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医家论伤寒(民国医家临证论丛)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8.67
4.9折
¥
59
全新
仅1件
作者徐立思,主编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47852118
出版时间2021-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9元
货号1202491163
上书时间2024-06-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徐立思,男,上海人,医学博士,主治医师,助理研究员,九三学社社员。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获中医学博士学位,先后跟师符德玉、何新慧、周家珩、卞嵩京、何立人等多位名医,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多部,主持参与课题多项。擅长运用中医经典理论和经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痛风、复发性口腔溃疡、咳嗽、慢性胃炎等病。
目录
第一章仲景传记1
张仲景姓名事迹考郭象升1
名医小传——张仲景黄谦4
张仲景事状考章太炎12
张仲景之伟大贡献秦伯未14
张仲景传陆九芝16
第二章条文探析20
《伤寒论·太阳篇》中风伤寒证治浅说张山雷20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论陈杰22
论厥阴阳明渴饮及治法秦伯未23
阴病得阳脉者生论秦伯未24
论少阴三急下证答丁甘仁先生曹颖甫25
论少阳太阴两经之正治张赞臣26
热深厥深、热微厥微之原理丁郁文29
辨伤寒论之脚挛急刘民叔30
论伤寒阳明证与温热阳明证之治法张赞臣33
论太阳阳明两经之正治张赞臣38
《伤寒论·阳明脉证篇》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解张山雷40
论阳明少阴三急下症之同异解刘琴仙43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之正误温碧泉45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之我见张秉初46
《伤寒论》大承气汤病脉迟之研究及脉不迟转数者之变通下法张锡纯47
古本伤寒方之研究周岐隐49
古本伤寒对于国医界之大贡献周岐隐52
第三章方药探微54
论炙甘草汤之用生地黄范钦才54
大青龙汤喻陆两家注释优劣评何公度55
论《伤寒论·少阴篇》桃花汤是治少阴寒痢非治少阴热痢张锡纯56
辟柯韵伯谓麻黄升麻汤非仲景方论许勤勋58
论《伤寒论》大柴胡汤原当有大黄无枳实张锡纯60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症析疑郭若定61
《伤寒论今释》质疑(一)祝敬铭62
《伤寒论今释》质疑(二)祝敬铭64
《伤寒论》少阳病柴胡证之研究张山雷67
桂枝加桂汤证治新论侯敬舆69
生姜泻心汤治长期水泻之神效陈应期71
《伤寒论》中五泻心汤之功用邵近仁74
附子、乌头、天雄辨刘民叔76
第四章六经考据79
述伤寒六经各家异义刘景素79
《伤寒论》以六经分篇未言手经及足经后世论温病者言入手经不入足经且谓温病不宜发汗义张锡纯81
六经新解张治河83
六经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何以伤寒二日不传少阳而阳明辨郑立珊86
六经与营卫气血时逸人87
论伤寒六经林屏仙89
读仲景《太阳篇》之大要陈子华91
读仲景《阳明篇》之大要侨美陈子华94
六经之新解释樊子文99
《伤寒论》三阳三阴提纲黄竹斋100
伤寒六经的认识祝味菊123
《伤寒论》六经恽铁樵130
论厥阴病章太炎137
对于伤寒六经的二个识见张照鳞138
六经病诠义严志清139
《伤寒论》六经提纲新解余无言142
六经浅释蔡陆仙147
第五章寒温之争151
《伤寒论》非专治冬伤于寒之病说张山雷151
评伤寒温热之争秦伯未152
评伤寒温热之争(续)秦伯未153
《伤寒论》非专治伤寒蔡济平155
伤寒与温病是否有对立之可能——伤寒温热之名义问题156
论伤寒与温病周德馨164
寒温争辩之平议黄仲达165
第六章临证心得169
论仲景之阴黄治法王一仁169
伤寒烦躁辨朱秉权170
伤寒漏底与温病旁流之鉴别张泽霖171
《金匮》便血远近之我见张秉初172
附子汤治验(含真武汤、甘草附子汤、芍药甘草附子汤)包识生174
《金匮》宿食条解刘民叔176
《金匮》积聚病中之肝着肾着病解黄文东180
麻黄附子甘草汤治验姜佐景183
葛根黄芩黄连汤治验张玉珍184
内容摘要
本书是“民国医家临证论丛”中的一种。民国时期,中医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时刻蒙着遭遇废止命运的阴影,唯有在受到种种的条件下,坚强地抗争图存、自强发展。这一时期的医家很好重视传统学术的继承,对内经、伤寒、金匮、温病、针灸、推拿等均有深入的研究与临证心得,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中医临床的发展。本书选取段逸山《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中所涉《伤寒》筛选整理,汇编成册,分为仲景传记、条文探析、方药探微、六经考据、寒温之争、临证心得,凡计六部六十八篇。对收录之文略作拙按,对部分医家略叙简介,旨在反映当时中医界人士对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的认知、理解及运用。
主编推荐
近代中医药期刊不仅承载了近代中医学科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医史文献资料,全面反映了中医行业的生存状态以及为谋求发展所作的种种探索和尝试,客观揭示了这一历史时期西方医学对中医学术界的冲击和影响,也从侧面折射出近代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变迁。然而由于年代久远、社会动荡,时至今日,近代中医药期刊多已零散难觅,流传保存情况令人堪忧,大型图书馆鲜有收藏,即使幸存几种,也多成孤帙残卷,加之纸张酥脆老化,查阅极为不便。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多年来始终致力于海派中医研究和中医药医史文献研究,本丛书通过对《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分类整理,从中挑选出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内容,加以注释评述,编撰成《民国医家临证论丛》系列丛书逐步出版。本次丛书包括伤寒、针灸、妇科三种,后续将整理整理出版内科、外科、儿科、五官科等内容。丛书重点围绕理论创新、学术争鸣、经典阐述、临证经验、方药探究等主题展开研究,试图比较全面地反映近代中医药学术内涵和特色。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