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年之路 1+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年之路 1+2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9.69 5.1折 117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詹姆斯·霍利斯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230261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117元

货号1203265016

上书时间2024-06-12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中年之路 人格的第二次成型》
詹姆斯·霍利斯(James Hollis)
荣格派有名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师、畅销书作家曾于瑞士苏黎世荣格研究所接受长达5年的专业培训,深耕中年人群心理咨询,拥有丰富的个案积累。曾长期担任得克萨斯州休斯敦荣格教育中心执行理事,其后又担任华盛顿荣格协会执行董事直至2019年。如今,他是华盛顿荣格协会理事会成员,跨区域荣格分析师协会的退休高级培训分析师,费城荣格研究所第一任培训主任,菲利蒙基金会名誉副主席。此外,他还是美国有名研究生院赛布鲁克大学负责荣格研究领域的教授。著有《在后半生寻找意义:如何真正地成长》《过被审视的生活:人生后半程的智慧》等作品。郑世彦 译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副编审、心理咨询师现从事心理学写作、翻译与出版等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心理学史、心理咨询与治疗、存在主义心理学、荣格心理学等。著有《看电影学心理学》,译有《生涯咨询》《我们内心的冲突》《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等。
《中年之路 2 解开前半生的束缚》
詹姆斯·霍利斯(James Hollis)荣格派有名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师、畅销书作家。曾于瑞士苏黎世荣格研究所接受长达5年的专业培训,深耕中年人群心理咨询,拥有丰富的个案积累。曾长期担任得克萨斯州休斯敦荣格教育中心执行理事,其后又担任华盛顿荣格协会执行董事直至2019年。如今,他是华盛顿荣格协会理事会成员,跨区域荣格分析师协会的退休高级培训分析师,费城荣格研究所第一任培训主任,菲利蒙基金会名誉副主席。此外,他还是美国有名研究生院赛布鲁克大学负责荣格研究领域的教授。著有《在后半生寻找意义:如何真正地成长》《过被审视的生活:人生后半程的智慧》《中年之路:人格的第二次转型》等作品。其中《中年之路》中文版在出版首年内多次加印,并连续三个月稳居豆瓣一周热门科学新知榜。

目录
《中年之路 人格的第二次成型》
《中年之路 2 解开前半生的束缚》
【注】本套装以商品标题及实物为准,因仓位不同可能会拆单发货,如有需要购买前可联系客服确认后再下单,谢谢!

内容摘要
《中年之路 人格的第二次成型》
为什么这么多人在中年遭遇众多挫折?为什么我们会把这些挫折当作一种危机?这种危机与经历又代表了怎样的意义?中年危机——詹姆斯·霍利斯将其称为“中年之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自己的机会,霍斯教授提出了一个看似可怕实则具有解放意义的问题:“除了我的过往以及我所扮演的角色,我究竟是谁?”当我们发现,自己一直在以虚假的自我生活,被不切实际的期望驱使着扮演—个“临时的”成年人格时,我们就打开了第二个成年期的大门,将迎来真实的人格。在本书中,霍利斯教授基于荣格心理学的视角,以一种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呈现了中年经历的层次,并带领我们重新审视、界定、调整自己的人格,从而了解内心真正的需求,抛开童年创伤与“临时人格”的束缚,从痛苦出发,穿越“中年之路”,前往意义的彼岸,最终形成稳定、成熟、完善的人格。
《中年之路 2 解开前半生的束缚》
在前作《中年之路:人格的第二次成型》中,作者一语道破了中年危机的实质:它不是一个年龄事件,而是一种心理体验,源于我们一直以来为了迎合他人期望所扮演的“临时人格”,与我们内心的真实需求发生了猛烈的冲突。犹如一场心理上的地震,中年之路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审视自己、开始改变的机会。但是踏上中年之路、已然听见内心召唤的我们,为什么发现“做自己”依旧这么难?这本续作给出了问题的答案:中年的无力感,源于童年时期形成的情结,那是自我还太则小、不足以抵抗外部威胁时形成的心理防御方式。创伤出现得越早,防御手段就会越系统化,情结的力量就会越大。每当我们感受到类似的创伤体验,情结就会被激活,它像嵌在我们“大脑主机”中的自动化程序,把我们局限在孩童式的视野和反应中。原始创伤最糟糕的后果是它扭曲了人的自我感,并造成一种无意识的冲动,让我们在日后一次次地重演创伤关系。于是,想要改变的力量和过往经历的束缚互相拉扯,自我想要呐喊,却无力表达。抑郁、焦虑、内疚、强迫、孤独、愤怒……中年之路上遍布灵魂的沼泽地。穿越,指的不仅仅是在沼泽中坚持住,直至瘴气散尽;还意味着把每片沼泽都视作待解的命题:我的抑郁意味着什么?焦虑与我的哪些过往经历有关联?是什么在支配我、控制我?这种态度会让我们主动地面对痛苦,而不是一味地被动忍受,借由穿越沼泽,打破原始恐惧对我们持续了半生的钳制。我们做的最伤害自己的事情,就是被创伤困住,却还要责怪自己。以一颗还未长大的心,活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是极为不容易的。推翻童年的暴政,解开前半生的束缚,是在人生中途,我们必须完成的事情。

主编推荐
《中年之路 人格的第二次成型》
在人生早期,遗传基因、性别、特定的文化,以及迥异的家庭环境……所有这些已经奠定了我们对现实的感知和看待现实的视角,而这些感知和视角往往是狭隘且充满偏见的。“临时人格”其实就是我们对外界反应的集合,展示了我们如何以一种片面的视角感受世界,如何扮演着“被期待的角色身份”进行生活,如何习惯性地看待人生和做出选择。但从童年时期开始,人们内在的自我认知和“临时人格”之间就开始出现越来越大的裂痕。大多数中年危机都是由这种分裂的痛苦引发的。它可能表现为:抑郁、酗酒、出轨、反复跳槽、身份焦虑、目标感的迷失……在本书中,作者詹姆斯·霍利斯将这种中年危机称之为“中年之路”,认为这种于中年时期出现的痛苦症状是积极的,因为它代表了一种内在的召唤,召唤我们从临时的人格走向真正的成年,从虚假的自我走向真实的自我。而“人格的第二次成型”则意味着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认同自我、完善自我,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并抛开童年创伤与临时人格的束缚,最终形成稳定、成熟、完善的人格。
《中年之路 2 解开前半生的束缚》
对父母的内疚,对养育的焦虑,对职业的倦怠,对不再逼迫自己的渴望当我们在30岁+的路口,准备开启人生的第二个成年期却发现改变如此之难:道理都懂,但做不到,也放不下中年的无力感,源于童年时期形成的情结一种根深蒂固、自发运作、不断把我们打回原形的力量中年之路上遍布灵魂的沼泽地,那是自我想要呐喊,却无法表达的痛苦它们通常以内疚、愤怒、抑郁、恐惧、焦虑被我们感知深处则隐藏着我们还没有解决的心理任务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