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黄海千里岩岛-灵山岛地质特征与油气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南黄海千里岩岛-灵山岛地质特征与油气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31.09 6.6折 19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红 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00502

出版时间2017-04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98元

货号1201508762

上书时间2024-06-14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上篇 灵山岛地质
章 灵山岛地质概况
1.1 地层格架
1.2 地质时代厘定
1.2.1 样品描述
1.2.2 分析方法
1.2.3 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
1.2.4 锆石微区微量元素特征
第2章 野外露头剖面地质特征
2.1 剖面
2.2 灯塔剖面
2.3 千层崖剖面
2.4 船厂剖面
2.5 老虎嘴剖面
2.6 洋礁洞剖面
第3章 典型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特征
3.1 液化角砾岩
3.2 液化底辟
3.3 液化砂岩脉
3.4 粒序断层
3.4.1 船厂剖面粒序断层
3.4.2 老虎嘴剖面粒序断层
3.5 软布丁构造
3.6 环形层
3.7 软双重构造
3.8 地裂缝
3.9 房顶砂
3.10 负载构造、球枕构造
3.10.1 负载构造
3.10.2 球枕构造
3.10.3 负载构造、球枕构造形成机制
3.10.4 负载构造、球枕构造触发机制探讨
3.11 水下非构造裂缝
3.11.1 水下非构造裂缝形态分类描述
3.11.2 水下非构造裂缝形成机制
3.12 滑塌褶皱
3.12.1 灯塔剖面滑塌褶皱
3.12.2 薄纹层滑塌褶皱
3.12.3 负载滑塌褶皱
3.12.4 挤压褶皱
3.12.5 洋礁洞剖面滑积岩

