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土上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乡土上海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4.89 5.0折 50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文明,邓辰辉 编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ISBN9787508755380

出版时间2017-02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0元

货号1201562924

上书时间2024-06-05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文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发展规划部副部长兼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博士,师从三谷孝教授。出版个人专著《中国村民自治の实证研究》(东京,御茶水害房),《上海农村调查》(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发表各级各类学术论文39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研究项目23项,主要致力于内陆农村内生发展及大都市郊区农村社会变迁的实证调查研究。
邓辰辉,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博士生。

目录
章互惠原则与农民的随礼行为
节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界定
三、上海市奉贤区N村概况
第二节N村的随礼场合及其变迁
一、村民的随礼场合
二、婚礼场合与随礼变迁
三、生育礼场合与随礼变迁
四、丧礼场合与随礼变迁
第三节礼单与N村村民的人情关系网络构建
一、礼单与人情关系网络
二、一个家庭的婚礼、生育礼与丧礼的礼单呈现
三、村民的人情关系网络构建——以婚礼礼单为例
第四节赠予—回礼:农民随礼行为中的互惠原则
一、赠予—回礼:礼金折射出的随礼逻辑
二、“情”“理”合一的互惠原则
第五节结语
一、一些研究发现
二、启发与反思
第二章内源性发展与经济生活
节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界定与既有研究
第二节理论框架及调研村庄情况
一、理论框架
二、村落基本情况
第三节作为本土资源的土地——农民身份的重构
一、经济属性:土地价值的变迁
二、文化属性:土地对农民身份的重构
三、土地收益下的农民理性选择
第四节乡村发展的动力机制——集体经济与村民个体行动
一、集体经济的传统与变迁
二、个体行动——手工业的出现与兴盛
三、集体经济与个体行动——一个内源性发展的解释视角
第五节本土价值与管理成本——精英村民与社会关系网络
一、精英力量的薄弱
二、村民身份的意识“稀释”
三、习惯约束力的打破
第六节结论
一、农村地域身份——村落主体发展的基石
二、公共参与——国家、村落与村民之间的协调机制
三、城市化下的传统村落——FJ村
第三章村社共同体与乡土超越
节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的界定
三、村庄概况
第二节社区的巨变:从城郊村到都市里的村庄
一、J村模式:市场兴村
二、制度升华:社区股份制
第三节社区股份制经济:都市村社共同体的再造机制
一、股民身份:土地权与共同体的再组织
二、非正式制度与本土规则的投入:村庄自主治理的折射
三、集体资产的重新分配:社区共同体利益的维护
第四节都市村社共同体的生活逻辑
一、公共空间
二、村民自我身份认知
第五节都市村社共同体的组织模式
一、村组织的职能
二、村社的公司体制
第六节结论
第四章家庭农场与农民合作行动
节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核心概念
三、村落概况
第二节A村的家庭农场
一、A村家庭农场的形成与机制
二、A村家庭农场经营者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的动力机制
一、农民合作发生的内部机制
二、农民合作发生的外部条件
第四节农民之间的合作逻辑
一、农民合作过程的产生
二、农民合作的行动体现
第五节农民与自治组织的合作逻辑
第六节结论与探讨
一、理性选择:家庭农场中农民的行动逻辑
二、影响农民合作行动的因素
第五章内生秩序与乡村政治
节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视角与方法
第二节强制性社会关联下的村庄秩序
一、村民委员会选举:利益与权力的让渡
二、村级党组织:全面干预与收效甚微
第三节诱致性社会关联下的村庄秩序
一、经济方面的社会关联
二、文化方面的社会关联
第四节两种社会关联下的村庄秩序
一、农业合作社的路径选择
二、农业合作社的组织结构
第五节结论与讨论
一、村庄秩序的基础——村落社会关联
二、村落社会关联的影响因素——国家、社会、市场
三、村庄秩序内生的可能性——内发发展的可能性
第六章大学生村官与工作嵌入机制
节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视角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上海市大学生村官发展概况及运行机制
一、选聘机制
二、培养机制
三、保障机制
四、流动机制
第三节联系:融人组织群体与走进乡村社区
一、同辈群体问:认同与圈子
二、不同身份群体间:疏离与亲密
三、打入乡村社区:熟人社会中的“尴尬外来者”
四、建立联系的新方式:创业富民
第四节匹配:从不匹配到积极地自我调整
一、村官个体与工作组织的匹配
二、乡村社会的不适:刻板印象与污名化的困境
第五节牺牲:离开工作组织的损失与离开乡村社区的挑战
一、离开组织:薪酬与潜在晋升机会的丧失
二、离开乡村社区:重新适应都市的新挑战
第六节结论
第七章国家权力与网格化治理
节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核心概念与理论视角
第二节乡村社会治理的网格化模式逻辑
一、“网格化”模式的提出
二、上海市S镇网格化管理概况
第三节基层治理者:国家权力在“网格”中的嵌入
一、社区工作站:国家权力的支点
二、网格长:代理人还是当家人
三、志愿者: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分子
第四节技术化治理:国家权力在“网格”中的强化
一、技术化治理的构成要素
二、技术化治理的成效
三、技术化治理与国家权力的强化
第五节国家权力影响下的乡村社会秩序
一、基层治理者的治理逻辑
二、乡村社会关联
第六节结论
一、国家权力在基层社会的实现与强化
二、国家权力影响下的基层社会治理
三、国家权力影响下的乡村社会关联
第八章村落的终结延续模式与人的流动
节绪论
一、研究与问题的缘起
二、理论视角与基本概念
三、样本村概况
第二节流动的村庄:作为一种可能的村庄结构
一、村民外迁
二、外来人口迁入
第三节村落终结
一、村落文化边界日渐淡化
二、村庄社会边界日益模糊
第四节村庄延续
一、文化认同和归属感
二、建构新的社会关系
三、村庄的政治与治理
第五节结论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乡土上海:都市内的村落延续与内生》是张文明教授带领他的研究生们在上海农村持续8年田野调查的成果,每一个章节都是研究生们经过至少一年以上田野调查后作成的学位论文的一部分,这些内容很好生动全面地记录了上海从人情交往到乡土政治等多角度的“农村事实”,展现了上海“摩天大楼”以外鲜为人知的乡土性。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