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液本草
  • 汤液本草
  • 汤液本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汤液本草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2.09 4.6折 48 全新

库存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元)王好古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21416923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1202092332

上书时间2024-06-08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点评专家简介

范颖
1962年生,医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方剂学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教学名师,沈阳市“师德建设”优选个人。主要从事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注重在中药基础上研究药物间配伍关系和配伍规律,并对君、臣、佐、使法则等方剂配伍问题进行了文献和理论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编学术论著5部。

梁茂新
1949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九九中医资讯网(www.99zyx.cn)站长。研究方向:①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对证的内涵与外延、证本质、证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与证相关术语、辩证规范、古今脏腑证谱进行系统研究;并对中医整体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藏象学说进行理论研究。②本草学研究。对中药四性、归经、七情、十八反等开展药性理论研究;以及对基于古代方药文献开展中药潜在功能的挖掘和论证方法研究。③方药数据库研究。建立了《普济方》数据库、中成药数据库等,通过个人网站实现信息共享。④中药小复方精选系统操作技术平台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7篇,牵头、参与出版学术著作13部,参加2010和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临床用药须知》编撰,代表作有《中医证研究的困惑与对策》《中医学的理性选择》。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6项,获发明5项。

目录
全书点评

整理说明

汤液本草序

汤液本草序

汤液本草后序

上卷

五脏苦欲补泻药味

脏腑泻

东垣先生药类法象

用药法象

药性要旨

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图

升降者天地之气交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

五味所用

药类法象

标本阴阳论

五方之正气味制方用药附

东垣先生用药心法

随证治病药品

用药凡例

东垣报使

诸经向导

制方之法

用药各定分两

用药酒洗曝干

……

中卷

下卷

药名索引

内容摘要
《汤液本草》是元代有名医药学家王好古编撰的本草类著作。全书收药242种,共分上、中、下3卷。上卷首列“五脏苦欲补泻药味”“脏腑泻”,概括地阐释性味对五脏的影响,亦明确指出泻“心火”“肺火”“肝火”“脾火”“肾火”与“小肠火”“大肠火”“胆火”“胃火”“膀胱火”具体药味。次叙李东垣“药类法象”“用药心法”,记录和承袭了易水学派学术著述和思想。最后王好古阐述了自己的“五宜”“五伤”“论药所主”“七方”“十剂”等观点,体现了王氏用药宜忌与方剂配伍的心得体会。中卷与下卷皆按“《象》云”“《珍》云”“《心》云”“易老”“洁古”“东垣”“海藏”等构架来阐述药物作用,表明了王好古与易水学派学说的一脉相承。书中多汇集金元以前以及当时的本草学主要成就,同时结合临证实际并引用前人经验阐释用药宜忌,而不是仅仅论药而已。总之,《汤液本草》秉持学派传承,广收博采,实事求是,阐述作者心得,既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本草学著作,也是研究古代本草学颇有价值的参考书。本次整理,点评专家结合自己多年研习《汤液本草》的体会与临证心得予以阐述,为当今中医药人员习药及灵活用药提供借鉴;在“全书点评”中,对《汤液本草》成书背景、内容特点、学术价值、学习要点等予以归纳和总结,便于读者对此书概貌有大致了解和把握。书末附有“药名索引”,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是从事中医药理论研究、中医临床研究和中药教学案头应备的参考书,也可供中医临床医生及中医药爱好者参阅。

主编推荐
出版者的话
中医药是中国很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医药古籍中蕴藏着历代名家的思维智慧与实践经验。温故而知新,熟读精研中医古籍是当代中医继承、创新的基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界对古籍整理工作十分重视,因此在经典、重点中医古籍的校勘注释,常用、实用中医古籍的遴选、整理等方面,成果斐然。这些工作在帮助读者精选版本、校准文字、读懂原文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书记指示,要“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从而对弘扬中医药学、更进一步继承利用好中医药古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策划组织了《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试图在前人整理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名家点评的方式,更进一步凸显中医古代要籍的学术精华,为现代中医药的发展提供借鉴。

本丛书遴选历代名医名著百余种,分批出版。所收医药书多为传世、实用,且在校勘整理方面已比较成熟的中医古籍。其中包括常用经典著作、历代各科名著,以及古今临证、案头常备的中医读物。本丛书致力于将现有相关的近期新研究成果集于一体,使之具备版本精良、校勘细致、内容实用、点评精深的特点。

参与点评的学者,多为对所点评古籍研究有素的专家。他们学验俱丰,或精于临床,或文献功底深厚,均熟谙该古籍所涉学术领域的整体状况,又对其书内容精要揣摩日久,多有心得。本丛书的“点评”,并非单一的内容提要、词语注释、串讲阐发,而是抓住书中的主旨精论、蕴含深义、疑惑谬误之处,予以点拨评议,或考证比勘,溯源寻流。由于点评学者各有专擅,因此点评的形式风格也或有不同。但其共同之点是有益于读者掌握、鉴识所论医籍或名家的学术精华,领会临床运用关键点,解疑破惑,举一反三,启迪后人,不断创新。

我们对中医药古籍点评工作还在不断探索之中,本丛书可能会有诸多不足之处,亟盼中医各科专家及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7年8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