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哲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盟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8.78 5.4折 35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亮,冯潇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5224485

出版时间2019-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1201978203

上书时间2024-06-07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导论
一、马克思的理论创新道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
二、法兰克福学派对马克思理论创新道路的当代继承
三、“英国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创新道路的殊途同归
四、西方主流社会理论家对马克思创新道路的“不告而取”
五、探寻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创新道路
第一章 法兰克福学派对“哲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盟”的再发掘
第一节 理论创新道路的萌发
一、霍克海默对学派的引领作用
二、“社会哲学”的当代任务
三、对实证主义的系统批判
四、理论创新道路的艰难探索
第二节 纳粹研究
一、对纳粹研究的误解
二、理论探索中的争论
三、创新资本主义批判理论
四、理论创新的合理性及其意义
第三节 大众文化研究
一、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研究的兴起
三、理论的探索
四、文化工业理论
第二章 “英国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再发现
第一节 “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的兴起
一、理论形成的原因
二、理论创新的外部保障
三、理论研究的多维探索
四、对研究方法的再塑造
第二节 对理论创新道路的探索
一、代际差异及理论张力
二、理论发展的历史嬗变
三、探索理论创新
四、理论创新的意义
第三节 工人阶级运动史的范式创新
一、开启群众史观研究
二、工人阶级运动的新观念
三、工人阶级学说的当代评价
第四节 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创新
一、提出真问题
二、发挥哲学的批判功能
三、开展跨学科研究
第三章 国外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对“哲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盟”的借鉴
第一节 丹尼尔·贝尔的理论创新
一、坚持对现实的关切
二、坚持批判与建设的统一
三、坚持跨学科研究
第二节 吉登斯对马克思的继承
一、对马克思的再发现
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反思性批判
三、理论创新之路的经验和不足
第三节 里夫金的跨学科研究方法
一、警惕发达资本主义
二、深受马克思影响
三、推进跨学科研究
四、理论服务现实
第四节 麦克卢汉不的理论创新之路
一、研究方法的突破
二、捍卫资本主义
三、辉煌之后的没落
第四章 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创新
第一节 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光芒的创新思想
一、念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经”
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三、以辩证的思想推动创新
第二节 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当代理解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意义与当代内涵
二、应辩证地看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三、探索新常态下如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第三节 从全局性战略高度思考农村问题
一、“三农”问题事关大局
二、要从全局高度统筹城乡发展
三、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
第四节 走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道路
一、历史性和现实性应辩证结合
二、理论性与实践性需有机统一
三、规律性和价值性要内在一致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主要阐述了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研究中国问题,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那怎样才能实现这种创新和发展呢?这促使学界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中去寻找问题的解答,进而发现,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后,马克思实际上就没有再从事思辨的哲学建构,而是转向“真正的实证科学”,以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形式来把握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政治经济学批判历史地成为马克思贯彻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道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