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82.95 5.3折 ¥ 15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秦方奇,盖伟,赵鹏,盛晓玲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38899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58元
货号1202316664
上书时间2024-05-31
本文为河南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豫报》《河南》的创刊及其与鲁迅、周作人等现代名人之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09BWX00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原载《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9年第2期。此次收录略有修改。
但是,目前的近现代报刊研究,学者们关注更多的还是《新青年》《新潮》《语丝》《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学灯》《小说月报》《解放日报》《现代》《新月》《抗战文艺》等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报刊。而那些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发生、发展有过重要促进作用,但因其存在时间短、发行量有限的地方性报刊,尚没有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尤其那些深藏于地方图书馆珍藏室的地方性报刊,则更是乏人问津。本文所要探讨的《豫报》便是其中之一。
一、《豫报》及其研究
古代中国,虽有“君子不党”的为政箴言,然自古以来的读书人却又有结社“议政”之传统,比如魏晋之际“竹林七贤”的傲睨礼法,明代“东林党人”对皇权的挑战。这种士人结社习性,至明清时期更甚。
参见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903年,随着科举制的废止,读书人通向政治的晋升之路的截断,相应地需要寻找在新的政治格局中彰显其力量的新型组织方式,而以“乡党”观念为纽带的“报刊”的大量出现,在近代社会发挥了独特作用,“乡党”意识遂成为读书人力量聚集的重要标识。如邹鲁所说:“时各省学生皆有学生会,会中多办一机关报。”
邹鲁:《中国同盟会》,载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辛亥革命》第2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7页。
1905年同盟会成立前后的两三年间,留日学生创办的革命报刊更是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出,仅在东京创办的刊物就有《浙江潮》《江苏》《湖北学生界》《二十世纪之支那》《民报》《复报》《鹃声》《云南》《洞庭波》《直言》《中国新女界》《天讨》《晋声》《天议报》《汉帜》《大江报》《醒狮》《四川》等十余种。
冯自由:《革命逸史》(中),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第488—489页。
在这个学生办报热潮中,河南籍留学生自然不甘落后,他们在东京先后创办了《豫报》《河南》,作为向国人输入新学理、新观念的主阵地。
相对于《豫报》“促黄河流域一部开化*早之民族雄飞于世界”(《豫报弁言》)的办刊宗旨,稍后创刊的《河南》更具激进色彩,它不仅明确提出了“吾今扫除不自由之方略,其目的在消灭皇帝”(《河南》第七期《憨儿之厌世主义》)的革命宣传口号,还鼓动民众采取“罢市示威”“抗税运动”直至“暗杀手段”“联络各省”“兴革命军”“扫其庭而犁其穴”,使读者倍感振奋,被誉为“首屈一指”的留学生刊物,“鸿文伟论足与《民报》相伯仲”。
冯自由:《革命逸史》(中),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第567页。
