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3.66
5.8折
¥
5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徐轩轩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275571
出版时间2022-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2745017
上书时间2024-06-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总序 赵冰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研究主题的确定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概念及范围界定
1.2.1 城市形态概念的不同表述
1.2.2 城市空间营造的范围界定
1.3 城市形态研究综述
1.3.1 国外城市形态研究综述
1.3.2 中国城市形态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4.2 研究思路及理论框架
1.4.3 研究的结构
1.4.4 研究方法
1.4.5 创新点
第2章 远古至唐代的城市空间营造
2.1 远古至战国时期的夷陵城
2.1.1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2.1.2 战国时期夷陵的形成
2.1.3 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
2.1.4 城市起源的地理分析
2.2 秦汉至三国时期的夷陵城
2.2.1 秦汉时期的夷陵古城
2.2.2 三国时期的三城并立
2.2.3 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
2.3 唐代步阐垒的形成和发展
第3章 宋代至清代的城市空间营造
3.1 宋代的夷陵城
3.1.1 城市空间的职能转换
3.1.2 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
3.2 明代的夷陵城
3.2.1 元明时期的历史发展背景
3.2.2 官方主导的建设活动
3.2.3 城市外部空间形态
3.2.4 城市内部空间形态
3.2.5 城市功能要素的营造
3.3 清代的夷陵城
3.3.1 清代的历史发展背景
3.3.2 城市外部形态特征
3.3.3 城市内部空间形态
3.3.4 城市功能要素的营造
第4章 1859—1889年宜昌城市空间营造
4.1 川盐济鄂与城市的繁荣
4.1.1 川盐济鄂的背景
4.1.2 商业都会的形成
4.1.3 城市功能的外延
4.2 开埠与城市性质的转换
4.2.1 宜昌开埠的背景
4.2.2 城市性质的转换
4.2.3 城市商业的繁荣
4.2.4 商埠区初步开发
4.3 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
4.3.1 城市外部空间扩展
4.3.2 城市内部空间形态
4.3.3 城市功能要素营造
第5章 1889—1919年宜昌城市空间营造
5.1 区域经济中心的确立
5.1.1 现代交通方式的变革
5.1.2 贸易转运规模的加大
5.1.3 鸦片公卖与商贸兴盛
5.2 城市建设的两次高潮
5.2.1 铁路建设与东门发展
5.2.2 商埠区的迅速发展
5.3 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
5.3.1 城市外部空间扩展
5.3.2 城市内部空间形态
5.3.3 城市功能要素营造
第6章 1919—1949年宜昌城市空间营造
6.1 1919—1937年城市空间营造
6.1.1 宜昌兵变的空间破坏
6.1.2 鸦片贸易下的黄金时代
6.1.3 城墙的拆除与城市建设
6.1.4 城市转运职能的衰落
6.21 937—1949年城市空间营造
6.2.1 “宜昌大撤退”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6.2.2 宜昌沦陷与空间破坏
6.2.3 战后理想空间的破灭
6.3 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
6.3.1 城市外部空间扩展
6.3.2 城市内部空间形态
6.3.3 城市功能要素营造
第7章 1949—1979年宜昌城市空间营造
7.1 计划经济时期城市性质的转换
7.1.1 城市工业的迅速发展
7.1.2 产业结构的重工业化趋向
7.1.3 城市的区位优势相对减弱
7.2 城市空间营造的阶段性动力
7.2.1 城市空间发展构想的提出
7.2.2 三线建设与城市空间的变革
7.2.3 葛洲坝建设与城市扩张
7.3 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
7.3.1 城市外部空间扩展
7.3.2 城市内部空间形态
7.3.3 城市功能要素营造
……
内容摘要
从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一直到发展成为有名的水电之城,宜昌是一个具有典型研究意义的城市。本书以宜昌的城市空间营造为研究对象,以翔实丰富的史料为基础,深入研究宜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特征;以宜昌从建城初期的军事镇邑发展到如今的湖北省副中心城市的演变脉络为主线,梳理出宜昌城市空间营造的全过程,分析在各个历史阶段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规律;进一步分析宜昌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及机制,试图为宜昌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研究平台,为宜昌在新时期的城市空间营造提供参考意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