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杠杆水平适度性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金融杠杆水平适度性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4.61 5.5折 45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澄 著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ISBN9787504987044

出版时间2016-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1201433538

上书时间2024-06-14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朱澄,1980年生,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现供职于中国银行,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靠前货币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金融体系的结构与制度变迁、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靠前资本流动、金融控股集团战略、艺术品金融。

目录
第1章导论:源起与初步探讨
1.1“大衰退”始末:现象分析
1.2对高杠杆的诟病:“主流”观点
1.3过度虚拟化与金融杠杆的适度水平:问题提出
1.4金融杠杆:概念、本质与分析价值
1.4.1物理学中的杠杆
1.4.2经济中的杠杆
1.4.3金融杠杆的本质与属性
1.4.4科学评价金融杠杆水平
1.5研究的逻辑:思路、结构与方法
1.5.1基本思路与结构安排
1.5.2方法论
1.5.3逻辑结构图
1.6前瞻性结论
1.7本书的创新点
第2章金融杠杆水平变化的长期经验与初判
2.1有关经验研究的基本思路与说明
2.1.1时间序列与跨国考察
2.1.2金融杠杆的结构考察
2.1.3核心变量与统计数据
2.2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1800—1900年)
2.2.1西方工业革命与经济大发展:“立”
2.2.2优选债务水平
2.2.3世界范围金融发展情况与总杠杆水平估算
2.2.4国别研究:西欧、美国
2.2.5基于观察的小结
2.3两次世界大战与“大萧条”(1901—1948年)
2.3.1战争与经济危机交替爆发:“乱”
2.3.2优选债务水平
2.3.3世界范围金融发展情况与总杠杆水平估算
2.3.4案例研究:“大萧条”
2.3.5基于观察的小结
2.4“大缓和”与资本主义黄金发展期(1950—1975年)
2.4.1资本主义黄金发展期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稳”
2.4.2优选债务水平
2.4.3世界范围金融发展情况与总杠杆水平估算
2.4.4基于观察的小结
2.5新兴市场发展与危机(1980—2000年)
2.5.1新兴市场崛起与牙买加体系:“变”
2.5.2优选债务水平
2.5.3世界范围金融发展情况与总杠杆水平估算
2.5.4案例研究:东亚金融危机
2.5.5基于观察的小结
2.6“大衰退”与21世纪(2006年至今)
2.6.1次贷危机与“大衰退”:“危”与“机”
2.6.2优选债务水平
2.6.3世界范围金融发展情况与总杠杆水平估算
2.6.4案例研究:次贷危机
2.6.5基于观察的小结
2.7金融杠杆变化的历史图景:本章小结
第3章金融杠杆的经济分析
3.1金融作用于实体经济的一般机制
3.1.1金融体系“非中性”
3.1.2金融发展的两个阶段
3.1.3金融作用于实体经济的机制
3.2制度变迁与金融杠杆水平变化
3.2.1货币制度变迁:价值保证、可兑换性到符号性
3.2.2银行法定准备金率:100%与货币创造乘数
3.2.3金融发展触发“超额信用—高杠杆”综合征
3.2.4制度变迁的复杂性与金融杠杆水平的决定
3.3金融杠杆的长期经济影响
3.3.1复杂的作用机制
3.3.2阶段Ⅰ:资本形成的变化
3.3.3阶段Ⅱ:经济金融化
3.3.4阶段Ⅲ:债务积累与风险积聚
3.3.5阶段Ⅳ:杠杆周期
3.3.6增长与稳定的“两难”
3.3.7金融杠杆“撬动”实体经济基础
3.3.8文献综述与模型分析
第4章金融杠杆水平的决定因素
4.1直觉判断
4.2样本、变量与数据
4.2.1样本选定
4.2.2变量选定与数据来源
4.2.3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4.3决定因素分析
4.3.1混合回归
4.3.2静态面板回归
4.3.3金融体系结构的影响
4.3.4文化、法律与宗教的影响
4.4实证结论与讨论
第5章适度性假说
5.1对很优的偏好“落空了”
5.2适度性是一个动态的“范围”、“区间”
5.3判定原则:初步猜想
5.3.1原则1:实虚匹配
5.3.2原则2:兼顾效率与稳定
5.3,3原则3:国家禀赋“非中性”
5.3.4原则4:周期性
5.3.5原则5:分配公平性
5.3.6原则6:保证水平与内部结构
5.4“适度性”的量化:模型与实证
5.4.1金融杠杆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倒U形”关系
5.4.2金融杠杆引发危机的“警戒线”
5.4.3金融杠杆水平的区间划分:不足、适度与过度
5.5适度性假说
5.5.1经济系统运行的八个状态
5.5.2经济运行状态与金融杠杆的适度性:实虚互动视角
5.5.3金融杠杆水平的“适度性假说”
5.6各国金融杠杆水平是适度的吗: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5.6.1三维空间与经济系统的状态转换
5.6.2“加杠杆”与“去杠杆”的轮回
5.6.3典型国家分析
5.6.4金融杠杆水平的适度性评价:指标体系
第6章金融杠杆的诸多“悬疑”:结论与展望
6.1全书总结
6.2悬而未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将尝试着在“实虚关系的大框架下”来研究金融杠杆水平的适度性问题,在具体行文和分析中,本书着重从流量与存量、总量与结构、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视角来分析金融杠杆水平的经济效应,始终以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自有周期与周期互动(叠加)为线索,从保证水平、变化幅度、变化速度、相对速度(弹性)这四个方面深入分析金融杠杆水平的适度性问题,积极探索判定适度性的相关标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