中篇 千里岩岛地质
第4章 南黄海千里岩岛地质特征与露头剖面调查
4.1 千里岩岛地质概况及研究意义
4.1.1 千里岩岛概况
4.1.2 千里岩岛地质特征与榴辉岩
4.2 千里岩岛地质露头核心区剖面调查与榴辉岩发现
第5章 千里岩岛榴辉岩特征与成因机制
5.1 榴辉岩岩相学特征
5.1.1 金红石榴辉岩岩相学
5.1.2 蚀变榴辉岩岩相学
5.2 榴辉岩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5.2.1 矿物化学特征
5.2.2 矿物红外光谱特征
5.3 榴辉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3.1 主量元素特征
5.3.2 微量元素特征
5.3.3 稀土元素特征
5.3.4 同位素特征
第6章 千里岩岛构造属性、榴辉岩特征与成因机制
6.1 千里岩岛构造属性
6.1.1 榴辉岩是否经历了退变质过程
6.1.2 榴辉岩的物质来源
6.1.3 榴辉岩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6.1.4 千里岩岛构造属性
6.1.5 千里岩岛榴辉岩形成机制
6.2 苏鲁地区榴辉岩系列锆石SHRIMP U-Pb定年与分布特征
6.3 千里岩岛榴辉岩系列锆石SHRIMP U-Pb定年与成因机制
6.4 陆陆碰撞动力学机制与盆山耦合关系
6.4.1 陆陆碰撞动力学模式
6.4.2 变质PTt轨迹估算
6.4.3 俯冲折返模式的假设
下篇 南黄海盆地油气地质
第7章 下扬子两个地质剖面烃源岩特征及对于南黄海盆地的意义
7.1 下扬子陆区古生界露头地质剖面调查
7.2 地质调查剖面构造背景特征与意义
7.2.1 南京幕府山寒武系剖面的特征
7.2.2 巢湖平顶山南二叠系剖面的特征
7.3 样品系统油气地球化学特征测试及分析
7.3.1 有机质类型
7.3.2 有机质丰度
7.3.3 有机质成熟度
7.3.4 岩石物性
7.3.5 结论
第8章 南黄海盆地钻井地质特征
8.1 南黄海盆地分阶段油气探井的特征
8.1.1 自营普查勘探阶段(1961~1979年)钻井7口
8.1.2 中外合作勘探阶段(1980~1998年)钻井9口
8.1.3 新一轮油气资源补充调查阶段(1999年至今)钻井5口
8.2 结论
第9章 南黄海盆地白垩系
9.1 南黄海白垩纪盆地研究意义
9.2 南黄海盆地钻井岩心白垩系的特征和油气显示
9.3 灵山岛白垩系地层岩石剖面特征和地质时代
9.3.1 灵山岛白垩系地层剖面的特征分析
9.3.2 南黄海盆地白垩系井一震资料分析和解释
9.3.3 灵山岛深灰黑色泥页岩油气地球化学特征
9.4 胶莱盆地早白垩世陆相地层及向南黄海海域延伸
0章 南黄海盆地侏罗系的地质特征
10.1 区域地质概况
10.2 南黄海周边区域侏罗系分布及特征
10.3 南黄海钻井侏罗系地层特征
10.4 南黄海侏罗纪石油地质特征
10.4.1 中生界烃源岩特征
10.4.2 侏罗系生储盖组合特征
10.4.3 侏罗纪油气勘探前景
10.5 侏罗纪地层在南黄海盆地的分布与构造意义
10.5.1 侏罗纪地层分布
10.5.2 侏罗纪地层发现的构造意义
10.5.3 中生代陆相盆地演化探讨
10.6 结论
1章 南黄海盆地前陆盆地分析
11.1 区域地质背景
11.2 前陆盆地系统及概念
11.3 南黄海前陆盆地系统及特征
11.3.1 楔顶沉积带
11.3.2 前渊沉积带
11.3.3 前隆沉积带
11.3.4 隆后沉积带
11.4 南黄海盆地前陆褶皱冲断带及其构造样式特征
11.4.1 大型逆冲断裂体系构造样式
11.4.2 不对称对冲构造样式
11.4.3 “凹中隆”构造样式
11.4.4 “上凸下凹”构造样式
11.5 结论
2章 南黄海盆地中古生界油气地质特征分析及勘探
12.1 研究背景
12.2 新生界
12.3 陆相中生界
12.4 海相中古生界
12.5 海区的新生代盆地是陆上苏北盆地的延伸
12.6 海区的陆相中生界主要分布于北部
12.7 海相中古生界已有很确定的钻井地震发现
12.7.1 南黄海盆地上古生界
12.7.2 南黄海盆地下古生界
12.7.3 海相中古生界二次生烃与晚期成藏
12.7.4 南黄海盆地中生界前陆盆地体系沉积相和沉积体系
12.8 结论
12.8.1 钻探参数井
12.8.2 大力增加其他非地震勘探方法
12.8.3 加强综合研究
3章 上扬子区震旦系大气田发现突破对于南黄海盆地的意义
13.1 磨溪-龙王庙大气田发现历程及特征
13.1.1 基本情况
13.1.2 绵阳-乐至-隆昌-长宁拉张槽的发现
13.1.3 绵阳-长宁拉张槽分布的位置特征
13.1.4 绵阳-长宁拉张槽的边界特征
13.1.5 绵阳-长宁拉张槽的生烃特征
13.1.6 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储层体系特征
13.1.7 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形成演化特征
13.2 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构造背景特征
13.2.1 晚元古代震旦系发育期古隆起的构造特征
13.2.2 寒武系-志留系沉积期古隆起构造特征
13.3 储集层地质特征及分布
13.3.1 震旦系储层体系
13.3.2 寒武系储层体系
13.3.3 对比分析
13.4 震旦系-寒武系烃源岩及其演化
13.4.1 烃源岩分布
13.4.2 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气源对比
13.5 震旦系-寒武系油气成藏特征
13.5.1 生储广泛接触,多期不整合面和断裂系统为油气运移提供有效通道
13.5.2 多种类型圈闭为油气聚集提供了良好空间
13.5.3 多期构造调整与油气演化造就多类型气藏群大面积分布特大型气田
13.6 油气系统与富集规律
13.7 上扬子区古老碳酸盐岩大气田发现对于南黄海盆地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南黄海盆地是我国海域专享一个尚未取得工业性油气发现突破的大型含油气盆地,但它与近年来发现大量中古生界大油气田的四川盆地同属扬子板块。随着国家海域油气勘探进程的加快,认识南黄海周缘海岛地质特征与海域盆地油气地质的基础科学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南黄海千里岩岛-灵山岛地质特征与油气》包括作者团队(许红、周瑶琪、韩宗珠等)历时两个“五年计划”、对两个海岛的调查历程和近期新研究的成果;同时记载了关于两个海岛成因的南黄海盆地油气地质特征的探索研究新认识。本书可供海洋地质学、沉积地质学、岩浆变质岩尤其是榴辉岩岩石学、地球动力学和油气地质学专业,以及海岛地质学、旅游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关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