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液脱落细胞学与睾丸组织病理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精液脱落细胞学与睾丸组织病理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25.79 5.6折 225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曹兴午 等 主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ISBN9787565915628

出版时间2017-05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225元

货号1201517361

上书时间2024-06-14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宏军,泌尿外科医学博士,男科学博士后,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男科学杂志》副主编,北京协和医院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常委,综合医院精神卫生联盟核心成员,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专家。从事男科学临床工作27年,在男科疾病的诊治方面有独到见解,承担各级研究课题并获各类奖项。以靠前作者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编《前列腺炎》(靠前版)(第二版)《男性不育症》《男科病诊治学》《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检验与临床诊断(男科疾病分册)》《实用男科学》(靠前版)(第二版)《精液脱落细胞学与睾丸组织病理学》,主译第三版德国《男科学》《早泄》《男性不育——对生舌方式和环境因素的全面指导》,发表科普文章数百篇。
白文俊,男,回族,医学博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教授、主任医生、博士生导师。中国性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男科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评议专家及二审专家。
曹兴午,男,1932年生于北京,主任技师、教授。曾任中日友好医院男科主任技师、顾问,第四届中国性学会荣誉理事,原中国性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原中国性学会学术工作部副部长,四川省生殖健康研究中心附属生殖专科医院医学顾问,吉林省生殖医学研究所特聘教授,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生殖医学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性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性科学》杂志编委、靠前中华性健康研究会第三届(2009年)名誉理事、《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杂志》副主编。
徐晨,男,1955年出生于南京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市科委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生殖医学研究与培训中心副主任、上海市解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殖生物学会理事、中国解剖学会医学发育生物学分会理事、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上海市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学会理事、上海市生殖免疫学会理事;Asian J Androl,Reprod Contracept等9本学术期刊的编委;亚洲男科协会(AAA)常委,靠前男科学会(ISA)会员,美国生殖医学研究会(SSR)会员,美国男科学会(ASA)会员。

