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中国四库学研究高层论坛论文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2019中国四库学研究高层论坛论文集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7.71 4.5折 12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江庆柏,杨新勋主编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ISBN9787550634091

出版时间2021-04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128元

货号1202352386

上书时间2024-06-08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代序一本文为安平秋教授在“2019中国四库学研究高层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词。
安平秋

 


感谢主办单位邀请我和我的同事吴国武先生来到南京师范大学参加“2019中国四库学研究高层论坛”,使我们有一次学习的机会。看到会上两大册厚重的论文集,看到许多老朋友,也见到众多新面孔,让我们感受到学术上的深邃与老到,也感受到后起之秀的朝气与犀利。

 

在清代乾隆年间纂修而成的《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地整理历代传世典籍的重大行动,具有政治与文化上的双重意义,而它在学术上的影响就更为深远。《四库全书》虽然有许多缺憾,但它有系统、有条理的将古代至清初重要典籍汇聚为一,每书前的提要,对于研究中华文化的各国学者都极有价值。其后,自清代后期至今,围绕着《四库全书》这一主题,或补,或续,或辨讹,或正误,或考订,或研究,出现了一批成果,涌现出众多学者,也形成了一门学问。这次会议的不少论文对此都有涉及与论述。我想补充说明的是,1986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将故宫所藏文渊阁《四库全书》全部影印出版,使人们得以看到一套完整的《四库全书》和武英殿本的《四库全书总目》,对今天“四库学”的形成起到了推进的作用。今天,在全国范围内,研究《四库全书》的学者越来越多,对《四库全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也逐渐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比如有的学校建立了“四库学研究中心”,有的办了专门的“四库学”学术刊物,有的召开了四库学学术会议,有的以“四库学”研究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的重大项目立项。这些,都正在影响着“四库学”研究的走向。

 

今天这次“四库学”会议在南京召开,有它的特殊意义。从历史上说,《四库全书》的“北四阁南三阁”存藏地“南三阁”中有两阁在江苏(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这是历史的眷顾,也是今天会议的学术渊源。近年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由省委宣传部具体组织的一项全省性文化发展战略工程“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正在积极实施中。《四库全书》的研究也正是江苏割不断的文脉之一。而南京师范大学江庆柏先生的《四库提要汇辑汇校汇考》在2015年又被批准为国家社科基金的重大项目。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备。

 

这次会议的东道主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它在古典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领域有一批卓有成就的知名学者,其中有段熙仲、诸祖耿、唐圭璋、钱玄、孙望、徐复等老一辈大家,也有郁贤皓、李灵年、钟振振、赵生群等当今名家,可说是群贤汇集。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古典文献专业又是全国高校古委会系统的古文献学本科生五大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办学有特色,课程设置有章法,教师有真才实学,学生功底坚实,这也为“四库学”和古文献学的研究提供了厚实的基础。通过这次学术会议,南京师范大学的文科建设、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学术影响、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献专业的深入发展,都会得到学术界的更广泛的肯定和支持,强大与发展的前景无限。

 

感谢这次会议的主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图书馆、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感谢这次会议的会务组周到的安排和细致的工作。

 

预祝这次学术论坛圆满成功。

 

 

 

2019年6月1日于南京

 

 

 

代序二

 


代序二本文为程章灿教授在“2019中国四库学研究高层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词。
程章灿

 


我很高兴也很荣幸受到邀请,参加2019年中国四库学研究高层论坛。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因为首先,我本人对四库学没有研究,而这个会议上来了国内外很多四库学方面的专家学者,使我有机会向各位请教、学习,机缘难得。其次,正如高峰院长刚才提到的,这个会议报到的学者就有140多人,提交的论文就多达110多篇,涉及四库学的方方面面,很多论文光看题目,就让我兴味盎然,耳目一新。因此,我认为,这不仅是一次四库学的高层论坛,也是古典文献学科的学术盛会,这个学术盛会在南京、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和南京图书馆召开,有着特殊的意义。

 

《四库全书》是盛清时代*为重要的文化学术成果之一。南京与盛清时代甚有渊源。在今天南京图书馆的对面,隔一条街,就是当年的江宁织造府,也就是康熙南巡时多次下榻的地方,“大行宫”的地名直到今天仍在使用。在伟大的康熙皇帝面前,他的孙子乾隆大概也有一种“影响的焦虑”。既然他的爷爷喜欢住在闹市之地,他就别出心裁地选择住在山林之中,也就是离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地方只有几公里远的栖霞山。在那里,两江总督尹继善为他兴建了栖霞行宫,乾隆六下江南,有五次驻跸栖霞山,分别在亁隆二十二年(1757)、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这五次停留期间,他命名了栖霞山的名胜和栖霞行宫的建筑,题写了匾额,还撰写了120多首古近体诗。这说明乾隆对南京是很有感情的。在他*后一次驻跸栖霞山的前三年,即乾隆四十六年,*部《四库全书》已经抄完,乾隆四十七年,他明确给内阁下达旨意,“增抄三分藏于南三阁”,于是,有了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扬、镇、杭三城,自然是江南文化重镇,但这里避开了两个重要的地方,一个是南京(江宁),一个是苏州,这正是江苏省得名由来的两个城市。如果乾隆在南京也有一个曹寅式的爱卿,情况会不会有所不同呢?

