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课程想象力/大夏书系
  • 未来课程想象力/大夏书系
  • 未来课程想象力/大夏书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未来课程想象力/大夏书系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5.1 4.6折 55 全新

库存2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莉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87335

出版时间2018-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5元

货号1201866380

上书时间2024-06-09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徐莉,儿童课程设计师,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教师,21世纪教育研究院课程研究中心主任,首届楚天很好教师,2015搜狐教育年度变革力教师,2016年第二届全人教育奖提名奖获得者,教育部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很好指导教师,为儿童教育项目及相关从业者提供专业咨询和指导,参与编写多套国家与地方教材,著有《没有指责和羞辱的教育》等,已发表文章五十余篇。

目录
目录序 我只遇见很少的“我们”001上 编寻找未来课程的暗示01超越以遵纪为基础的教与学——内地教育实践的检讨003过度依赖惩罚摧毁学生的独立判断与决策能力003“如果你对人有着占有心,就不应该当老师”006采取强制手段推进基于合作、追求自由的教育009等待结果的树012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014减少对学习者身心的控制01802对未来课程的想象力——内地课程创新案例评点021不是白痴就是魔鬼?021如果钱不是问题026做“教育家”?做“教育+”!028自我粉碎以创造无限可能032站在孩子这一边035“往下看”和“往上看”042谁有资格做教育052全球化,机遇和挑战05503地平线上的最高点——北欧教育实践的启示057不教什么,整天玩?057孩子的天堂061持份者多方互动063国家建构、法制、民主之间的平衡06504并不自由的自由——香港教育实践的启示069学校意识不到教育局的存在069学业水平测试是专业的事还是政治的事?073图书馆中的学校还是学校中的图书馆?075过于注重秩序,创新怎么办?07805一个人总要有点不可思议——课程改革的关键:给予教师更大的课程自主权082争取课程自主权082走走停停,寻找好的教育084向谁学习?086后 来088中 编  探索教师执业新的可能06至少得知道不要什么——课程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093全球一起“核心素养”的时代,课程变革何为?093考究课程目标的确定及其哲学基础099权威界定与社会选择,重申校本课程的内涵102不试图在历史和现实中确定自己的身份,挑战来自教师晋升制度?108从哪里开始?学校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实用性探究范式112你们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好117丁 方12307在其外与在其中——以语文为例谈谈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133更多更快更难133不拘于一城一地的得失139精细与复杂145为什么而教16308几种合理性的碰撞——内地课程发展热点评析178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是合作和学习发生了吗?179PBL是最好的教学方式吗?187从教学设计到课程设计什么变了?什么不变?191因为分科所以统整?194多了!199下 编一个人的合唱09慢慢知道我可以是谁——我的课程观205作出变化以回应变化205我们所有人一起创造了这部机器207以他的眼光审视他210追问为何会走到这里21310在明亮的房间里点燃烛光——我的课程实践214你是谁?220我者和他者222提供可选择的课程224一周上完一本书224班级课程定制225儿童社会化发展项目之自由自主阅读项目(FVR)228书法课不只是教写字229从看电影到讲故事231当道德不再作为纯粹的知识233把语文教没了234合 唱23511教师提高课程设计能力的两条进路——教育观察技术举隅238以观察(评估)为基础的决断238将无意识转为有意识241区分学习问题和社交问题246教育中最艰难的功课是理解儿童24812我的专业是课程设计与实施258完美课程不可得258教学组织的复合模式260肩负自由的疲惫264参考文献267后记 再见,小兔子!269

内容摘要
本书结合作者20多年的从教经验,以及在我国香港地区、芬兰的教育观察经验,希冀回答国内课程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1.优选一起“核心素养”的时代,课程变革何为?2.课程目标的确定及其哲学基础。3.校本课程的内涵和开发路径。4.在历史和现实中确定教师的责任和身份。5.学校课程设计与实施案例的实用性探究范式。作者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个人阅历,使得本书的论述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引人深思,可读性强。

主编推荐
?作者徐莉,从教20多年,是一名名副其实的斜杠青年——教师/课程设计师/课程教练/阅读推广人/公益导师。多个身份的经历,给了她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探索,让她对教育、课程的理解全面而深刻。?作者在书中对国内课程建设若干关键问题的回答,深刻而不偏激,全面而有自己的主张,尤其让人感动的是,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现实前,作者始终有着内心的坚守,明白自己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初心。?作为一个从教20多年的教师,作者在书中详述了自己的课程理念以及探索课程改革的实践,相信这些会给广大读者尤其是教师朋友们提供课程建设中的有益元素,助益他们打造属于自己的课程体系。?作者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个人阅历,使得本书的论述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引人深思,可读性强。不管是教育从业者还是关注教育的社会人士,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受益的点。