并且随着鲁迅、周作人、苏曼殊、许寿裳等非豫藉现代文化名人陆续加盟作者队伍,更使刊物影响日渐扩大。特别是鲁迅《人间之历史》《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等系列论著在《河南》的发表,更奠定了《河南》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思想史的重要地位,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名刊。
《豫报》1907年1月创刊于日本东京,由河南留日学生创办,至1908年4月停刊,共出版6期。《豫报》遵循“改良风俗,开通民智、提倡地方自治、唤起国民思想”的办刊宗旨,通过“图画”“论说”“政治”“地理”“实业”“时评”“译丛”“文苑”“小说”“新闻”“教育”“杂俎”“调查”“广告”等十多种栏目的设置,在给人以“众声喧哗”的思想启迪和审美体验中,彰显出“百科全书”式的刊物特色。《豫报》原刊为小32开本,每期80至100页不等。每页420字左右,每期总字数45000字左右,繁体竖排,没有标点。《豫报》(点校本)由平顶山学院秦方奇教授等完成点校,并编辑成书,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份重要的研究资料。
秦方奇,教授、硕导,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主持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文学文献学体式与操作规范研究》,2012年立项。主持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豫报》《河南》的创刊及其与鲁迅、周作人等现代名人之关系研究,2009年立项,2014年结项。代表性著作:1.《徐玉诺诗文辑存》(上、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2.主编《沉思与对话》,崇文书局2006年出版。3.主编中原文化记忆丛书之《鹰城古韵:平顶山》,河南科技出版社2010年出版。4.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5.主编《<豫报><河南>与中国现代文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
《豫报》*号
新书出版广告3
豫报公启并简章5
豫报弁言7
《豫报》之原因及其宗旨9
论说12
说气
梦南12
论中国扩充固有之柔术
创余15
政治18
论中国民无国家思想由于不知国家政府之辩
补天18
论国民爱国之方针
莽陆20
地理23
地理溯原
履及23
实业27
蚕桑泛论
破浪子27
时评30
捐巨资兴学之可嘉
古中原裔30
童洛铁路之电商32
译丛33
民族的花(第三号东亚之光)
横波33
文苑37
阿芙蓉传
补天37
八股匠末路之忠告
雏鹏38
破浪游
博沙40
烈士行
阆风41
士耻(一曰志士新口号)
阆风42
小说(短篇小说)44
池上谈(一名缠足痛)
筑客44
新闻51
沁河决口之原因51
豫省军备近状51
沁左兴学近闻52
兰仪女学堂52
汜水毁学暴状53
杂俎54
海底电线述略
录中国日报54
调查56
河南学堂一览表56
《豫报》第二号
论说63
敬告同乡父老筑路书63
说矿祸
补天76
河南征兵末议
太憨79
德意志与中国之关系
横波81
实业88
蚕桑泛论(续*期)88
时评91
学生果欲受奴隶教育耶
警钟91
对于洛阳聚众众捐之感情
粗莽夫93
豫省学界之怪现状
粗莽夫95
新闻98
修武绅富之热心兴学98
禹州商会成立99
豫南公司之成因及其发达99
首鼠两端之蒲光宝100
杞县办学之起色100
文苑101
解客难
补天101
杂诗十二首104
书李烈士培仁绝命书后
粗莽夫106
为矿殉身李烈士培仁绝命书107
调查112
豫矿化验成色表
——据河南候补知县任君锡茹之调查112
河南学堂一览表115
永宁县小学堂一览表116
洛阳县小学堂一览表117
偃师县小学堂一览表117
《豫报》第三号
论说123
敬告河南官绅请急筹办洛潼铁路启
陕西来函123
豫省路款说略(续第二号告父老筑路书)126
人事天命论
仗剑130
快讲学133
教训儿童说
无知子135
地理139
河南地理上将来之配置
蓼红生139
实业142
蚕桑泛论(续丙午第二期)
破浪子142
时评146
浚令热心兴学146
济源小学堂之现状147
怪哉温邑之主教育者148
省垣师范传习所监学李书元之丑态151
以马号喻学生之奇闻151
藐视学务宜阳县令傅绳志152
文苑154
感怀