目录
第1章睾丸与精子发生
第一节睾丸的组织学结构
第二节精子发生与生精细胞
第三节界膜的构造与功能
第四节血睾屏障与紧密连接
第五节管周肌样细胞
第六节支持细胞结构与功能
第七节支持细胞骨架形态
第八节间质细胞与雄激素
第2章精子形态学
第一节精子的正常结构
第二节精子的正常形态
第三节畸形精子
第四节精子凋亡形态学分类
第五节精子凋亡的分子机制
第六节精子凋亡形态学参考值
第七节精子形态学染色
第八节20余年北京地区男性不育症精子畸形率发展趋势的监测与观察
第3章精子形态缺陷与疾病
第一节圆头精子
第二节尼古丁效应精子凋亡及分子机制
第三节雄激素缺乏引起幼稚精子凋亡
第四节赤道板显现与非显现精子
第五节腺苷三磷酸能量不足引起精子胀亡
第六节双尾与双头精子
第七节精索静脉曲张与精子凋亡
第八节化学污染与精子损害
第九节小睾丸症精子胀亡形态
第十节睾丸热效应与精子畸形
第十一节精子功能的检测
第4章前列腺液检查与脱落细胞学
第一节前列腺液pH、前列腺小体、白细胞及其关系
第二节前列腺液白细胞检出与形态特征
第三节前列腺颗粒细胞的检查与形态
第四节前列腺上皮细胞
第五节前列腺结石检查与形态
第5章睾丸生精细胞与精液脱落细胞学
第一节睾丸生精细胞与精子生成
第二节正常生精细胞
第三节生精细胞凋亡
第四节生精细胞凋亡变化类型
第五节各种生精细胞凋亡形态特点
第6章生精细胞凋亡与胀亡
第一节细胞凋亡与胀亡的应用
第二节胀亡细胞形态学描述
第三节生精细胞凋亡与胀亡的形态区别
第四节细胞胀亡的机制
第7章精液生精细胞、脱落细胞学与精液病理学
第一节精液生精细胞的检出率与类型
第二节生精细胞检测对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的诊断意义
第三节精液中生精细胞检出状况与分类
第四节精液细胞检测的启示
第五节精液脱落细胞学的内容
第六节精液病理学
第8章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的靶区、靶细胞和靶点
第一节靶区——生精小管界膜
第二节靶细胞——间质细胞、支持细胞和肌样细胞
第三节靶点——线粒体
第四节不同生精细胞水平上的生精阻滞
第五节睾丸生精细胞障碍的原因分析
第9章睾丸生精功能状态评定
第一节睾丸生殖功能状态评定标准(综合设计)
第10章物理性因素对睾丸生精功能的影响
第一节高温对睾丸生精功能的影响
第二节微波辐射对睾丸生精细胞的影响
第三节放射线对睾丸功能的损伤
第四节激光照排对睾丸生殖功能的影响
第五节交变磁场接对睾丸生精功能的影响
第六节原子弹核辐射造成的睾丸生殖功能损伤
第11章化学性因素对睾丸生精功能的影响
第一节环磷酰胺导致的睾丸病理改变
第二节化学治疗对人类睾丸生精功能的影响
第12章食用棉籽油对睾丸生精功能损伤的机制与病理变化
第一节棉籽油引起睾丸生精功能损伤的机制
第二节睾丸损伤者生精细胞变化类型
第三节典型病例
第13章精液脱落细胞学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第一节精液脱落细胞检测在少、无精子症中的应用价值
第二节精液脱落细胞学对无精子症的诊断意义
第三节精液中脱落细胞检出率与类型
第四节病例分析
第14章睾丸活检的组织病理学诊断
第一节睾丸活检的目的与要求
第二节睾丸活检取材的方法
第三节正常成年男性睾丸组织学
第四节睾丸活检的临床应用及组织病理学分类
第五节睾丸活检定量观察
第六节睾丸活检组织学的评估要求
第七节睾丸会诊读片
第15章睾丸活检印片细胞学检测与分析
第一节病例及病史介绍
第二节睾丸活检组织印片组织细胞学观察
第三节分析与讨论
第16章阴道加德纳菌的检查与临床意义
第一节阴道加德纳菌及其致病性
第二节细菌性阴道病的致病机制
第三节临床微生物检查
第四节阴道加德纳菌感染发病分析
第五节细菌性阴道病的动物实验研究
第17章支原体感染的精子与生精细胞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人类支原体致病的种类与生物学特性
第三节解脲支原体形态及其感染精子与生精细胞
第四节支原体致病性
第五节支原体感染诱导生精细胞凋亡
第18章腮腺炎病毒感染与精液脱落细胞学及睾丸病理学
第一节腮腺炎睾丸炎临床特征
第二节急性腮腺炎性睾丸炎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第三节急性睾丸炎患者对侧睾丸的影响
第四节腮腺炎性睾丸炎后生精细胞学特征
第五节迁延性腮腺炎睾丸组织病理学
第六节腮腺炎病毒的延长效应对细胞骨架的破坏
第七节生精细胞凋亡率计算及睾丸测量
附:AIDS、SARS对睾丸损伤的组织病理与生精细胞变化
第19章巨细胞病毒感染、包涵体形成与生精细胞凋亡及不育症
第一节病原学、流行病学和传播途径
第二节巨细胞病毒发病机制
第三节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细胞病变效应
第四节巨细胞病毒感染血管内皮细胞脂质体观察
第五节巨细胞病毒包涵体特性与检测
第六节精液中生精细胞内包涵体的检出
第20章睾丸微石症的组织病理诊断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睾丸微石症流行病学
第三节睾丸微石症形成的机制分析
第四节睾丸微结石的病理形态特征分析
第五节睾丸微石症的临床表现
第六节睾丸微石症与肿瘤
第七节睾丸微石症患者精液中检出含铁血黄素结晶
第八节睾丸微石症的影像学特点
第21童精索静脉曲张与睾丸生精功能的病理变化
第一节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
第二节精索静脉曲张导致睾丸生精障碍的机制
第三节精索静脉曲张导致精子凋亡和畸变
第四节精索静脉曲张精子凋亡的分析
第五节精索静脉曲张导致生精细胞凋亡
第六节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液生精细胞脱落的九种类型
第七节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睾丸活检病理学特征
第八节典型病例
第九节精索静脉曲张致严重少精子症患者治疗成功病例回顾性总结
第十节精索静脉曲张、无精子症因子C区缺失和腮腺炎史病例治疗经过与回顾
第22章克兰费尔特综合征精液生精细胞学与组织病理诊断
第一节克兰费尔特综合征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特征
第二节克兰费尔特综合征精液生精细胞学分析(典型病例)
第三节克兰费尔特综合征睾丸取精术
第23章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睾丸活检病理分型观察
第一节原始生殖细胞的发生、迁移以及性别决定
第二节典型病例与睾丸活检组织观察
第三节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睾丸病理分型
第四节继发性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的发展规律分析
第五节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病理变化和发病机制
第六节唯支持细胞综合征患者相关激素的观察
第七节免疫组化研究观察结果
第八节界膜厚度的考量指标与“巡逻兵细胞”
第24章精原细胞瘤的组织病理诊断与生精细胞检查
第一节精原细胞瘤组织病理学
第二节精原细胞瘤患者手术后生精细胞检查
第三节精原细胞瘤病理组织切片
第25章梗阻性无精子症与睾丸活检组织病理观察
第一节梗阻性无精子症的部位确定
第二节梗阻性无精子症的精液改变
第三节典型病例
第四节梗阻性无精子症睾丸活检组织病理学变化观察
第五节分析与讨论
第26章隐睾引起睾丸生精功能障碍与睾丸组织病理诊断
第一节隐睾引起生精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
第二节隐睾症患者生精细胞检查及其特征
第三节隐睾的睾丸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四种分型
第四节典型病例
第27章染色体结构异常患者精液生精细胞学与组织病理诊断
第一节染色体结构异常的临床表现
第二节Y染色体微缺失的区间位置
第三节无精子症因子检查在男性不育症中的应用
第四节染色体结构异常与睾丸组织病理学特征
第五节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精液细胞学研究
第六节易位携带者精子染色体分析
第七节染色体易位导致生精障碍的机制
第八节Y染色体结构异常与生育、助孕技术
第九节染色体结构异常的典型病例介绍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精液脱落细胞学与睾丸组织病理学(第2版)》对物理性、化学性和病毒性因素造成睾丸损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分别进行了介绍,并以典型病例加以说明。特别提出性传播疾病中,细菌阴道病虽然是女性的疾病,而男性是病菌的携带者和传播者,通过“乒乓效应”和“四口循环”的性行为方式传播,成为该病高发的重要原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