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圆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8.82 4.9折 120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同华

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

ISBN9787504744616

出版时间2013-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0元

货号1200447779

上书时间2024-06-05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林同华,1940年生,广东潮州市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当代有名美学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曾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技术美学会副会长、上海美学学会副秘书长。196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并以论文《论〈文心雕龙〉的美学思想》的满分成绩,被北京大学宗白华先生招收为专享一个中国美学史专业研究生。
    著作主要有:《中国美学史论集》,1984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台湾地区丹青图书出版公司繁体字版,获上海市很好社会科学著作奖。《美学心理学》,1987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1987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台湾地区骆驼出版社繁体字版,1987年获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很好图书一等奖。     《审美文化学》1992年,东方出版社出版,1993年获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著作奖。《超艺术:美学系统》,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同时,整理主编《宗白华全集》,1995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

目录
绪论 我如何研究《红楼梦》
篇 《红楼梦》美学密码解读的漫长曲折历程
一、缘由:何谓“红学”之争
二、解读:“红学”是诠释时代、主题、地点和作者密码的显学
三、反思:“红学”为何反《红楼梦》
四、展望:回归文本与突破范式

第二篇 重解《红楼梦》的各种文本密码
一、石崇绿珠:明义、周春所见《红楼梦》的密码
二、“壬午”悬案:“甲戌本”及曹雪芹假葬墓石的暗示
三、大道至简:鉴定文本真实性的“贪”字美学密码
四、逾越障碍:“足的”和“越性”的神秘转换
五、籀红室本:与诸本的异同比较的启示

第三篇 重解百廿回《红楼梦》真假主题密码
一、新源头:金圣叹、孔尚任、张竹坡真假主题观
二、新核心:《红楼梦》研究史上的“纲领”密码
三、新范畴:《红楼梦》研究史上的“本旨”密码
四、前瞻性:“本事”中的皇室真假接班人美学密码
五、主观性:“反清悼明”的爱国主题密码
六、客观性:萌芽市民化的城厢贵族与封建王权
七、新境界:“政治说”与“爱情说”的决裂与超越

第四篇 重解曹雪芹生平密码
一、曹雪芹的生年、生父、籍贯密码解读
二、曹雪芹在松江云间、天津水西庄与北京圆明园的密码解读
三、曹雪芹《红楼梦》与脂残本诞生的密码解读
四、曹雪芹的假死、假葬和卒年密码解读

后记 岁月抹不去的《红楼梦》研究情结 

内容摘要
    红学公案,纷繁复杂,真假难辨。《圆梦:<红楼梦>密码》作者以四十余年的工夫,深入研究,提出以百廿回《红楼梦》文本前后众多美学密码的出现,作为鉴定《红楼梦》文本真假的标尺。大道至简。作者认为,通过相同美学密码的解读,可以确定百廿回《红楼梦》与八十回以下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均为曹雪芹真本。百廿回本和八十回以下的脂砚斋残本,两种矛盾文本系统的产生,是曹雪芹、脂砚斋智慧的结晶。为保存百廿回《红楼梦》真文本,曹雪芹、脂砚斋用“金蝉脱壳”计,腰斩百廿回《红楼梦》。甲戌本、已卯本、庚辰本等八十回以下的脂砚斋残本,均为曹雪芹、脂砚斋自己腰斩的后出文本。胡适、俞平伯腰斩《红楼梦》均被曹雪芹、脂砚斋设计的美学密码所蒙蔽,无罪。俞平伯晚期为真理而忏悔,值得赞扬。“真”“假”是《红楼梦》两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圆梦:<红楼梦>密码》作者以康德、宗白华“超感性的审美鉴赏理论”为指导,展开对“红学”的重构。提出新的红学范式是:百廿回《红楼梦》为曹雪芹(1715年生,1762年假葬,1764年卒)所著,《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是曹雪芹和脂砚斋共同创作的演绎作品。曹雪芹的真本为百廿回《红楼梦》(梦稿本和王府本),“假”本为曹雪芹、脂砚斋后出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残本。21世纪的“红学”是支持百廿回《红楼梦》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残本多元并存的文化现象。《红楼梦》的主题思想也分为两条主要线索:真的主题是反清悼明,真假(甄贾)接班人之争;假的主题也是两条线索:贾林爱情和贾薛婚姻。《红楼梦》的主题思想,以作者的主观设想和不同时代的接受美学的解读为多元结构。程伟元、高鹗整理的百廿回《红楼梦》,证明他俩是《红楼梦》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享有人。《圆梦:<红楼梦>密码》50余万字,图片多幅。 

主编推荐
    一个解构曹雪芹百廿回《红楼梦》的密码;
    一本反清悼明、揭秘皇室真假接班人的故事;
    一曲饱含“荒唐言”“辛酸泪”的爱情悲歌;
    一种全新的辩证法流动范畴的解密方式;
    一部呕心沥血四十多午的美学密码新探索!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