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冈仓天心东方三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冈仓天心东方三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9.08 3.4折 56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冈仓天心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1154379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6元

货号1201896478

上书时间2024-06-28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冈仓天心(おかくら てんしん 1863—1913)日本明治时期有名美术家、思想家。八岁开始学习英语,九岁学习汉文,十四岁进入开成学校(后改名东京大学)专修英语,十九岁获得学士学位。1884年至1888年期间开始日本古寺调查,打开了拉隆寺尘封百年的观音像,深受日本古典美术震撼,自此立志将一生奉献给美术事业。1889年出任帝国博物馆美术部部长,1890年出任东京美术学校校长。1898年创办日本美术院及《日本美术》。1901年受政府委派考察印度,1904年受聘于波士顿美术馆,之后常年往返于美国和日本之间。1913年逝世。生前凭借《理想之书》(1903 伦敦)、《觉醒之书》(1904 纽约)、《茶之书》(1906 纽约)三部英文著作获得世界性声誉。1983年,日本平凡社出版《冈仓天心全集》,包含著作、评论、演讲、日记、旅行日志、书信、笔记、年谱等共9卷,较为完整地反映其一生著述。

目录
目录理想之书…… 001 觉醒之书…… 141 茶之书……… 247《理想之书》目录第一章? ?     ?  理想的范围/ 003第二章? ?     ?  日本的原始艺术/ 009 第三章? ? ?      儒学——中国北方/ 015 第四章? ?     ?  道家与道教——中国南方/ 027 第五章? ?     ?  佛教与印度艺术/ 037第六章? ?     ?  飞鸟时代(公元 550 年至 700 年)/ 049 第七章? ?       ?奈良时代(公元 700 年至 800 年)/ 061 第八章? ?     ?  平安时代(公元 800 年至 900 年)/ 073 第九章? ?     ?  藤原时代(公元 900 年至 1200 年)/ 081 第十章? ?     ?  镰仓时代(公元 1200 年至 1400 年)/ 087 第十一章? ?      足利时代(公元 1400 年至 1600 年)/ 093第十二章? ?      丰臣以及德川时代初期(公元 1600 年至 1700 年)/ 105 第十三章? ?      德川时代后期(公元 1700 年至 1850 年)/ 111 第十四章? ?      明治时代(公元 1850 年至今)/ 117第十五章? ?      展望/ 135《觉醒之书》目录第一章? ?   亚洲的夜幕/ 143第二章? ?   蝶蛹期/ 153 第三章? ?   佛教与儒学/ 167 第四章? ?   来自内部的声音/ 175 第五章? ?   白种人灾难/ 187 第六章? ?   内阁与大奥/ 197 第七章? ?   过渡期/ 209第八章? ?   复辟与革新/ 219 第九章? ?   重生/ 229 第十章? ?   日本与和平/ 237《茶之书》目录第一章? ?     人情之饮/ 249第二章? ?     茶道诸流/ 257 第三章? ?     道禅相嬗/ 265 第四章? ?     茶室清幽/ 277 第五章? ?     品鉴艺术/ 287第六章? ?     侍弄芳华/ 295 第七章? ?     不朽茶人/ 307

内容摘要
《理想之书》《觉醒之书》《茶之书》是日本明治时期思想家、美术家冈仓天心的代表作,最初由英文写成,围绕“亚洲是一体”这一核心观点来展开。我们给读者呈现的是一个全译本,并把三书结为一册,让这三部冈仓天心的代表作一次性完整呈现,便于读者对照省览,以把握作者思想的全貌。天心把亚洲一体的根本归结到理念,这种理念是黑格尔式的,也即是无限的(不受外来事物的限定),保证的(不与外来事物对立),自由的或独立自在的(不受对立事物的必然关系的限定),甚而是文明的尺度。所以他的亚洲论述今天读来仍有某种兴味。这种对亚洲、对东方作为人类根本尺度的彰显,而非作为与西方竞争的暂时的集合体或虚应故事,其超越性的力度尤似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如果他的论述对理解“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有所助益,那就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重读冈仓天心的原因。

主编推荐
★梳理近百年来的亚洲论述,无法忽略一个人——冈仓天心。“亚洲是一体。”1903年,在《理想之书》(原书名The Ideals of the East)开篇句话,冈仓天心以这样一种斩钉截铁、不容分说的方式,给出了关于亚洲问题的核心观点,随即在书中以鸟瞰亚洲艺术全史的气魄完成了他的论证。★在《觉醒之书》(原书名The awakening of Japan)中,冈仓天心把视线拉回身边,认为古学派、阳明学派、历史学派从17世纪开始即暗流涌动,是他们最终联合起来为19世纪新生的日本提供思想动力。在这种阐释中,明治维新是运行在历史中的亚洲思想集中用力的现实结果。★在《茶之书》(原书名The Book of Tea)中,冈仓天心请我们穿过露地,走进茶室,洁心静坐,视线落在一盏清茗之上。这时茶成了优选的介质,把道禅之思化无形为有形,借有形复归于无形,为我们完整演绎了从茶到美、进而至于道的艺术升维过程,“亚洲是一体”居然用茶道亦可以落实。★天心的亚洲主义有所不同,他把亚洲一体的根本归结到理念,这种理念是黑格尔式的,也即是无限的(不受外来事物的限定),保证的(不与外来事物对立),自由的或独立自在的(不受对立事物的必然关系的限定),甚而是文明的尺度。所以天心的亚洲论述今天读来仍有某种兴味,而其他亚洲论述则脱离那个时代后就显得单薄或过时。这种对亚洲、对东方作为人类根本尺度的彰显,而非作为与西方竞争的暂时的集合体或虚应故事,其超越性的力度尤似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如果他的论述对理解本文开头的问题有所助益,那就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重读冈仓天心的原因。

