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造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创造力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2.92 3.3折 69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诚,许娜娜,吴恩泽 编;程励,金培 译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098949

出版时间2016-10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9元

货号1201389468

上书时间2024-06-30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诚,1977年取得普渡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为香港浸会大学心理学与教育学荣休教授,曾任香港浸会大学教育学系主任及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他曾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曾是普渡大学、匹兹堡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的访问学者。他在靠前期刊上发表了多篇文章,著有两本关于青少年和儿童社会发展的专著,编辑有一卷名为《中国方式的成长》(1996)的文集。他的研究方向覆盖了创造力、自杀、抑郁、自我概念、性别角色和价值观。
许娜娜,香港中文大学英语语言与文学学士、英语语言的教育学文凭和教育心理学的哲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她现为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她的研究方向包括创造力、创造企业、动机导向和天才学生教育。
吴恩泽,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校园规划与可持续办公室不错规划官,获香港大学心理学学士、香港大学文学与文化研究专业硕士学位。曾就职于香港浸会大学儿童发展中心,并参与编辑针对小学教师的《基础学校中天才教育的渗透模式:理论和实践》(2003)的中文手册。她的研究方向包括文化和跨文化研究以及性别相关话题。

目录
第一章创造力:一次东西方之交汇(001)
1.引言(001)
2.焦点和构造(004)
3.东西方之交汇:何时?何种方式?(005)
参考文献(007)
第二章个体创造力与文化(009)
1.引言(009)
2.共同创造力与个体创造力(010)
3.文化投资(012)
4.创造力支持(014)
5.文化约束(014)
6.内隐理论(016)
7.结语(017)
参考文献(019)
第三章创造力:发展和跨文化问题(022)
1.引言(022)
2.发展问题(024)
2.1什么是创造力(024)
2.2认知和发展(025)
2.3意动与发展(028)
2.4环境与发展(029)
3.跨文化议题(033)
3.1定义(033)
3.2文化背景与创造行动的数量(035)
3.3文化对创造力的表达(037)
4.综合发展观点与跨文化观点(038)
4.1发展过程中文化对创造力的定义(039)
4.2文化在发展中影响创造力产出数量的方式(040)
4.3发展过程中文化对创造力的引导(042)
5.总结(044)
参考文献(044)
第四章中国人的创造力:超越西方的视野(053)
1.引言(053)
2.创造力:个体和社会现象(054)
3.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创造力概念化(056)
3.1中国创造力的外显概念(056)
3.2中国创造力的内隐概念(060)
4.创造力的价值与中国人创造力表达的领域(063)
5.中国的社会化目标和实践以及创造力发展(065)
6.中国人创造力发展的水平(068)
7.总结(071)
参考文献(073)
第五章提高创造力为什么在亚洲课堂上存在矛盾?(083)
1.来自伊丽莎白的一封信(083)
2.教育中的异常(084)
3.东方学习的本质属性(086)
4.东方学习的文化内容(089)
5.提高创造力为什么在亚洲课堂上存在矛盾?(091)
6.课堂创造力文化模型(092)
7.儒家学习传统的专制属性(096)
8.《死亡诗社》的启示(097)
9.在亚洲课堂上培养独立且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创造者(099)
10.总结(102)
参考文献(102)
第六章创造力与创新:以华人社会为重点的东西方之比较(106)
1.引言(106)
2.创造力——一种文化现象(107)
2.1什么是创造力:一种人格特质还是社会过程?(107)
2.2创造力测量的普遍标准(108)
2.3东西方创造力观念的差异(109)
3.创造力的跨文化研究(111)
3.1教育环境中创造力的跨文化研究(111)
3.2工作中的创造和创新(114)
3.3组织创新的跨文化分析(115)
3.4综合分析教育环境中和工作环境中的创造力研究(117)
4.总结(118)
4.1创造力的内隐理论与创造力表现的测量(118)
4.2中国文化与创造力(119)
4.3动机因素和认知因素的相互作用(120)
4.4创造力——终生的表现(120)
参考文献(121)
第七章华人社会从传统教育到创造力教育的进步(127)
1.引言(128)
2.华人传统教育遭受的批评(128)
2.1教育理念(129)
2.2学校课程(129)
2.3教师与教学方法(130)
3.对华人社会创造力的担忧(132)
3.1华人的创造力概念(132)
3.2创造力评估(133)
3.3创造力的跨文化比较(134)
3.4教师与教学方法(135)
3.5学校文化(136)
3.6创造力发展计划(136)
3.7对传统华人文化的不同看法(137)
4.创造力教育(137)
4.1正式课程改革(137)
4.2学校管理的改革(138)
4.3教师培训的改革(139)
5.创造力改革之路将面临的挑战(140)
5.1正式课程和实施课程之间的差距(140)
5.2给将来研究的建议(141)
5.3创造力教育的华人模式(143)
6.总结(145)
参考文献(145)
第八章华人学生创造力的挖掘与培育(156)
1.引言(157)
2.为什么华人学生的创造力还处于“卧虎藏龙”的阶段?(159)
2.1过于强调智商而忽略创造力(159)
2.2.重视外在动机而忽略内在动机(159)
2.3强调知识来自非常不错的传授,忽略意义的主动构建(160)
