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诉讼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行政诉讼法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3.53 6.4折 6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姜明安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79946

出版时间2016-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201480867

上书时间2024-06-14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姜明安,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自1984年起,参加中国行政法立法研究和重要行政法律、法规试拟稿的草拟。曾参与的主要行政法立法研究和试拟稿草拟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条例》、《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立法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等;参与咨询、论证的重要法律有《行政监察法》、《审计法》、《农业法》、《统计法》、《体育法》、《国防法》、《民办教育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20多部。参与“关于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进行审查的建议”。从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为有突出贡献专家颁发的政府津贴。

目录
章 绪论
节 “新《行政诉讼法》”之“新”
第二节 行政诉讼法学之“学”
第二章 外国行政诉讼制度的两种主要模式
节 欧洲大陆行政法院模式的行政诉讼制度
第二节 英美模式的行政诉讼制度
第三章 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
节 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建立晚的原因
第二节 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产生的过程
第三节 《行政诉讼法》立法过程中争论的若干问题
第四章 行政诉讼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节 行政诉讼的概念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性质
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理论基础
第五章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节 行政诉讼基本原则的概念
第二节 行政诉讼基本原则的内容
第三节 行政诉讼基本原则的宗旨
第六章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
节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概念
第二节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
第三节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第七章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节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概述
第二节 《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
第三节 《行政诉讼法》排除受案的范围
第四节 《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1999)对受案范围的界定
第八章 行政诉讼的管辖
节 行政诉讼管辖概述
第二节 行政诉讼体制与管辖制度的改革
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级别管辖
第四节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
第五节 避免管辖冲突的规则
第九章 行政诉讼的证据规则
节 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和证据提供规则
第三节 行政诉讼调取和保全证据规则
第四节 行政诉讼证据的对质、辨认和核实规则
第五节 行政诉讼证据的审核、认定规则
第十章 行政诉讼的程序
节 行政诉讼程序概述
第二节 起诉和受理
第三节 审普通程序
第四节 简易程序
第五节 第二审程序
第六节 审判监督程序
第七节 执行程序
第八节 涉外行政诉讼程序
第十一章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
节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概述
第二节 行政诉讼法适用
第三节 行政实体法和行政程序法适用
第四节 行政诉讼中的法律规范冲突及其选择适用规则
第五节 关于行政法适用的若干理论问题
第十二章 行政诉讼的判决、裁定和决定
节 行政判决的概念与种类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一审判决
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二审判决(终审判决)
第四节 行政诉讼过程中的裁定和决定
第五节 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审查与处理
第十三章 行政诉讼一并解决民事争议
节 行政诉讼一并解决民事争议概述
第二节 行政诉讼一并解决民事争议诉讼的范围
第三节 行政诉讼一并解决民事争议诉讼的程序
第十四章 行政赔偿与行政赔偿诉讼
节 行政赔偿诉讼概述
第二节 行政赔偿的概念和赔偿责任构成要件
第三节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和赔偿请求人
第四节 行政赔偿的范围
第五节 行政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
第六节 行政赔偿的程序
附录
附录一 高人民法院发布的行政诉讼五十大典型案例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附录三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附录四 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附录五 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附录六 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附录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内容摘要
姜明安著的《行政诉讼法(第3版)》是我国《行政诉讼法》通过实施后,很早出版的研究该法基本原理的专著型教材之一。本书系统探讨和论述了在中国建立行政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必然性、可能性。本书对我国《行政诉讼法》制定过程中学术界、实务界争论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概括和较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观点。本书共研究、探讨了《行政诉讼法》制定过程中争论较多的14个问题。它们分别是: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目的、调整范围、行政诉讼基本模式、受案范围、原告资格、审理依据、司法审查、复议前置、举证责任、司法变更、公开审判、调解、检察监督、裁判执行。本书关于行政诉讼是否可适用调解的分析结论,已为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推行行政诉讼和解协调制度所采纳并实际作为该制度的法理根据。本书第三版根据近期新的理论和司法实践进行了全书修订。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