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智学校课程的四好评量与教学设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培智学校课程的四好评量与教学设计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8.52 4.0折 96 全新

库存10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宝珍,戴玉敏 编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936569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6元

货号1202827548

上书时间2024-06-11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课程篇】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与四好生活质量

第一章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目标与内容

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目标与内容

第二章 达成课程目标的四好生活质量

第一节 将课程目标分成四个不同阶段的等级——四好质量

第二节 长期的教育养成——终身课程的概念

第三节 善用支持策略

小结:四好生活描述与所需学习能力

【评量篇】如何进行课程的四好评量

第三章 培智学校课标四好评量内容与评量标准

第一节 四好评量的内容

第二节 评量标准

第四章 培智学校课标四好评量方法

第一节 评量目的与方法

第二节 给分与计分方法

第三节 评量结果的解释与应用

【个别化教育计划篇】如何依据四好评量结果拟订个别化教育计划

第五章 达致四好质量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第一节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概论

第二节 如何拟订个别化教育计划

【教学策略篇】如何依据四好的特质选用有效的教学策略

第六章 四好教学策略所应用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应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第二节 应用“布鲁纳的儿童认知表征阶段”说

第三节 应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行为原理

第四节 应用“马斯洛的需求动机层次”说

第五节 应用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论”的学习历程

第七章 依据学生四好特质选用教学策略

第一节 引起动机策略

第二节 呈现教材策略

第三节 教导教材策略

第四节 动作反应阶段

第五节 强化与回馈策略

第八章 依据各科目的教材性质选用教学策略

第一节 动态评量及因素分析

第二节 教学目标性质与教学策略

小结:“四好”的评量标准与教学策略的活动建议

【教学设计篇】如何设计教学以达“四好”目标

第九章 教学设计通论

第一节 科目定位——决定班级教学模式,安排课程表

第二节 学期规划

第三节 设计一个主题的教学活动

第十章 生活适应科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 生活适应科的“四好”功能定位

第二节 生活适应科的学期教学规划

第三节 一个教学主题的生活适应科教学活动设计

第十一章 生活语文科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 生活语文科的“四好”功能定位

第二节 生活语文科的学期教学计划

第三节 一个教学主题的生活语文科教学活动设计

第十二章 生活数学科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 生活数学科的“四好”功能定位

第二节 生活数学科的学期教学规划

第三节 一个教学主题的生活数学科教学活动设计

第十三章 劳动技能科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 劳动技能科的“四好”功能定位

第二节 劳动技能科的学期教学规划

第三节 一个教学主题的劳动技能科教学活动设计

第十四章 唱游与律动科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 唱游与律动科的功能定位

第二节 唱游与律动科的学期教学计划

第三节 一个教学主题的唱游与律动科教学活动设计

第十五章 绘画与手工科的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节 绘画与手工科的功能定位

第二节 绘画与手工科的学期规划

第三节 一个教学主题的绘画与手工科教学活动设计

第十六章 运动与保健科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 运动与保健科的“四好”功能定位

第二节 运动与保健科的学期教学规划

第三节 一个教学主题的运动与保健科教学活动设计

后记 “四好”概念的扩充应用与反思

【表格篇】空白表格

内容摘要
《培智学校课程的四好评量与教学设计》以2016年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为方便培智学校为每位学生拟订个别化教育计划,以及有效实施课程内容,达成课程目的,试图解决以下教学现场经常面临的问题:

(1)如何在课程的范围内,为每位不同需求的学生拟订个别化教育目标?

(2)如何在教科书的范围内,为每位不同特质的学生实施有效教学?

(3)如何设计包容性的班级教学模式,既能让每位学生学会教科书的内容,又能达其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目标?

(4)如何确信课程内容的学习能有利于学生将来的生活,是值得全体特殊教育人员戮力以求的?

为回答上述问题,《培智学校课程的四好评量与教学设计》阐述了下列内容:

(1)自编了培智学校课标的四好评量表,希望能作为课程导向的评量参考,特教教师可依评量的不同结果为不同学生拟订“个别化教育计划”。

(2)探索了“以生活适应为核心”的协同教学模式,介绍了如何以生活适应科为核心,协同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的教材内容形成各科统整的教学主题,借由教学团队的专业能力与精神,实施有效教学。

(3)在介绍以生活适应为核心的协同教学模式之下,还考虑了以下问题:有出版教科书的科目,如何有机融合教科书内容与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内容?没有教科书的科目,如何整合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内容,进而组织教材?没有教科书又没有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班级如何组织教材?等等。

(4)具体思考培智学校学生将来生活的适应情况,以四好的质量描述四种不同但又相通的生活样貌,让教学人员在设计与执行教学时有一个生活目标可以追求,结合学生从早期干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职教育以至于成年服务的一贯作为,达到生活适应的成果,一遂全体特教人员的理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