2.4强调竞争表现、孤军奋战,忽略团队合作、知识分享
(160)
2.5强调考试结果,忽略学习过程(160)
2.6重视纸笔测验、记忆背诵,忽略真实评量、多元表现
(161)
2.7支持乖男巧女、标准答案,排斥好奇求变、独立思考
(161)
2.8重视创造力知识的传授,忽略创造过程的体验(162)
2.9强调努力认真,忽略乐在其中(162)
2.10重视创造力的言教要求,忽略潜移默化(162)
2.11重视学科本位,忽略课程整合(163)
3.如何挖掘华人学生的创造力?(163)
3.1从学生的多元成就,挖掘创造力(163)
3.2重视基于中国文化特色的创造力测试(164)
3.3强调积极创意生活方式的评估(166)
3.4强调创造性文化(包括动机氛围)的评估(166)
3.5重视守门人对创造力的影响(167)
4.如何培育华人学生的创造力?(168)
4.1积极建立创造力的价值和态度(168)
4.2塑造创造性生活方式(168)
4.3以多元智力为建构培育创造力(169)
4.4采取汇合取向和科际整合取向研究创造力(169)
4.5逐渐形成创造性文化(170)
4.6选择合适的创造力守门人(171)
4.7包容、尊重多样性和个体差异(171)
4.8强调创造过程及乐在其中的体验(172)
4.9将创造力融入各科课程与课程综合(173)
4.10创造力相关技能与特定专业领域技能并重(174)
4.11同样重视多元与真实、个体与团队、过程与产品的评估
(175)
4.12牢记“上行下效”比“掌控管教”更有效(176)
5.总结(176)
参考文献(177)
第九章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一个多元文化视角的开端(183)
1.课堂里的创造力社会心理学:多元文化视角的开端(184)
2.背景简介(184)
3.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操作化(186)
4.基本研究范式(187)
5.同感评估技术(188)
6.创造力“杀手”——创造力文献回顾(191)
7.针对上述破坏性影响提出的一个机制(193)
8.典型美国式课堂的蓝图?(194)
9.迈向多元文化视角(195)
参考文献(202)
第十章创造者眼中的美:从心理学和跨文化视角记录孩子们对绘
画艺术的理解(207)
1.引言(207)
2.框架:世界-艺术家-图画-欣赏者之间的相互作用(208)
2.1何谓艺术?何谓艺术家?(208)
3.儿童作为创作主体(209)
3.1孩子们何时会作画?(209)
3.2孩子们为何绘画?(209)
3.3孩子们画的是什么?(211)
4.儿童作为欣赏者(217)
4.1中国香港-英国的孩子们对不同艺术流派的反应比较
(219)
5.创造者眼中的美:孩子作为艺术家和欣赏者(228)
5.1儿童欣赏者眼中到底是什么?(228)
5.2儿童作为艺术家和欣赏者(230)
6.结论(233)
参考文献(233)
第十一章蓝苹果和紫橙子:当孩子们像毕加索一样绘画(241)
1.儿童是否具有创造力?(241)
2.什么是创造力?(245)
3.我们怎样才能保持孩子们的自发性?(246)
3.1刺激(247)
3.2机会(248)
3.3自由(248)
3.4时间(248)
4.自发性和社会责任应该同时并举吗?(249)
4.1时间和地点(250)
4.2他人和自我(251)
5.艺术之外的领域(251)
6.结论(252)
参考文献(252)
第十二章新加坡创造力教育:一个培养建设性创造力的框架(253)
1.简介(253)
1.1反思(253)
1.2结构(255)
2.新加坡创造力教育概述(255)
2.1城市岛国(255)
2.220世纪70年代以前(256)
2.320世纪80年代(257)
2.420世纪90年代(257)
2.521世纪初(259)
3.建设性创造力(262)
3.1总体框架(262)
3.2个性化框架(263)
4.新加坡教育的启示(267)
4.1对话(268)
4.2友爱环境的积极效果(270)
4.3干预(271)
4.4结束语(272)
参考文献(274)
第十三章通过音乐激发创造力(280)
1.简介(280)
1.1日本的音乐创作问题(281)
1.2音乐创作的认知法(283)
2.自由音乐框架内的音乐创作(285)
2.1例1:运用日常物品描写春天(286)
3.常规音乐框架内的音乐创作(290)
3.1例2:制作原创节奏合奏(290)
3.2例3:运用呼喊回应结构(callresponsestructure)创作
一首简单的旋律(294)
3.3例4:通过动机操纵对熟悉的乐曲进行改编(297)
3.4例5:通过借用借鉴其他曲调的思想对熟悉的乐曲进行改编
(302)
4.结论:“音乐创作很简单”(305)
参考文献(308)
第十四章创造力和多元智能:DISCOVER项目与研究(313)
1.研究和理论:创造力与智力?(313)
2.DISCOVER项目与多元智能(315)
3.问题解决:融合创造力和智力的关键概念(317)
3.1评估(320)
4.培养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28)
4.1人才培养条件(328)
4.2课程和教学策略:教师如何才能帮助儿童培养才能?(332)
5.DISCOVER课程框架和教学策略有效性研究(343)
5.1研究方法(343)
5.2研究结果(345)
6.东方的DISCOVER模型和创造力(348)
6.1中国大陆的DISCOVER项目(348)
6.2中国台湾地区培养天才残疾儿童和非残疾儿童的多元智能和
问题解决能力(350)
6.3探索中心,DISCOVER项目和ThePrismofLearning
Model(351)
7.结论(353)
参考文献(353)
第十五章培养创造性思维:西方途径与东方问题(358)
1.简介(358)
2.定义创造力与创造性思维(359)
2.1创造性思维是一项必要的生活技能(361)
2.2创造性思维是致力于产生新颖实用想法的理性过程(362)
2.3创造性思维由认知技能、元认知技能和情感技能组成
(363)
2.4创造性思维反映了创造力的多面向本质并受到周围环境
的影响(364)
2.5创造性思维并不罕见且能通过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式学习
(365)
2.6内化CPS:成为变革管理的(368)
3.在东方培养创造性思维:一些观察结果和问题(370)
3.1我们的个人经历(370)
3.2在东方培养创造力:一些研究发现(373)
3.3东方创造力思维总结:一种潜在偏见(380)
4.培养创造性行为的原则(382)
4.1原则一:重获创造力(382)
4.2原则二:跟随心灵,享受生活(383)
4.3原则三:胸怀大志(384)
4.4原则四:抛开怀疑(384)
4.5原则五:不仅要努力,还要坚持不懈地努力(384)
5.结论(385)
参考文献(385)
索引(391)