精彩内容
编者的话亚洲是什么?是回应西方冲击而建构的近代故事,还 是内含古老传承的当代实体?是具有历史与文化的内在同 一性的稳定联合,还是依自然之山川形便偶然相连的区域 拼接?对于我们自身,它究竟意味着什么?19世纪以降,中日韩等国都产生了丰富程度不一的亚 洲论述,但时至今日,我们对以上问题的理解,是否已有所 深入呢?这是值得怀疑的。刚刚诞生的共建亚洲命运共同 体的倡议,或许昭示着亚洲现状的离散性,亦预示着我们有 必要更郑重地对待上述问题。如果这个倡议是对新秩序的构 想,为何不能从历史中寻找丰富这种构想的思想素材?梳理近百年来的亚洲论述,无法忽略一个人——冈仓 天心。“亚洲是一体。”1903年,在《理想之书》(原书 名The?Ideals?of?the?East)开篇句话,冈仓天心以这样一 种斩钉截铁、不容分说的方式,给出了关于亚洲问题的核 心观点,随即在书中以鸟瞰亚洲艺术全史的气魄完成了他 的论证。一年后,在《觉醒之书》(原书名The?Awakening?of?Japan)中,冈仓天心把视线拉回身边,认为古学派、阳明 学派、历史学派从17世纪开始即暗流涌动,是他们最终联合起来为19世纪新生的日本提供思想动力。在这种阐释中,明 治维新是运行在历史中的亚洲思想集中用力的现实结果。1906年,在《茶之书》(原书名The? Book? of? Tea ) 中,冈仓天心请我们穿过露地,走进茶室,洁心静坐,视 线落在一盏清茗之上。这时茶成了优选的介质,把道禅之 思化无形为有形,借有形复归于无形,为我们完整演绎了 从茶到美、进而至于道的艺术升维过程,“亚洲是一体” 居然用茶道亦可以落实。冈仓天心的亚洲同一论遂通过《理想之书》《觉醒之 书》《茶之书》三部作品相互配合完成了体系建构。西方人为了筹划一个同质的共同体,合谋编撰出了一 个漫长的故事,以说服人们相信当下欧美所有成员的祖先 之间在时空中存在着关联。所以,不是西方人有多同质, 而是那些弥散的西方人发明了“西方人”来互相认同。为 了形成与西方这个共同体对等的竞争,19、20世纪之交以 风俗习惯、地缘政治或人种的一体性为依据联合亚洲各国 是一大思潮,强联系的亚洲共同体和弱联系的亚洲共同体 的支持者在中日朝野皆不乏人,这便是“亚洲是一体”的 外部思想史背景。然而,风俗习惯、地缘政治或人种的一 体性,会随着时代状况的变化而消长起灭。天心的亚洲主 义有所不同,他把亚洲一体的根本归结到理念,这种理念 是黑格尔式的,也即是无限的(不受外来事物的限定), 保证的(不与外来事物对立),自由的或独立自在的(不 受对立事物的必然关系的限定),甚而是文明的尺度。所 以天心的亚洲论述今天读来仍有某种兴味,而其他亚洲论述则脱离那个时代后就显得单薄或过时。这种对亚洲、对 东方作为人类根本尺度的彰显,而非作为与西方竞争的暂 时的集合体或虚应故事,其超越性的力度尤似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如果他的论述对理解本文开头的 问题有所助益,那就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重读冈仓天心的 原因。当然,我们不能忘了冈仓天心是日本人,所以书中亦 存在基于日本立场的“夷夏之辨”。若深察吾国自宋以降 不绝于史的黍离麦秀之叹、荆棘铜驼之悲,当能体会到冈 仓天心的苦心孤诣,同时我们也不宜因掌握了他的局限性 而自傲于当下的政治正确,只宜借他的局限性反观到我们 自身。正因为如此,我们给读者呈现的是一个全译本,并 把《理想之书》《觉醒之书》《茶之书》结为一册,让这 三部冈仓天心的代表作一次性完整呈现,便于读者对照省 览,以把握作者思想的全貌。最后要说的是,译事之艰不足为外人道也,特别是 一个百余年前的日本人的英文著作,时间和空间的隔离刻 画出字词的斑驳陆离,无论如何也打磨不出当代的油光锃 亮,只得作罢。回头一想,或许这种与当下阅读习惯的疏 离,恰可表现出那个时代的特殊语气和神态。当然,若有 错讹,文责自负。限于水平,诸多不足在所难免,亦请读者 朋友不吝指正,希望未来能有更完美的版本呈现给大家。在兹2019年5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