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白粉病抗性的生理基础、遗传机制及分子定位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1.71
3.3折
¥
35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田丽波,商桑 著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11632128
出版时间2017-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1201604830
上书时间2024-06-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田丽波,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承担《设施园艺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及《蔬菜种质资源学》等课程教学任务,具备坚实而全面的理论知识。科研方面主要从事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分子育种以及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收集了大量的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对苦瓜白粉病抗病机理及遗传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苦瓜高密度遗传图谱,并对白粉病抗性相关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填补了苦瓜白粉病抗性基础研究薄弱的空白;对苦瓜嫁接育苗耐冷分子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项。验收结题了2项省自然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项目。发表论文40余篇。2016年被评为海南大学很好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目录
1 绪论
1.1 苦瓜白粉病研究进展
1.2 植物抗病的生理生化基础
1.3 瓜类植物白粉病抗性的遗传规律研究进展
1.4 瓜类作物遗传图谱构建的研究进展
1.5 瓜类作物主要性状QTL定位及基因精细定位研究进展
1.6 瓜类作物标记引物的开发
2 苦瓜种质资源白粉病抗性鉴定及抗性的生理基础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3 苦瓜白粉病抗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4 苦瓜基因组DNA的提取及ISSR扩增体系的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结论与讨论
5 苦瓜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6 苦瓜白粉病抗性的QTL定位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结论与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附录Ⅱ
缩略语表
内容摘要
田丽波、商桑著的《苦瓜白粉病抗性的生理基础遗传机制及分子定位》首先为筛选抗白粉病的苦瓜种质,开展抗病育种,探讨苦瓜抗白粉病的生理基础,以21份来源不同的苦瓜种质资源为试材,连续2年鉴定白粉病抗病性,并从中选出4份抗性不同的材料,研究了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叶片结构与白粉病抗性之间的关系;其次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法对抗白粉病遗传进行研究;再次为了快速获取高质量的苦瓜基因组DNA,以进行白粉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研究,探究了苦瓜基因组DNA提取的很好方法和取样的很适叶龄,对影响ISSR-PCR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然后采用多代自交的野生苦瓜04-17-3和栽培苦瓜25-1杂交产生的F2分离群体120株为构图群体,采用ISSR、SRAP和SSR标记构建苦瓜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很后,以120个F2单株和F2单粒传获得的120个F2:3家系为白粉病抗性性状调查群体,利用已构建好的苦瓜遗传图谱对白粉病抗性进行了QTL定位。本书对苦瓜的抗白粉病生理生化机制和遗传规律及分子标记定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可作为研究苦瓜或葫芦科植物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精彩内容
前言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inn)对白粉病的抗性是苦瓜露地和设施栽培及抗病育种的重要性状,其抗性的生理基础、遗传机制和QTL定位是尚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本书首先为筛选抗白粉病的苦瓜种质,开展抗病育种,探讨苦瓜抗白粉病的生理基础,以21份来源不同的苦瓜种质资源为试材,连续2年鉴定白粉病抗病性,并从中选出4份抗性不同的材料,研究了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叶片结构与白粉病抗性之间的关系;其次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法对抗白粉病遗传进行研究;再次为了快速获取高质量的苦瓜基因组DNA,以进行白粉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研究,探究了苦瓜基因组DNA提取的最佳方法和取样的最适叶龄,对影响ISSRPCR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然后采用多代自交的抗白粉病的野生型苦瓜和高感白粉病的栽培型苦瓜杂交产生的F2分离群体为构图群体,采用ISSR、SRAP和SSR标记构建苦瓜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最后,以120个F2单株和F2单粒传获得的120个F2:3家系为白粉病抗性性状调查群体,利用已构建好的苦瓜遗传图谱对白粉病抗性进行了QTL定位。苦瓜白粉病能在苦瓜整个生育期发病,主要为害叶片,造成植株光合能力下降,使植株早衰,发病率几乎达到100%,减产20%以上。田间施药,不仅影响果实品质和食品安全,并且会污染环境。长期高频率施药还会促进白粉病菌生理小种变异从而对农药产生拮抗作用,以至于增加防治难度,增加农户的生产成本。推广种植抗病品种是安全、环保和高效的防控策略。常规育种实践中,培育抗白粉病苦瓜品种的难度较大:一方面选育周期长,需要经历多代杂交和回交等复杂的选择程序;另一方面白粉病的发生受到很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例如:温度、湿度和病菌生理小种等,鉴定抗性材料的过程不容易控制,需要专门的病圃进行接种鉴定,这些都增加了培育苦瓜抗病品种的难度。分子育种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育种中,可以大大加快育种进程,显著缩短育种周期。分子育种通常可分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遗传修饰育种(转基因育种)。分子育种的前提是获得相关性状的功能基因或与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目的基因可以通过同源克隆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基因文库技术、差异表达技术、插入突变技术、图位克隆技术、酵母双杂交技术及功能蛋白组技术获得;质量性状的紧密连锁标记可以通过分离体分组混合分析法(BSA)获得,数量性状的紧密连锁标记需要通过QTL初级定位和精细定位找到。利用抗病的功能基因或与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育种,能够直接对基因型进行选择,可有效地在海量种质资源中快速鉴定抗病种质,可将多个抗病基因整合到一个品种,显著提高植物的育种效率和有效性,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品种抗病的力度和持久性,这对于培育出满足农户需求的苦瓜抗病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书作者从09年开始大量收集苦瓜种质资源,对苦瓜白粉病抗性及其相关性状进行了连续几年的田间和实验室鉴定,对苦瓜白粉病的抗性机制、遗传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经过几年的研究最终对抗性基因进行了QTL定位。在此过程中,经历了两次重大台风的干扰,曾将费尽心思构建的群体实验材料毁于一旦,使研究的期限不得不延长了两年,本书的完成不可谓不艰难。完成本书的过程也使本书作者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发表了多篇论文,相继获得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本书将为使用分子标记培育抗白粉病苦瓜新品种、剖析苦瓜白粉病抗性形成的分子机制,为苦瓜重要性状基因克隆及 QTL 位点分析和遗传图谱整合奠定基础;对苦瓜的分子育种及葫芦科作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有重要意义。本书对苦瓜的抗白粉病生理生化机制和遗传规律及分子标记定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可作为研究苦瓜或葫芦科植物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生的参考用书。本书的出版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苦瓜SSR标记开发、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白粉病抗性QTL定位”(31460517)、“基于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苦瓜白粉病抗性主效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31660570)的资助。本书的完成还要感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蔬菜研究中心提供的部分苦瓜种质材料;感谢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热带地区蔬菜种质创新与高效栽培团队一直以来的支持;感谢曾经辛勤培育过作者的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导师们和上海交通大学黄瓜课题组的老师们。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