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心理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基础心理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6.6 4.9折 34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沈德立,阴国恩 主编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776049

出版时间2010-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4元

货号1201559798

上书时间2024-06-15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沈德立,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院长,资历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曾任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和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23所高校兼职教授。先后出版专著、教材16部,发表论文80余篇。

目录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心理学的性质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第二节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与方法
一、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二、心理学的主要学派
三、心理学研究的现状
四、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第二章 心理和脑
第一节 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的发生和发育
二、神经元和神经冲动
三、周围神经系统
四、中枢神经系统
第二节 神经活动过程
一、反射
二、两种信号系统
三、中枢神经过程
第三节 脑功能学说
一、定位说
二、整体说
三、机能系统说
四、模块说
第四节 内分泌系统
一、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二、内分泌腺、激素及其功能
第三章 感觉
第一节 感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
二、感觉的生理机制
三、感受性及其测定
四、心理物理规律
第二节 感觉的种类
一、视觉
二、听觉
三、其他感觉
第三节 感觉现象
一、适应
二、后象
三、对比
四、疲劳
五、掩蔽
第四节 感觉理论
一、色觉理论
二、音高听觉理论
第四章 知觉
第一节 知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知觉
二、知觉的基本特性
第二节 知觉的种类
一、空间知觉
二、时间知觉
三、运动知觉
第三节 知觉现象
一、错觉
二、后效
第四节 知觉理论
一、经验说、完形说和心理物理对应说
二、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
三、模式识别中的模板匹配说和特征分析说
第五章 记忆
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二、记忆的生理机制
三、表象
四、记忆的品质
第二节 记忆的种类
一、形象记忆、语词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二、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三、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四、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五、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第三节 记忆过程
一、识记
二、保持
三、再认和回忆
第四节 记忆理论
一、长时记忆的理论模型
二、元记忆理论的新发展
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
第一节 思维的概述
一、思维及其特征
二、思维过程
三、思维形式
四、思维的品质
第二节 思维的种类
一、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
二、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三、常规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四、我向性思维与现实性思维
第三节 想象
一、想象的概述
二、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第四节 思维理论
一、概念形成的理论
二、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概念
三、问题解决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第七章 言语
第一节 言语的概述
一、语言和言语
二、言语和思维
第二节 言语的种类
一、外部言语
二、内部言语
第三节 言语的知觉与理解
一、言语的知觉
二、言语的理解
第四节 言语产生的理论
一、模仿说
二、强化说
三、生成语法说
第八章 技能
第一节 技能的概述
一、什么是技能
二、熟练与习惯
三、技能形成的标志
四、技能的生理机制
第二节 技能的种类
一、运动技能
二、智力技能
第三节 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一、练习曲线
二、提高练习效率的条件
第四节 技能的保持与迁移
一、技能的保持
二、技能的迁移
第九章 注意
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
二、注意的功能
三、注意的外部表现
四、注意的生理机制
第二节 注意的种类
一、无意注意
二、有意注意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广度
二、注意的稳定性
三、注意的分配
四、注意的转移
第四节 注意理论
一、过滤器理论
二、认知资源理论
第十章 情绪
第一节 情绪的概述
一、什么是情绪
二、情绪的功能
第二节 情绪的种类
一、情绪的维度与极性
二、基本情绪的种类
三、情绪状态的种类
四、情感的种类
第三节 情绪的表现
一、情绪的外部表现
二、情绪的生理变化
第四节 情绪理论
一、情绪的生理理论
二、情绪的认知理论
第五节 情绪调节
一、情绪与身心健康
二、情绪调节
第十一章 动机
第一节 动机的概述
一、什么是动机
二、需要与动机
三、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
第二节 动机的种类
一、动机的一般分类
二、生物性动机
三、社会性动机
第三节 意志行动与动机冲突
一、意志和意志行动
二、意志行动的特征
三、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
四、意志行动中的挫折与应对
第四节 动机理论
一、本能理论
二、驱力一诱因理论
三、需要层次理论
四、认知理论
第十二章 能力
第一节 能力的概述
一、什么是能力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三、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第二节 能力的种类
一、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二、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
三、流体能力与晶体能力
四、认知能力与元认知能力
第三节 能力的测量
一、一般能力测量
二、特殊能力测量
三、创造力测量
四、能力的差异性规律
第四节 能力理论
一、能力的因素理论
二、能力的认知理论
第十三章 气质
第一节 气质的概述
一、气质的特点
二、气质的心理特性
第二节 气质的类型
一、气质类型的特点及其行为表现
二、典型气质类型的心理特性
三、气质的意义
第三节 气质的测量
一、实验法
二、问卷法
三、行为评定法
第四节 气质理论
一、气质的体液理论
二、气质的体型理论
三、气质的不错神经活动类型理论
四、气质的激素理论
五、气质的维量理论
六、气质的调节理论
第十四章 性格
第一节 性格的概述
一、性格是个性的核心
二、性格的结构特征
三、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四、性格与能力的关系
第二节 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一、影响性格形成的生物学因素
二、影响性格形成的家庭因素
三、影响性格形成的学校因素
四、影响性格形成的社会因素
五、影响性格形成的个体主观因素
第三节 了解性格的方法
一、行为观察法
二、自然实验法
三、自陈法
四、投射法
五、情境测验
六、自我概念测验
第四节 性格理论
一、性格的类型理论
二、性格的特质理论
第十五章 群体心理
第一节 群体的概述
一、群体及其特征
二、群体的功能
第二节 群体的种类
一、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二、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
三、较为性群体和临时性群体
四、隶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第三节 群体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一、从众
二、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致弱作用
三、去个体化
第四节 群体中的沟通
一、沟通的作用
二、沟通的方式
三、沟通的网络
四、沟通的障碍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是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课教材。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心理和脑、感觉、知觉、记忆、思维与想象、言语、技能、注意、情绪、动机、能力、气质、性格、群体心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