特有的‘展现’与‘隐藏’的辩证关系”。在古希腊的宗教仪式和戏剧中,面具与脸等同起来,由此产生了所谓“诗体学的统一”。怀尔谈到,面具与脸在近代被等量齐观,于是形成了埃米尔·涂尔干(émile Durkheim)所谓的“双重人”(homo duplex),这是集自然与文化技术于一身的人类范型,即作为角色的自我。马瑟·牟斯(Marcel Mauss)曾在发表于1938年的一篇演讲中,将面具称为“社会人”。作为“自我”的反面,“社会人”往往会将自身设定为某个范型或角色,并以此展开社会交往,这既是一种意愿,也是一种强制。人即面具。相反,埃尔哈德·许特佩茨(Erhard Schüttpelz)则指出,原始社会中的面具体现了一种显而易见的矛盾,它一方面代表了与陌生的自然相对立的社会(即角色与人),另一方面则代表与社会相对的另一极—充满魔幻的自然。在此背景下,面具既可以促成交往,或曰取消与观众间的距离,也可以制造出一种新的距离。这些思考证实了面具的基本意义,正是这一意义促成了面具与脸部历史的紧密关联。佩戴面具的目的在于同有生命的脸进行互动,面具佩戴者往往通过两种方式来吸引观众的注意:一是人脸难以表达出的近乎恐惧的兴奋,二是陷入痴狂后的平静,借由这种平静可以驯服仪式参与者的惶恐。两种面具可以在同一语境下交替出现。此处的互动意味着,面具在观众的体验中被等同于脸,与目光交流的情形相类似,观众以鲜活的脸回应面具,或者说身不由己地与之彼此呼应。一旦目光与表情之间的生动配合被干扰或阻断,脸和面具之间的矛盾性便会猝然显现。这可能会表现为两种不同形式,但二者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是类似的:透过面具上的洞眼,人造面具(即由毛皮、木头或石膏制成的面具)的佩戴者用他那生机勃勃的眼睛注视和凝望我们;突然间,我们感到无法解读其目光中的含义,它有了一种让我们顿感无助的可怕力量。这是一种从脸部抽离出来的目光,在此障碍下,我们的脸所熟知的基本经验—目光交流变得不再可能。目光与表情之间的割裂也可能以另一种方式呈现:一个人向我们走来,他/她拥有一张有血有肉的脸,却又有着一双不真实的眼睛。盲人真实的脸上戴着一张看不见的面具,而一个佩戴墨镜或装有义眼的人也同样会引人注意。让·科克托(Jean Cocteau)拍摄于1960年的影片《俄耳甫斯的遗嘱》便是这样一个例子。扮演众神的演员在出场时以大而僵滞的义眼代替双眼,片中的科克托本人则是以同样的方式在生前即化身为一张死亡面具。此时即使拥有表情也无济于事:一旦目光中鲜活的那一部分被剔除,真实的脸便会凝固成面具。而假如我们面无表情,则无须借助义眼,我们就能让自己那“深不可测”的脸凝固为一张面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