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与善治:参与传播视野下国家治理的广东经验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7.71
4.7折
¥
3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南方日报社
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49118151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1201871321
上书时间2024-06-2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张晋升 博士,暨南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传播业务、传媒经营管理、舆论学、危机传播。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提升中国政治话语体系的靠前影响力研究”子课题负责人,主持多项省级社科及教改项目,发表论文50多篇。社会兼职有第25届、27届中国新闻奖评委,广东省新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6年度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获广东省“南粤很好教师”称号和广东新闻“金钟奖”。
目录
*目录
导论 / 1
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参与传播逻辑 / 7
节 理解参与? /?8
第二节 参与传播理论的五个维度? /?21
第三节 参与传播理论的中国价值? /?33
第二章 “工人在线”:沟通政府与工人的桥梁 / 41
案例介绍 “工人在线”开创网络问政新篇章 /?42
案例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政府治理创新——以“工人 在线”为考察对象 /?45
案例访谈 “工人在线”传递劳动者声音——广东省总工会 维权工作部部长许平坚访谈 /?58
专家视点 “工人在线”仍然大有可为 /?62
第三章 新东莞:创新政府舆情工作机制 / 67
案例介绍 从唱响新东莞到舆情处置“三化”体系 /?68
案例研究 网络时代政府舆情生态建设——基于“东莞市创建舆情处置新机制”的思考 /?71
案例访谈 在机制创新中把握舆论主动权——东莞市委宣传部工作访谈 /?83
第四章 家园网:城市治理的互联网逻辑 / 93
案例介绍 深圳罗湖社区家园网打造交互型社区 /?94
案例研究 互联网逻辑下参与式治理的探讨——基于深圳市罗湖社区家园网的分析 /?96
案例访谈 城市善治从沟通开始——深圳罗湖区电视网络制作管理中心主任杨建军访谈 /?111
第五章 马上办:调停作为媒体价值的新内涵 / 119
案例介绍 深圳“胶囊旅馆”事件报道促成“马上就办” /?120
案例研究 监督下的调停: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价值变迁——基于 《南方都市报(深圳版)》的《马上办》栏目的个案考察 /?122
案例访谈 当好政府与社会的“调停人”——《南方都市报(深圳版)》的《马上办》栏目负责人戴越访谈 /?134
第六章 三元里:让外来人口与城市共融 / 141
案例介绍 三元里城中村融合社区建设 /?142 案例研究 ?
可沟通城市视域下流动人口治理研究——以广州市三元里社区大学为考察对象 /?147 案例访谈 ?
探索流动人口与城市的共融之路——广州市法泽城市与公益研究中心理事长吴治平访谈 /?161
第七章 中广核:用公众沟通化解邻避情结 / 171
案例介绍 践行“公开透明”承诺 建设“阳光央企”品牌 /?172
案例研究 基于公众沟通的邻避冲突风险规避机制建设——以中广核为考察对象 /?178
案例访谈 善用沟通的力量——中广核集团文化宣传中心新闻宣传处处长黄超访谈 /?197
第八章 广州供电局:让国企品牌电力十足 / 207
案例介绍 借力沟通激活国企品牌能量 /?208
案例研究 基于信任建设的国有企业品牌传播策略——以广州供电局为例 /?212
案例访谈 用心沟通点亮万家灯火——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新闻中心主任李艳萍访谈 /?224
第九章 作为对话的新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传媒实践 / 235
附录:专家访谈 / 253
参与传播:国家治理研究的新向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尼科·卡彭铁尔教授访谈 /?254
后记? / 270
内容摘要
新形势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无论是治国理政还是安邦定国,均离不开有效的信息沟通和舆论引导,而引导社会舆论必须做好政府与媒体及公众的主体之间的沟通。
善治,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对政事善治善能,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对媒体善待善用,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对民意善解善听。本书先介绍参与传播理论,再通过案例介绍、案例研究论文、案例访谈等写作结构,详述了包括“工人在线”平台、新东莞、深圳家园网、《南方都市报(深圳版)》的《马上办》栏目、三元里社区、中广核、广州供电局等的“粤治—治理现代化”经验。本书结构合理,理论性强,案例具有典型性和说服力,访谈内容新鲜热辣,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社会价值。
精彩内容
序言
杨兴锋
2016年2月19日,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有效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带领人民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引导好人民思想,而引导好人民就要引导好社会舆论。”这充分说明引导舆论就是引导人心、凝聚共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改革发展的舆论氛围。这不仅是考验 执政党传播能力的问题,也是考验执政党执政能力的问题,凸显新闻舆论工作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指导、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发起主办的“粤治——治理能力现代化”广东探索经验交流会自2014年启动以来,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交流会通过梳理总结各地各部门在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不仅展现了广东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方面先行先试的成果,也为研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鲜活的案例和有价值的借鉴。
