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5.89 4.0折 ¥ 39.8 全新
仅1件
作者(意)伊丽萨·康帕纽罗、菲洛缅娜·达戈罗沙 著,杨苏华 译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274753
出版时间2019-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9.8元
货号1201964381
上书时间2024-06-28
关于本书
在引入“儿童遗尿症”这个贯穿本书始末的主题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带读者回顾一下弗洛伊德曾向我们发出的一句警告,即儿童是没有任何道德责任感可言的。借助这句话,我想强调一个什么问题呢?那就是我们对于孩子的症候性反应(比如遗尿),也应该做出特殊的解读。意思就是说,没有孩子会出于恶意或怨恨而故意尿床,这种意义上的“坏孩子”是不存在的,即尿床的发生并不意味着孩子是有这类意图的。虽然尿床的确传达了孩子想要引起关注的需要,而且还会给全家人的生活都带来麻烦,让大家感到愤怒,但是我们要记得,这种行为的本质永远都是孩子针对其所爱的对象而做出的回应,是在向他们传达某种信息和诉求。也就是说,孩子的症状,尤其是其不安的行为,肯定是代表着某种意义的。这些外在的异常表现向我们透露着孩子内心的状态,包括他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他的恐惧与愤怒。
爱之生,恨之始,爱恨总是并存的,我们每个个体身上都既有充满爱意的感情,同时又有攻击性,从而保证个人的利益;我们与他人和世界的关系,实际上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各种情感的微妙平衡。举例来说,小孩有时候会通过咬人的方式,来表达他的爱有多深,还有的时候会紧紧地抱住妈妈,勒得妈妈喘不上气来,以此来表达他对这种亲密关系的强烈需求。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书中所讲到的多种复杂意义,在这里我必须要先强调一下,每个儿童、每个孩子,都会刻意地迎合他们所爱的人的喜好,通过语言和行动,表现出符合对方预期的样子。
很多孩子来看心理医生的时候,都会介绍自己是“讨厌鬼”“傻瓜”“小怨妇”等。也就是说,孩子在构筑自我概念的时候,别人对他的描述、叫他的方式以及对他的评价都会深刻地影响他对自己的定义。有一次有个患有遗尿症的孩子(9岁)来我这里就诊,张口就说“我是个撒尿精”,这已经是他的名片了。“但是你肯定还有个名字吧?”我对他说,他回答道:“对,我叫西罗,但是这不是我来这里的原因!”
我认为这本书所讲述的正是孩子表达出来的内容(有时候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身体表达的),与他们所爱的人以及他们所生活的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从书中的很多段落都可以清楚地看出,遗尿症其实是介于心理领域和器官领域之间的一个问题,所谓的器官领域,也就是我们的身体,而且“人的身体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而神秘的领域,他们还没学会如何很好地掌控自己的身体,因此这也就成为他们感到疑惑和恐惧的原因。”(引用自本书正文第77页)。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说,母亲*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理解并解释孩子的意思,即努力接收孩子传达出来的信号,并且将其翻译为恰当的、双方都满意的解释。我们可以想一下,婴儿的喊叫声本来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妈妈把这种喊叫定义成了“哭”,即把它变成了一种有意义的信号。因此,是妈妈将孩子的喊叫声翻译为一种在召唤、在求助的状态,在她听来,小家伙的这种“语言”可是很动听的。所以我们说,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言一行,包括父母对孩子的身体及其生理功能的态度,对孩子来说都很重要,它们能帮助小家伙认识这个“陌生的世界”,学会如何与之相处,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悦纳自己的身体和生理需求。
通过作者详细的讲解,我们了解到解读和处理儿童遗尿问题可以有非常多不同的思路,但是可以说一般而言,*常见的思路就是将生理学解释(由于生理发育速度较慢,导致对膀胱的控制能力比较弱)和心理学角度(情感方面的问题)的解释结合起来。比如,孩子会害怕得不到父母的承认,或因此而感到焦虑,同时跟同龄人的相处也会遇到困难,因为孩子会因为自己尿床而没有办法跟同伴一起去做某些事情,这些心理层面的原因会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强烈不适,从而加剧尿床的现象。而且,孩子会因为尿床而没办法跟同学一起去旅行,因为尿床而不能留在朋友家里睡觉,尿床剥夺了孩子太多类似的权利,对孩子来说是很难接受的……有时候,害怕被发现或/和害怕被别人嘲笑的心理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障碍,虽然这并不是遗尿现象本身的症状,但却也是由遗尿问题间接造成的影响。
两位作者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尿床并不一定是病理性的症状或发育异常,这是非常特殊的一种现象,它有可能只是表明孩子在当下面对某些问题(比如入学、弟弟的出生、妈妈要重新开始上班)暂时遇到了困难,或者暂时无法处理好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感情冲突。