精彩内容
序言我只遇见很少的“我们”乔治?R?R?马丁(George Raymond Richard Martin)的名字真长,长得足以让人一眼就可记住这位奇幻大师。阿黛拉真冷,她长得跟母亲一模一样,让她的父亲永远忘不了妻子是因生她而去世的。父亲说:“我爱她,可她从来没有回报。她不关心我们中的任何人,她只是个冷冰冰的小女孩。”直到阿黛拉遇到冰龙,这个永远冷冰冰的女孩才次有了牵挂和依恋,有了“我们”。冰龙是她的一部分,她保守这个“我们”,就是保守那个最初的自己,不合群的自己。冷冰冰的小女孩,冷冰冰的冰龙,冷冰冰的“我们”中却有深情。只是这世上无人知晓,连阿黛拉自己也不知道。战争来了,摧毁消灭了一切,在意的和不在意的,喜欢的和不喜欢的。战争也让人在面临丧失时明白,什么是倾尽所有也要去维护的,什么是比生命、比“我”更重要的。对哈尔叔叔而言,作为战士要守护国土和家人。对父亲而言,作为子孙和父亲要守护家园。阿黛拉只想保护冰龙,保守那个冷冰冰的“我们”。可当她目睹并不喜欢的哈尔叔叔为了保护家人而丧命,看到一直隔阂疏离的家人即将被毁灭,从不流泪的她泪流满面。她和冰龙选择回到家人身边,选择守护,选择战斗。直到此时,父亲和兄姐才发现,阿黛拉是爱他们的。阿黛拉才发现,自己心底早已接受了家人的爱,接受了一份责任。冰龙死去了,冰龙消失了,阿黛拉失去了一部分自己,丧失的过程总是令人难过的,但她拥有了另一个“我们”。父亲对阿黛拉说:“哈尔去了,我的地也没了,我很难过。万幸的是,我的女儿终于回来了。”这样的阿黛拉,会哭会笑的阿黛拉,能让家人感受到爱的阿黛拉,才真正回到了“我们”之中。是借着爱,“我”与他人、与这世界产生联结,成为“我们”。很多时候,这并不理所当然,孤独、孤僻的阿黛拉们舍掉部分或全部的自己并不容易。整个故事中,战争,国家倾覆,无数人身残命丧、流离失所,似乎只是为了让这个冷冰冰的孤僻女孩发现并接受自己的爱与责任。《冰龙》告诉我们,爱一直在那里,需要发现,需要认识,也需要表达。在阿黛拉身上我看到自己。少年和青年时的我,刻意疏远家人,疏远世界,迷上只我一个人的感觉,迷上冷冷的酷酷的,迷上无所挂碍的洒脱。不愿意也不认为自己能被家人、世界了解。他们的担忧、指点,让我感到烦乱和窒息,让我更加想逃离。当家人都主张我去读高中的时候,我自己私拿户口本去师范报名,拒绝陪伴独自一个人去面试,坚持住校,坚持兼职,减少回家次数,找无数借口独自一个人背包旅行,不论工作生活,所有的决定自己作出再自己承担……出于对这一渴望的了然,2017年春节前,我为不到14岁的女儿订了往返机票,让她独自飞过半个中国,来香港和我一起过年。虽然因此承受无数的担心,但是我以为这种煎熬是值得的。这种“我一个人也可以”的相信,是一种积极的内在力量,它让我在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时,有份安然坚定。但愿女儿也是。很多人一生都没有机会发现并接受自己对家人、对这世界的爱与责任。幸运的是,没有毁灭和丧失,我也终于能够发现它,并因此与自己的童年和解,与家人及这个世界和解,笨拙地向家人、向伙伴、向这个未完成的世界表达自己的关切。我期望,即便在失能的晚年,也尽力保持经济上、情感上的独立,不要求家人和社会的扶助回馈。时时刻刻收拾好自己,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甘愿付出,是我对家人、对这世界的好意。爱与责任让人甘愿舍己,而不是牺牲,因为对方的喜乐会让付出的和失去的成为令我们更加欣悦的获得。我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人,我希望成为这样的人,愿我的女儿也是幸运的,即便没有倾国倾城,也能在我们的爱中发现并接受彼此的爱。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