 

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我们可以找到《四库全书》与江苏、与南京的诸多因缘。四库馆臣中与南京有关的人不少,我举一个比较特别的例子。我说的是裘曰修。

 

从身份上说,他既是纪晓岚的座师,又是*早的四库馆正总裁。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他被任命为《四库全书》馆总裁,不幸的是,他当年就病故了,没有实际参预其事。但是,《四库全书总目》卷首,正总裁名下还列有他的名字,“原任经筵讲官、太子少傅、工部尚书裘曰修”。裘曰修本人是江西南昌人,但他的母亲是南京人,他本人多次往来南京,走水路必经燕子矶,他死后出人意料地被追认为燕子矶的水神。这是冥冥之中的缘分。

 

1983年秋天,我到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报到,开始跟随程千帆先生攻读硕士学位。入学的*门课,是程先生亲自主讲的《校雠学》,程先生开列的*批书目中,就有《四库全书总目》。可以说,我的文献学学习,就是从《四库全书总目》开始的。很惭愧,那时候只能阅读《总目》,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看不到全本的《四库全书》,只能看到台湾商务影印的《四库全书珍本》,至于全套影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多年以后才有机会看到。当时资料之有限,眼界之狭窄,回想起来,不禁愧叹。今天不仅可以方便地读到全套《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还可以看到文津阁影印本、文溯阁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四库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丛书》《四库未收丛书》《四库提要著录丛书》等所谓“四库系列”大型丛书也相继面世,极大地扩充了四库学的文献资源。与此同时,四库电子本以及相关的各种电子数据库也相继问世,“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流传越来越广,使用越来越方便。总之,研究资源的增益,文献视野的开阔,研究领域的拓展,倒退三十多年前,这是难以想象的。

 

正是在这样的物质文化条件下,我们看到,今天的四库学研究,不仅横跨四部,旁及七阁,而且深入到稿本、底本,乃至抄写用套格纸等实物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的研究。明代末年的张岱,曾把南京城南的大报恩寺塔称为“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四库全书》也可以称为“中国的大古书,乾隆的大宝物”。

 

作为官方文化工程,《四库全书》无疑是乾嘉学术的代表,乾隆无疑是《四库全书》的灵魂人物。研究《四库全书》,就是研究乾隆的文献学思想,就是研究大清盛世的精神、物力、功令和才略,“四库学”研究所具有的综合性、跨学科的文化学术意义是不容低估的。

 

南朝梁元帝有一篇赋中写道:“夏始春余,叶嫩花初。”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我们聚会在一起,商量旧学,培育新知,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衷心祝愿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衷心祝愿各位同仁学术日新,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2019中国四库学研究高层论坛在江苏南京举行,与会学者就四库全书馆与四库七阁制度研究、《四库全书》与地域文化研究、《四库全书》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研究、四库提要研究、《四库全书》本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等议题展开研讨,并于南京图书馆现场观看了馆藏四库底本。该论文集分为四库学研究、《四库全书》本研究、四库提要研究、文献学研究四个部分,收录论文共38篇。本书精选此次论坛的研究成果,汇为一编,以期推动中国四库学的发展。



作者简介

江庆柏,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江苏地方文化、清代学术史、四库学。杨新勋,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宋代经学与文化、四库学。



目录

 


代序一安平秋 1

代序二程章灿 1

四库学研究

 

从《四库全书》纂修看乾隆整顿政治秩序张宜弘 


“四库分类”中“易学两栖”现象之再检讨

——以《左传》“占卜”实践演进为中心张永超 


清代前期宗教政策的学术映射

——以四库提要“释家类”为例刘敬 


朱筠上开馆校书折子原因与折子条目试析张俊岭 


纪晓岚何以被称之为“一代文宗”吴兆路 


简论私家藏书对《四库全书》的贡献曾雪梅 


文源阁与《四库全书》刘蔷 

——兼评《四库全书研究论文篇目索引(1908—2010)》高远 


《四库全书》本研究

 

《四库全书》底本删改研究

——以《四库提要著录丛书》为中心运宜伟李国庆 


稀见四库存目书七种简述江曦 


洪刍《香谱》佚文考董岑仕 


论文渊阁本、文津阁本《春秋五礼例宗》差异悬殊杜以恒 


《国语》四库荟要本校勘记疏补郭万青 


魏鹤山治学特色管窥

——《四部丛刊》《四库全书》本《鹤山集》比较研究
尹波郭齐 


《翠屏集》版本考朱夜明 


明朱升《尚书旁注》版本勘误钟云瑞 


《续修四库·集部》作者分布及原因的可视化分析吴思慧 


四库提要研究

 

《四库提要·经部总序》“公理”义初识邓国光 


《四库全书总目》“小学”类属源流考徐胜利董恩林 


《四库全书》中《箴膏肓》《起废疾》《发墨守》梳理及考证
王文琦 闫春新 


《四库全书总目》对历代礼器图发展演变之总结考论张琪 


《四库全书总目·尔雅注疏》考论瞿林江 


《四库全书总目》“易纬”提要辨证张学谦 


《四库全书总目》佛教讯息探论杨晋龙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诗文评提要点校辨误冯英华 


张维屏与翁方纲及《四库提要》李福标 


四库提要尚书类辨证七则邢伟 


《四库提要》本校法讹例录述

——以史部提要为例王婷 


四库宋人别集提要辨证四则闫现霞 


《四库全书》集部提要订误十二则周忠 


余氏《四库提要辨证》订补三则张淘淘 


文献学研究

 

太极图和中华法系的初期形态黄震云 


取镕经意铸伟辞,骈俪勾连新风雅

——《诗经摘艳》刍议刘立志 


宋朝会要考略顾宏义 


小议黎恂《千家诗注》与俗本《千家诗注》鲁秀梅 


南图藏四库底本上的私家藏书印江庆柏 


古文献学入门读物管见陈东辉 

 

后记


【前言】

主编推荐

2019中国四库学研究高层论坛论文汇编


【内容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