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力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材料力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2.22 6.5折 49.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云 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93323

出版时间2016-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1202058492

上书时间2024-06-08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材料力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1

1.2 变形固体的性质与基本假设 3

1.3 杆件的外力、内力与基本变形 5

1.3.1 外力 5

1.3.2 内力与截面法 5

1.3.3 内力分量与变形 7

1.4 杆件的应力 8

1.5 杆件的应变 9

习题 11

第2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13

2.1 拉压杆的内力 13

2.1.1 轴力的正负规定 13

2.1.2 轴力方程、轴力图 13

2.2 拉压杆的应力 14

2.2.1 横截面上的应力 14

2.2.2 斜截面上的应力 15

2.2.3 影响轴向拉(压)杆截面上应力的因素 16

2.3 材料在常温静载下的拉压力学性能 18

2.3.1 轴向拉伸和压缩试验 18

2.3.2 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0

2.3.3 其他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3

2.3.4 材料在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24

2.4 轴向拉压杆的强度问题 25

2.4.1 材料失效形式 25

2.4.2 许用应力和安全因数 26

2.4.3 强度条件和应用 26

2.5 轴向拉压杆的变形和位移 28

2.5.1 轴向变形 28

2.5.2 横向变形和泊松比 29

2.5.3 轴向拉压杆变形和位移计算 30

2.6 轴向拉压杆的超静定问题 31

2.6.1 静定和超静定的概念 31

2.6.2 超静定问题分析 32

2.6.3 超静定问题的特点 33

习题 35

第3章 连接件的实用计算 41

3.1 引言 41

3.2 连接件的实用计算 42

3.2.1 剪切实用计算 42

3.2.2 挤压实用计算 44

习题 47

第4章 扭转 50

4.1 引言 50

4.2 扭矩和扭矩图 50

4.2.1 外力偶矩的计算 50

4.2.2 轴的扭矩 51

4.2.3 扭矩图 51

4.3 圆轴扭转的应力分析 52

4.3.1 圆轴扭转的应变和应力的特点 52

4.3.2 等直圆轴横截面上的应力 54

4.4 圆轴扭转的强度问题 56

4.4.1 扭转失效和极限应力 56

4.4.2 圆轴扭转强度计算 57

4.5 圆轴扭转的变形和刚度问题 58

4.5.1 圆轴扭转的变形 58

4.5.2 圆轴扭转刚度条件 59

*4.6 非圆截面杆的扭转 61

4.6.1 引言 61

4.6.2 矩形截面杆的自由扭转 61

习题 62

第5章 弯曲内力 66

5.1 引言 66

5.1.1 弯曲的概念 66

5.1.2 梁的计算简图及分类 67

5.2 梁的内力——剪力和弯矩 67

5.3 剪力方程、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 70

5.4 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的关系 75

*5.5 静定平面刚架和曲杆的内力图 77

5.5.1 静定平面刚架和静定平面曲杆 77

5.5.2 静定平面刚架和静定平面曲杆的内力图 78

习题 79

第6章 截面的几何性质 84

6.1 静矩和形心 84

6.1.1 截面的静矩 84

6.1.2 截面的形心 84

6.2 惯性矩、惯性积、极惯性矩和惯性半径 85

6.2.1 截面的惯性矩、惯性积和极惯性矩 85

6.2.2 截面的惯性半径 87

6.3 平行移轴公式 87

*6.4 转轴公式、主惯性轴和主惯性矩 89

6.4.1 惯性矩和惯性积的转轴公式 89

6.4.2 截面的主惯性轴和主惯性矩 90

习题 91

第7章 弯曲应力及弯曲强度 93

7.1 纯弯曲时梁的正应力 93

7.1.1 平面假设与变形几何关系 93

7.1.2 物理关系 94

7.1.3 静力关系 94

7.2 横力弯曲时梁的正应力及弯曲强度问题 95

7.3 弯曲切应力及强度条件 98

7.3.1 矩形截面梁 98

7.3.2 工字形截面梁 100

7.3.3 圆形及薄壁圆环截面梁 101

7.3.4 弯曲切应力强度条件 102

*7.4 非对称截面梁的平面弯曲、开口薄壁截面的弯曲中心 105

7.4.1 非对称截面梁的平面弯曲 105

7.4.2 开口薄壁截面的弯曲中心 106

7.5 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 108

7.5.1 合理布置载荷和支座 108

7.5.2 合理选择梁的横截面 109

7.5.3 合理利用材料的力学性能 等强度梁 109

习题 111

第8章 弯曲变形 117

8.1 引言 117

8.2 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118

8.3 积分法求梁的位移 119

8.4 叠加法求梁的位移 122

8.5 简单超静定梁 127

8.6 梁的刚度条件与提高梁刚度的措施 130

8.6.1 梁的刚度条件 130

8.6.2 提高梁的刚度措施 131

习题 132

第9章 应力状态及强度理论 136

9.1 应力状态概述 136

9.1.1 一点的应力状态 136

9.1.2 单元体 136

