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韧性城市建设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韧性城市建设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8.1 5.6折 50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明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245430

出版时间2022-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0元

货号1202630132

上书时间2024-06-28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明斗,男,山东济宁人,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主要从事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的相关研究。近年来,出版学术专著2部、教材1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等30余项:在《经济学家》《经济地理》《资源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城市发展研究》以及Sustainability、Chitlese geographic science等SSCI、SCI、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或《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全文转载和论点摘编。科研成果曾获得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很好论文一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大连市很好科技成果二等奖等多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韧性

二、韧性城市

三、生态城市

四、海绵城市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韧性理论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城市安全经济理论

四、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五、城市发展战略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韧性城市建设的基本框架结构

第一节 韧性城市的组成结构

一、城市经济韧性

二、城市社会韧性

三、城市基础设施韧性

四、城市生态环境韧性

第二节 韧性城市的结构特征

一、城市的多样性

二、冗余度和模块性

三、生态和社会的多样性

四、多尺度的网络联系性

五、规划设计的变化适应性

第三节 韧性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二、全面性原则

三、可持续性原则

四、冗余性原则

第四节 韧性城市建设的基本逻辑

一、韧性理念:韧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导引

二、规划先行:韧性城市建设中的思路依托

三、城市架构:韧性城市建设中的核心内容

四、人才平台:韧性城市建设中的基础支撑

五、科技发展:韧性城市建设中的关键保障

第五节 韧性城市建设的潜力因素

一、韧性城市建设的可行性

二、韧性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城市韧性水平的空间差异与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法、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指标体系构建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说明

第二节 城市韧性水平的空间差异分析

一、城市韧性水平的区域差异及比较

二、城市韧性水平的层级差异分析

三、城市韧性各子系统水平的空间差异分析

第三节 城市韧性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一、城市韧性水平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二、城市韧性水平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城市韧性水平的作用因素分析

第一节 理论模型的建立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全国层面的回归分析

三、四大经济板块的回归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韧性城市建设的典型案例剖析

第一节 黄石市的基本概况

一、区位与空间地域

二、自然资源禀赋条件

三、人口总量与基本结构

四、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第二节 黄石市韧性城市建设的背景分析

一、城市发展面临诸多现实难题

二、黄石市寻求转型和韧性城市建设的兴起

第三节 黄石市韧性城市建设的基本经验分析

一、科学制订韧性城市建设工作计划,明确韧性城市建设重点领域

二、推动城市经济的绿色转型,打造更具韧性的经济系统

三、加强城市更新改造力度,增强城市的社会韧性

四、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韧性

五、深化水环境治理水平,增强城市的环境韧性

六、强化韧性城市人才队伍建设,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外韧性城市建设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第一节 国外韧性城市建设的经验借鉴

一、完善城市产业结构,实现经济韧性的有效提升

二、优化社会结构,改善城市社会韧性水平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基础设施韧性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城市生态环境韧性的提升

五、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加强城市组织韧性建设

第二节 国外韧性城市建设的经验启示

一、高质量制定并完善韧性城市建设的规划体系

二、高水平构建“政府—社会组织—个人”全员参与机制

三、高效率打造“社区—城区—城市”全空间尺度韧性系统

四、高标准培养与吸引韧性城市建设的很好人才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韧性城市建设的目标模式选择

第一节 城市网络化发展

一、城市网络化发展的内涵特征和动力机制

二、城市网络化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

三、城市网络化发展的结构体系

第二节 低碳城市建设

一、低碳城市的内涵及其建设意义

二、低碳城市的建设现状和问题分析

三、低碳城市建设的结构框架

第三节 城乡融合发展

一、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融合发展的结构框架

第四节 城市精细化治理

一、城市精细化治理的现实需求

二、城市精细化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城市精细化治理的结构框架

第五节 产业区块链创新发展

一、产业区块链的内涵与属性

二、产业区块链创新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三、产业区块链创新发展的结构框架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韧性城市建设的政策创新思路

第一节 优化城市经济结构,切实提升城市经济韧性

一、调整优化城市产业结构,解决供需结构矛盾

二、提升要素传递能力,拓展经济发展新路径

三、提高经济集聚水平,推进差异城市化战略

四、增强区域空间韧性,推进城市内外部协同发展

……

内容摘要
建设韧性城市、提升城市韧性是世界各国发展中关注的重点与焦点,也是城市经济、城市规划和经济地理学者亟须研究的新命题。在各种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冲击干扰下,中国的城市始终表现出强劲韧性,推动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书立足于已有研究基础和城市发展现实,运用理论探索、实地调研、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多方面探讨中国韧性城市建设的系列性问题。本书在构建起韧性城市建设的理论框架基础之上,实证测度并分析城市韧性水平的空间差异、关联性及其作用因素,为韧性城市建设和韧性水平提升寻找依据;并通过对黄石市韧性城市建设的典型案例剖析和国外韧性城市建设的经验梳理,提出了中国韧性城市建设的目标模式;进而根据实证和实地调研结果,制定出中国韧性城市建设的政策创新思路。本书既能够为城市韧性水平提升提供现实依据和主要抓手,也能够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目标模式和路径选择。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