菲洛缅娜•达戈罗沙特别指出一点,如果家里人全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尿床这件事上,而且天天为此感到担心,把它当成了整个家庭的一个重大问题,动不动就说“什么都很好,除了尿床这件事……”,将很有可能会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孩子就像海绵一样,有些事情即使我们没有明确地说出来他们也会知道,他们能从父母的眼神中看出父母对自己的态度,也能感受到家人的焦虑以及爸爸妈妈的失望。有时候,父母的担心和对自己的怀疑,即感觉自己在教育孩子控制括约肌方面做得不够好,其实比遗尿现象本身带给孩子的消极影响更大。
因此,菲洛缅娜•达戈罗沙强调,儿科医生在给孩子诊治的时候,一定要从五个方面入手,即询问、搜集信息、评估、安慰和康复治疗,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可以问问孩子的看法,因为“我们要了解孩子是不是在有意识地积极参与到治疗过程之中”,作者这样强调。
作为心理医生,作者伊丽萨•康帕纽罗想极力提醒我们,孩子 “不是玩偶娃娃,而是人”,因此他们每个人身上的“程序”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也不能期望用相同的方式给他们“编程”。有的孩子可能两岁的时候就完全不需要用尿布了,也有的孩子可能虽然年龄大得多,但还是会尿床。因此,父母*好要做好心理准备,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正是这些独特之处让我们成为不一样的个体。有的孩子可能更乖巧,更讨人喜欢,有的孩子则懒一点,更让人费心;他们可能在某一个方面更让爸爸和妈妈操心,但是在其他方面呢?他们可能每天晚上都尿床,父母不得不半夜起来照顾他们,可是他们同时又非常善良、非常热情,而且吃饭的时候也很乖,从不挑食。
我认为,两位作者虽然没有明说,但她们的意图应该是让父母不要把目光锁定在尿床这件事上,因为这样有可能会导致忽视孩子在其他方面的潜力,而且会让小孩觉得自己在家里只是个“撒尿精”,只会让爸爸和妈妈失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以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的*恰当的方式对待孩子,这对父母来说肯定是很艰难的,但是要求他们视而不见或放手不管也不容易。有时候有的医生会对孩子的爸爸妈妈说“您就假装什么都没发生”,但是我觉得这种要求应该更难做到吧。
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听说有遗尿症的女孩当月经初潮时就不会再尿床了。作为一个心理分析师,这种说法让我意识到无论是在男孩中还是女孩中,遗尿的问题实际上暗含着与“性”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伊丽萨•康帕纽罗在文中也讲到了性的问题,她详细地描述了弗洛伊德在这方面的伟大发现,即儿童也有性生活。
在这里我可以讲两个例子。有一个5岁的小男孩,在做了包皮环切的手术之后又开始尿床了。他妈妈反映,在去看儿科医生的时候,医生都会给小家伙清理一下伤口,她发现每次从医生那里回来,孩子就会更加频繁地去摸自己的小鸡鸡。在这个孩子身上,我们可以发现,隐藏在其遗尿症状背后的,实际上既有被触摸和触摸自己的心理冲突,同时还有阉割焦虑。我要讲的另一个孩子年龄稍微小一些(3岁),他自从发现阴茎勃起的时候自己很难顺利排尿之后,晚上尿床的频率就增大了。到了早上和晚上,小家伙经常情绪激动地跑进厨房里告诉妈妈说“小鸡鸡站得这么直”,所以他没有办法尿尿了。父母和姐姐都没有正面回答过孩子的问题,他们总是一边笑,一边跟他开玩笑。所以到了夜里,小家伙终于能顺畅地排空自己的膀胱了,而且也不用操心身体上那个不受控制的神奇部位了,所以就尿床了。
*后,我想强调一下两位作者在这本书中所提到的针对遗尿问题的多种解读方法,我觉得从这些不同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出,孩子戒除尿布的过程,就跟断奶、戒奶嘴一样都是很艰难的,这些困难也很明确地向我们展示了对孩子来说长大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他们要成长,要舍弃小时候所享有的照顾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身体上的愉悦,还要掌握各个发育阶段的各种必要技能。
帕米拉•佩斯(Pamela Pace)
儿童尿床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经常尿床的孩子,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尴尬、羞愧,甚至变得自卑起来!他们的父母也被这个问题困扰,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应对,也不知道如何帮助自己的孩子渡过这个难关。
本书被翻译成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9种语言,畅销欧洲,是一本能够有效解决孩子尿床问题的实用宝典!本书结合了儿童医学和心理发展规律两方面的知识,可以告诉广大家长:
儿童尿床的多种表现形式;
导致孩子尿床的内在机制;
如何判断孩子的尿床是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还是上升到了病理性的症状;
针对上述两种情况,分别应该如何应对和解决!