内容摘要
本书侧重于从东西方文化与教育的比较视野,分别从文化属性、社会心理、人格发展、教育机制、艺术功能、多元智能、创造力促进等诸多方面探讨了东方与西方在创造力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同和异,特别关注源于西方文化但却被认为具有普适性的创造力理论在东方文化中的应用与实践。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本书有大量的文化与教育案例研究,重点涉及了东方的中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西方的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

主编推荐
  

精彩内容
前言
创造力到底是什么?ix使其概念进一步明晰化并得以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几十年以来,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这些相关问题都吸引了诸多科研人员、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其他非专业人士的关注。本文集将从东西方的视角出发,试图对上述问题作出探索和回答。读者也许会发现本书的一些回答令人满意而另外一些问题则依然令人困惑,这确实反映了创造力研究和教育的现状。我们希望读者在本书中能分享到犹如阅读导航图般的快乐。

2001年,香港浸会大学儿童发展中心迎来了10周年庆典,中心借此契机发起了一系列重要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就是召开第二届儿童发展靠前研讨会——“创造力:灵光乍现!”此次会议于2001年6月26日至28日在香港浸会大学举行。此次研讨会除了把在创造力研究领域的靠前知名学者聚集在了香港,同时还吸引了约300名当地和海外学者参与了其中的7个分会,进行了共计50次的主题演讲。这次会议以推进创造力发展和儿童、青少年、家庭、学校、社区在创造力方面的提升为目标,为教育工作者、家长和来自各个学科的专业人士提供了有益且难得的交流机会。

此次研讨会对于所有的与会人员,尤其是进行大会演讲与发言的人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为了进一步扩大这次会议的影响,会后我们分别发起了关于创造力的中英文两个版本的出版计划。我们请在大会发言的学者贡献出他们的专业论文,这是本书11个章节的来源。此外,我们还很好荣幸地邀请了几位没有参加此次研讨会的x学者以提供稿件方式参与这项出版工作,这也使本书最终更加丰富和完整。这就是本书的诞生过程。

