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学讲稿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2.55
4.2折
¥
7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周桂钿 著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77684
出版时间2018-06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1201722094
上书时间2024-06-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周桂钿,男,1943年生,福建长乐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朱子学会副会长,靠前儒学联合会顾问。曾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靠前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日本京都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秦汉哲学、中国传统科学、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等。1991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硕士学位获得者”的称号。曾主持国家社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曾获北京市社科联学术成果奖,教育部学术成果奖,北京师范大学很好教材奖等。主要著作有:《王充哲学思想新探》、《王充评传》、《虚实之辨》、《董学探微》、《秦汉思想史》、《天地奥秘的探索历程》、《十五堂中国哲学课》、《十五堂中国国学课》、《十五堂中国儒学课》等二十余部,发表文章四百余篇。
目录
自序/1
讲国学与“国学热”/1
文化、学术、国学/1
什么是国学/3
国学是怎么形成的/6
国学有哪些特点/11
国学有什么用途/16
关于“国学热”议论的一系列疑惑/18
国学不能归结为王权/25
第二讲中国文化思想/30
文化思想/30
中国文化思想的内涵与层次/32
中国文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35
中国文化思想的特征与价值/40
如何弘扬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43
第三讲儒学精神与当代社会/46
国学的批判/46
忠孝的辨证/47
义利观与市场经济/49
和而不同与世界动乱/52
仁民爱物与保护环境/53
第四讲儒学不是“游魂”/56
儒学的产生与发展/56
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59
第五讲对待“孔子热”的冷思考/68
怎么看孔子/68
儒家重要遗址与孔子标准像/72
如何看待影视作品《孔子》/76
第六讲儒家之外/80
道家/80
墨家/82
法家/82
阴阳家/85
医家/87
商家/90
轻重家/93
兵家/103
名家/107
农家/111
第七讲天与人/113
天人之际/113
天人合一/123
人定胜天/135
第八讲阴阳五行/141
阴阳平衡/142
五行生克/149
第九讲祸福相依/158
祸兮福之所倚/158
福兮祸之所伏/160
人之迷,其日固久/162
第十讲古今之变/164
食足知礼,先富后教/164
损益因革,变古易常/167
势非圣意,理在民心/171
第十一讲是与非/173
墨家的三表说/174
庄子的是非观/174
韩非的参验论/176
《淮南鸿烈》是非无定论/177
王充的效验论/179
当代的是非观/181
第十二讲真与假/182
真理问题/182
实践检验问题/185
唯实求真/188
求真难在何处/191
贤才难得/199
第十三讲知与行/202
欲速则不达/202
小利不能贪/203
起点要低/204
怀大义,识大体/206
志当存高远/207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8
第十四讲人性善与恶/210
孟子的性善论/210
荀子的性恶论/212
性论的融合与批判/214
性三品说/216
性二元论/217
第十五讲仁者爱人/220
从爱亲到爱人/220
从爱人到仁政/221
从仁政到绥远/223
第十六讲义利之辨/226
义利的本义/226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27
功贤于耕织/230
义者宜也/232
第十七讲人要有正气/236
富贵不能淫/237
贫贱不能移/238
威武不能屈/240
第十八讲和与同/241
“和”与“同”/241
人际关系/242
国际关系/245
人与自然/246
和谐与竞争/249
“优胜劣汰”与“和而不同”/251
第十九讲治与乱/258
治国之道,唯力不足/258
乱世无义,争于气力/259
秦亡教训,历史总结/261
正义必胜与“胜者为王”/263
余论/264
第二十讲民本与任贤/266
以民为本/266
任贤之力/275
第二十一讲王道与霸道/284
“大德”与“小惠”/284
以德治国/287
以德服人/290
第二十二讲大同理想/294
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295
聚和堂试验/296
康有为的《大同书》/297
第二十三讲中国传统科学/301
科学是什么/301
中国有没有科学/305
中学数理化课本上为什么没有中国人的名字/309
医学、西医与中医/312
第二十四讲中国的四大创新/322
物质文明的创新/323
文明制度的创新/326
理论的创新/328
科技的创新/331
内容摘要
《中国国学讲稿》由周桂钿讲授国学时所备讲义之精华整理而成,浓缩了其几十年学问人生的精华与积淀。本书系统讲解了国学的历史发展脉络,其文究国学之根柢,贯其枝叶,对于国学发展历目前的那些造词和概念。如“天与人”、“是与非”、“知与行”、“善与恶”等详加考察,疏证剖析、详尽窍实,博于搜采、深于考征、审辩通微,集众说之长。作者的这些努力,为国学在当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精彩内容
再版前言关于国学,曾应出版社的约请,写过几本著作,其中有些内容重复,但各本在资料选择、写作方式和内容结构上都有一些特色。现在这些著作(以几年前出版的《二十二堂国学课》为基础)整合成一本,因内容较多,不再受讲义形式(一学期若干课时,一课时讲授多少内容)的局限,以系统全面为目标。讲授国学的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章节,加上自己的研究成果,形成讲座内容。要开国学课,可以选讲其中部分章节,其余作为参考,权当学生课外读物。总之任何教材都只供参考,不是让教师照本宣科的。中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是知识,当然也有一些启发思考、锻炼思维的内容。上了大学,特别是当了研究生,学习的不单单是知识,更是思维方法。学习的重点在于转识成智,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智慧,以便在实践中,可以从实际出发,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看法,有所创新和创造。国学博大精深,资料汗牛充栋,到处有智慧,随处深入学习和研究下去,都可以获得智慧,并且可以用于实践,取得实效。懒于动脑筋的人,对智慧没兴趣的人,智慧对他也没有兴趣,两者往往擦肩而过无缘相会。作者公历2016年1月24日华历乙未年腊月十五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