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褚遂良书雁塔圣教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唐褚遂良书雁塔圣教序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1.24 3.7折 58 全新

库存4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荒金大琳,(日)荒金治 整理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ISBN9787501029815

出版时间2010-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1201700689

上书时间2024-06-19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唐褚遂良书雁塔圣教序》
《唐褚遂良书雁塔圣教序记》

内容摘要
穴雁塔圣教序移建于永徽四年(653),由太宗、皇太子李洽(后来的高宗)撰文,褚遂良书。唐初是楷书初步成熟的时期,在太宗喜爱王羲之书法的背景下,《雁塔圣教序》有着浓厚的行书味道,即在这块楷书碑中,可以看见许多的行书笔画。
这次使用的拓片是宋拓本,在历代传下来的拓片里是数一数二的。我们通过对原碑的研究,发现很多细腻的部分在拓片上漫有显示出来。这次公开的照片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全面了解《雁塔圣教序》的原貌。碑中大量修正的綫条告诉我们,这块碑的书法曾经被修正过。从修正的事实出发,我们可以联想到建碑时的一些不太正常的情况。褚遂良是当时的宰相,正常情况下,保证不会留下这磨多的修改的笔画。
杨守敬到日本介绍漠唐碑刻以后,日本书法界对碑刻的研究成果日益丰硕。与杨守敬有过直接交流的日下部鸣鹤的弟子比田井天来与松田南溟对穴雁塔圣教序移有深入的研究。他们留下了一本拓片,从中可以窥见他们研究的成果。他们在拓片上点了350个红色与金色的点。这可能是他们认为值得研究的部分。1971年,由日本书学院出版部出版了穴书学院本,雁塔圣教序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前面所说的金点与红点。可惜的是,他们没有留下文字说明来解释他们的研究成果。
我们对此研究一段时间后,认为一定要亲眼看看原碑。我们申请了好几次,但一直没有实现这个梦想。1997年,在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陈永兴先生、陕西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西安市大雁塔保管所等的帮助下,终于实现打开铁架子,让我们能够靠近原碑研究的梦想,在此特向他们表示感谢。在仔细观察原碑的同时,得到了拍照的许可。这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整理这些照片,并进行放大研究,发现在全文1463个字中,978个字里共有1492个修正的地方,很多地方如果只看拓片的话是看不见的。而且亲眼看原碑也一样有限,只有在放大的情况之下能够发现真实的情况。在原碑面前拿着放大镜研究是很理想的,但是在大雁塔不允许一个字一个字研究。回日本后,我们把每一个字放大到A4纸那废大,发现那些修正的綫条后心里有解除大秘密的感觉。
褚遂良在永徽四年(653)时,任尚书右仆射,做为长孙无忌之后的第二位宰相,却留下了这么多的不自然的现象。我们为褚遂良难过,因为如果他做为宰相,情况很正常的话,肯定有机会处理这么多的修正綫的。从褚遂良的前后经历可以看出他的巨大变化。太宗去世后,高宗即位。褚遂良被任命为顾命大臣,但是第二年(永徽元年)被左迁为同州刺史。永徽三年召回长安以后,永徽六年为了反对高宗与武则天的结婚,受到了第二次左迁,很后死在爱州(现在的越南)。《雁塔圣教序》的建立年代正好在褚遂良靠前次左迁与第二次左迁之间。我们认为两次左迁的基本原因是高宗对褚遂良的排斥。但为了建立穴雁塔圣教序移,高宗需要褚遂良的手笔。这是在《雁塔圣教序》里出现修正綫的背景。
穴雁塔圣教序移的原碑在大雁塔的两侧宠里,尽管保护的状态比其它碑好得多,但还是有很多残损的。为了避高宗的讳,“治”字的很后一笔原来是漫有的,现在的照片里看到的很后一笔是后来的人补上的,看照片时必须要注意这方面。在宋拓里,石碑的每一行的很后几个字由于磨损看不清,很容易引起误会,认为这是后来的风吹雨淋造成的磨损。但实际上,石碑下面的雕刻并没有被损坏,从此可以推断每行的很后几个字的磨损,建碑时已经是这个样子。从照片上看这些文字,在石头不平的情况下还是有文字的,也许由于石质与其它部分不同而刻起来比较困难。
《历代碑帖法书精品选:唐褚遂良书雁塔圣教序(套装全2册)》把太宗的《序》与高宗的《序记》,分为两册。《序》和《序记》的原碑本来是分别立在大雁塔南门西侧和东侧的龛里,分为两册是很合理的。穴序移的行文为从右到左,穴序记移为从左到右,在大雁塔看碑的时候可以看到从中间分别向西、东两方背向行文的特殊形式。所以我们采用了与原碑一样的排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