在此,我们首先要感谢本书所有作者的相互协作和不懈的努力;其次,我们还要感谢各位审稿人,感谢他们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评审论文并给作者和编辑提供宝贵的意见。我们希望本书能启发读者去重新思考关于东西方创造力的精髓,并能在这一领域作出进一步的贡献。

序言
对于一个职业平面设计师来说,拥有创造力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v尽管创造力是无形的,且部分属于直觉范畴,但它确实能通过学习获得。虽然一些人可能天生就比别人更具有创造力,但创造力本质上是一个思考过程,接近可以通过经验、观察、认知和学习得以提高。

这里我将与您分享第二届儿童发展靠前研讨会(这是本论文集的来源)形象标识的设计产生过程,而不是仅仅就“创造力”泛泛而谈。

这次靠前会议以“创造力:灵光乍现!”为主题,于2001年6月26日到28日在香港浸会大学举行。我受邀为此次为期三天的研讨会设计会议形象标识。毫无疑问,当一个设计师准备展开一项创造性工作,开始构思可行的设计方案时,他必须找出并理解此项设计工作背后所蕴含的基本元素与总括性信息。

就此次会议标识设计的案例来说,这是一次以创造力为主题的靠前研讨会,会议由香港浸会大学儿童发展中心主办,来自不同国家相关学术界的教授及研究人员将出席此次会议。因此,作为设计者,必须在掌握和理解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将这些信息在最终的设计方案中反映出来。

在此后设计阶段,我的头脑中不断萦绕着这些相关信息,并不时地在本子上画下一些草图或记下一些想法。这是设计过程中很好重要的环节,vi因为设计想法几乎从来不会一次性地打包出现而不需要作任何修改,因此这些最初的想法将为最终设计方案的变化、修改、融汇与提升提供参考。所有的设计者在最终提出并决定优选的一个或两个想法,或从中整合出某套很好方案前,他们都要花时间对这些信息进行充分消化、思考、构思,进而获得创新性的设计路径。

“Creativity”(创造力)这个词一直是这次标识设计的不二之选和中心主题。怎样既在靠前性及会议交互性中突出并具体化创造力这一概念,又能够不过于直白地以一种公众在潜意识状态就能理解的符号方式呈现出来是设计的关键。此外,我还希望通过该标识能传达出创造力精神和趣味性来深化主题。这就是我最初的设计想法和基本方向。

在稿纸上不断积累想法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手绘体与印刷体结合可以创造出更好的视觉效果,同时还可以在线条间给创造力这个词增加反衬和韵味。在计算机的帮助下,通过试验不同的编排、风格和字体,我小心翼翼地推演着这一思路,通过对备选方案的比选,经过数天对不同组合的尝试、版面设计和修饰,此次创造力研讨会的设计标识终于大功告成。

这就是我本次标识设计的设计说明(见图1)。
图1.第二届儿童发展靠前研讨会的墙报设计——创造力:灵光乍现!vii

我此次的设计目标是:必须使“Creativity”(创造力)这个词在呈现出独特性和富有变化性的同时,给人以趣味性和创新感。

我采用非传统的手写体、印刷体和图形体的组合来拼写“Creativity”(创造力),以反映此次会议主题的精髓,同时也力求表现出来自世界不同地方的学者聚集在这一靠前性会议,共同研讨创造力的不同方面。

在最终的设计中,这个字以风格和方式迥异的字体之字母组合拼写出来,其中包括图式和象形文字。

这些看起来无关的字体相组合,象征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聚集在此次香港研讨会上在创造力领域传道、授业、解惑和发表演讲。除了传达出上述的象征意义,创造力这个词的呈现本身就是一个蕴含了很多想象与创新可能的不言自明的映象。

我还想分享关于创造力的一个有趣注解。由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专享的,因此每个设计师在处理设计问题时总是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方法。毫无疑问,不同的背景、兴趣、教育、文化、所受的影响、对某种风格的好恶、个人品位等因素都会影响设计师最终的设计结果。因此,面对同一个设计主题,设计师不可能形成接近相同的设计方案。这也正是创造力的美和秘密所在,对于此,我们也许永远无法接近解释和分析清楚。总之,“灵光乍现”总是来无踪迹令人捉摸不定,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它究竟什么时候来,怎么来,以及从哪里来。

包纬国(Derick Pao)加拿大2003年11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