让孩子彻底告别尿床!让孩子彻底和尿床说Bye Bye!不再为之困扰,不再为之尴尬,不再为之自卑!
伊丽萨•康帕纽罗、菲洛缅娜•达戈罗沙,心理学博士、医生,她们都是意大利米兰大拇指儿童协会与父母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致力于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治疗,尤其是0-16岁儿童的饮食障碍问题,同时可为父母提供援助。
杨苏华,出生于山东泰安。2014年获上海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言文学学士学位,2015年入读意大利罗马智慧大学,2018年以优成绩毕业于出版、翻译与写作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荣获拉齐奥大区优秀论文奖。中文素养高,文字功底深厚,曾获冰心文学奖、创新作文大赛奖等文学比赛奖项。
长期从事意大利语翻译工作,已出版多本翻译作品。现就职于意大利驻上海总领事馆,担任意大利语翻译职务。
这本书是尿床儿童的福音,也是他们家长的需要!它被翻译成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九种语言,畅销整个欧洲!已经有成千上万的儿童及家庭因之而受益!
尿床儿童承受的压力是非常之大的,他们感到羞愧,感到自责,同时还经常被父母责骂!其实并非他们控制不住自己,而是需要家长的一些帮助。这本书,详细地全面分析导致孩子尿床的内在机制,并且给出详实的应对方法。
*章
儿童的成长过程/ 1
性心理发展阶段 /7
第二章
控制括约肌:戒除纸尿裤/ 21
不要焦虑:孩子控制排泄的能力有早有晚 /23
教孩子使用便盆和马桶 /25
几种帮孩子戒掉纸尿裤的方法 /31
第三章
孩子这么大了还尿床/ 37
关于“儿童遗尿症” /40
遗尿症的不同表现形式 /45
原发性遗尿症和继发性遗尿症 /45
少给孩子施压,多给孩子信心 /53
第四章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尿床?/ 59
“尿床”不是疾病——正确理解尿床的问题 /61
如何正确诊断遗尿症 /62
如何进行干预 /57
如果孩子年龄在5岁以上 /71
第五章
真正的治疗手段/ 73
去氨加压素或抗利尿激素疗法 /76
尿湿报警器 /77
治疗效果 /79
诊治过程概述 /80
第六章
介于健康和病症之间的情况:心理学干预/ 89
排便是孩子独立意识发展的自然趋势 /91
父母什么时候应该担心 /96
心理医生的帮助 /100
行为矫正法 /104
第七章
家庭心理援助/ 109
给父母的心理援助 /111
分析家庭内部关系 /116
结语/ 136
参考书目/ 141
◆经常尿床的孩子,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尴尬、羞愧,甚至变得自卑起来!家长不一定要重视并且及时解决这个问题!
◆让孩子彻底和尿床说Bye Bye!不再为之困扰,不再为之尴尬,不再为之自卑!
◆一本有效解孩子决尿床问题的实用宝典,畅销欧洲十余年,被翻译成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9种语言!已经成千数万的孩子及家庭因之而受益!
◆两位享有盛名的心理学博士、医生,结合了儿童医学和心理发展规律两方面的知识,全面分析导致孩子尿床的内在机制,让你明白这是孩子发育中正常现象,还是上升到了病理性症状!并且根据上述两种情况,教会你应对方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