党和政府执政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无论是治国理政还是安邦定国,均离不开有效的信息沟通和舆论引导。同时,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引导社会舆论必须做好政府与媒体及公众的主体之间的沟通,才能优选限度地体现党和政府执政的公信力,才能真正把握“善治”的现实内涵。
善治,首先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对政事善治善能。所谓善治, 就是对政事要善于梳理;善能,就是遇到问题善于变通。清代良吏袁守定在 《图民录》中曾言:“凡上下之情,通则治,不通则不治。”后世也有“治民之大者,在上下之交不至于隔阂”的说法。这也说明在国家治理中,政令通达为善治之要,上下之交为善能之道。善治,就是要坚持政治信息的透明和公开,使每一位公民都有权获得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政府政策的信息,并且对公共决策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透明度愈高,善治的程度也愈高,反之亦然。所谓善能,就是为公众提供政治参与的机会和平台。公众特别是利害相关者的参与决策,是政策获得公众支持与合作的基本条件,也是有效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这种参与不仅可以使行政主体及时了解各方面的意见,而且有利于改善政府和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与行政主体的互动、合作,从而减少隔膜、冲突和对抗。
善治,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对媒体善待善用。善待媒体,一方面,是因为新闻媒体的传播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而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尊重新闻规律,了解新闻媒体的共性特征和传播特点;另一方面,善待媒体,还基于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有待加强的现状。
如果说善待媒体是对媒体主体地位和新闻传播规律的尊重,那么善用则是对党和政府对新传播环境下媒体舆论传播功能的充分认知。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了转型的关键期,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进入凸显期,突发事件进 入高发期,一些领导干部的本领缺失问题逐渐暴露。有些地方在出现突发性事件后,领导干部总是千方百计封锁消息、堵塞言路,回避媒体采访,不及时向新闻媒体通报有关情况,导致谎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而真相还在穿鞋,出现所谓“有组织地不负责任”现象,造成严重的舆情次生灾害,甚至演变为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这也说明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提高和新闻媒体打交道能力的紧迫性。
善治,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对民意善解善听。善解民意,就 是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理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利益诉求。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的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在追求自身利益、实现个人价值的 同时,其意见表达的诉求不断增长。这是因为:一方面,物质生活得到改善 的人们可以把更多注意力转移到公共生活和公众社会责任上来;另一方面,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公众媒介素养的提高和媒介应用能力的普及,为自下而上舆论的生成提供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动因。这也说明人民群众的经 济利益、政治利益以及传播利益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同一性。随着改革开放的 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随着社会利益分化而更加突出,其参与改革的诉求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兴起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日益成为重构社会关系和传播关系的关键要素。一方面,社交媒体为网民参与大规模舆论行为、实现广泛社会联系创造了条件,网民借助便捷的社交媒体平台可以随时获悉大量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息、意见和观点,增加了他们对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认识和了解,使信息传播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而成为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信息源;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的发展改变了网民信息接收和发布的习惯,为网民主动表达自身利益诉求提供了技术上的便利性。
善听民意,就是尊重人民的传播权和参与权,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近年来,网络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民意聚集地。党和政府也非常重视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这不仅是对网络民意的肯定,更体现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自信与勇气。对民意的善解善听,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的成果。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维护人民切身利益,最重要的是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使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真正过上美好幸福生活。只有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才能使新闻舆论工作既具极强凝聚力又有强大生命力。
(作者为暨南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