9.1.3 应力状态分析的意义 138

9.1.4 应力状态的分类 138

9.2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139

9.2.1 解析法 140

9.2.2 应力圆法 140

9.2.3 主平面和主应力的确定 141

9.3 空间应力状态分析 143

9.4 广义胡克定律 145

9.4.1 平面应力状态下的胡克定律 145

9.4.2 空间应力状态下的胡克定律 145

9.4.3 体积胡克定律 146

9.5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 147

9.5.1 应变能的概念 147

9.5.2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密度 148

9.5.3 体积改变能密度和畸变能密度 148

9.6 强度理论 148

9.6.1 强度理论的概念 148

9.6.2 四种常用的强度理论 149

9.6.3 莫尔强度理论 150

9.6.4 强度理论的应用 151

习题 153

第10章 组合变形 156

10.1 组合变形概述 156

10.2 斜弯曲 157

10.2.1 斜弯曲正应力分析 157

10.2.2 斜弯曲正应力强度计算 158

10.2.3 合成弯矩 159

10.3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组合变形 160

10.3.1 拉压与弯曲组合变形 160

10.3.2 偏心拉伸或压缩 161

10.3.3 截面核心 162

10.4 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 163

习题 168

第11章 压杆稳定 172

11.1 压杆稳定概述 172

11.2 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分析 174

11.2.1 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 174

11.2.2 其他支座条件下压杆的临界压力 176

11.3 压杆的临界应力 178

11.3.1 大柔度杆的临界应力 178

11.3.2 中小柔度杆的临界应力 179

11.4 压杆的稳定计算 181

11.4.1 安全因数法 181

*11.4.2 折减系数法 184

11.5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184

习题 185

第12章 能量法 188

12.1 引言 188

12.2 广义力和广义位移 188

12.3 杆件的外力功和弹性变形能 189

12.3.1 轴向拉压杆的外力功和应变能 190

12.3.2 圆轴扭转时的外力功和应变能 190

12.3.3 梁弯曲时的外力功和应变能 190

12.3.4 组合变形杆件的应变能 192

12.4 莫尔定理 194

12.5 卡氏定理 199

12.6 互等定理 204

习题 205

第13章 动应力 210

13.1 概述 210

13.2 构件平移或转动时的动应力 210

13.2.1 构件平移时的动应力 210

13.2.2 构件转动时的动应力 211

13.3 受冲击时构件的应力 212

13.3.1 冲击的特点和力学模型 212

13.3.2 冲击应力 213

13.4 提高构件抗冲击能力的措施 216

习题 217

第14章 交变应力 219

14.1 交变应力概述 219

14.2 金属的疲劳破坏 220

14.3 材料的持久极限及其测定 221

14.4 影响构件持久极限的主要因素 222

14.4.1 构件外形引起的应力集中的影响 223

14.4.2 构件尺寸大小的影响 224

14.4.3 构件表面加工质量的影响 224

14.5 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225

14.5.1 对称循环下构件的强度校核 225

14.5.2 非对称循环下构件的强度校核 226

14.5.3 弯扭组合交变下构件的强度计算 229

14.6 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230

14.6.1 减小应力集中 230

14.6.2 提高表面加工质量 231

14.6.3 提高表面强度 231

习题 231

部分习题答案 233

参考文献 240

附录 型钢表 241

附录A 热轧等边角钢(GB 9787—1988) 241

附录B 热轧不等边角钢(GB 9788—1988) 244

附录C 热轧普通槽钢(GB 707—1988) 246

附录D 热轧普通工字钢(GB 706—1988) 247

中英文对照 249



内容摘要
黄云主编的《材料力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工科院校本科材料力学课程基本要求(中多学时)及教育部高等工科院校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面向21世纪工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编写而成。该书阐述了材料力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注重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通过大量例题深入浅出地阐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 全书共14章,内容包括:绪论、轴向拉伸与压缩、连接件的实用计算、扭转、弯曲内力、截面的几何性质、弯曲应力及弯曲强度、弯曲变形、应力状态及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能量法、动应力、交变应力,本书最后为附录和部分习题答案。 本书可作为工科非机械类各专业56~80学时“材料力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电大学生、自学者,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