奴性154
追挽姚陈两烈士哀词154
杂诗数首156
小说(社会小说)158
龙马图
莞佛158
新闻161
南阳府崇实公司成立161
兰仪县教育研究会163
杞县之教育会164
太扶之天足会164
安阳县天足会164
兰仪县天足会165
杂俎166
中国民族代表花
企足子166
调查169
河南学堂一览表169
《豫报》第四号
本社紧要告白177
论说186
论河南将来之经济界
补天186
敬告河南创立天足会启191
哀中国
击楫193
地理198
自然地理之概略198
植物203
花及其进化203
动物206
麒麟新语206
生理208
生理卫生论208
实业211
蚕桑泛论(续第三期)
破浪子211
小说214
新三国
白眼214
文苑218
贺云南死绝会文
凌云218
杂诗五首219
时评221
述张公治荥之特色221
杂俎223
世界新闻223
新闻226
华盛有限牧植公司简章226
祥符天足会章程227
专件229
汲县绅民拟提庙捐兴学详情229
调查231
七月大事表231
河南学堂一览表235
《豫报》第五号
本社紧要告白247
论说254
二十世纪之河南
悲报254
河南之前途
鲁阳戈258
学说261
国权原论
民德261
立宪当以自治为根本
梦生267
生理卫生271
生理卫生论(续前期)271
教育274
豫省亟宜推广小学校
杞忧274
历史276
历史文明之概说276
译丛280
保护国制度(译报知新闻)280
来稿286
临颍县高等小学堂自治学会叙286
临颍县学堂劝立自治学会公启287
豫南学堂研究会发起通告书288
天足俗语290
小说296
新三国 (续第四号)
白眼296
杂俎299
照录各新闻299
八月大事表301
《豫报》第六号
本社紧要告白315
论说322
改革国民之心术说
泪红生322
河南之前途(续五号教育之前途)
鲁阳戈328
河南铁路警告书
杞忧332
教育334
豫省亟宜推广小学校(续第五号)
杞忧334
来稿337
唤醒国民白话337
论中国今日之危亡及将来利害比较说345
光山学务研究会序346
调查349
芝罘地势及外国人杂居之现况349
威海卫租借地势及外国人杂居之现况351
胶州湾租借情形及青岛半岛地势353
杂俎356
人眼之照像器356
世界*之喷火口356
伯林固新岛357
世界*之花357
时评358
武陟县学界腐败之原因358
新乡县高等小学堂公款每年出入表359
新野中学堂堂长陈庭郁之丑态360
汝州学堂监学及教习之劣迹361
长葛县学堂近情361
文苑363
杂诗四首363
九月大事表365
二、《豫报》的创刊时间
《豫报》创刊之始,或因学生办刊经验不足,在*号开篇的《豫报公启并简章》《豫报弁言》《豫报之原因及其宗旨》等类似发刊词的三篇文章中,除了在“豫报公启并简章”中明确提出“月出一册,望日发行”的时间信息外,均无对刊物创刊时间的记载和说明。倒是在刊物封底版权页上明确标注了以清朝皇帝年号纪年的印刷时间,和以日本天皇年号纪年的发行日期,即:光绪卅二年十二月初六日印刷,明治四十年一月十九日发行。但遗憾的是,《豫报》第二号封底则遗漏了印刷和发行时间。而第三、四、五、六号封底印刷和发行时间则一应俱全。为便于对照考察,将《豫报》封底所标注的各期印刷发行时间列表如下:
期刊号
印刷与发行时间
清朝纪历
日本纪历
公元纪历
刊期间隔
备注
*号
光绪卅二年
十二月初六
明治四十年
一月十九日
1907年
1月19日
—
注明每月一册
望日发行
第二号
—
—
—
—
—
第三号
光绪卅三年
四月二十日
明治四十年
五月二十六日
1907年
5月26日
—
—
第四号
光绪卅三年
九月二十六日
明治四十年
十一月一日
1907年
11月1日
6个月
注明每月一回,
三十日发行
第五号
光绪卅三年
十月二十六日
明治四十年
十二月一日
1907年
12月1日
1个月
注明每月一回,
三十日发行
第六号
光绪卅四年
四月初一日
明治四十一年
五月一日
1908年
5月1日
5个月
注明每月一回,
三十日发行
从上表可知,*,《豫报》(*期)正式创刊出版时间为光绪卅二年十二月初六日(1907年1月19日),但刊物筹划可能在1906年底。因为按照常识,一个刊物的出版要经过酝酿筹备、组稿、编辑、排版、印刷等诸多程序,要完成这些前期工作,自然有一个过程。而作为既无固定经费支撑,又缺乏办刊经验的留学生刊物来说,走完这个前期程序所需时日可能更长,因为一不留神,就有可能半途而废,鲁迅、许寿裳筹办的《新生》不也胎死腹中了吗?此外,从《豫报》创刊号刊发的*篇文章《说气》(署名梦南)中有“就是那前年日本给俄罗斯在东三省打仗,杀人数十万,诸君也是知道的”,因为日俄战争发生在1904年,所以该文显然写于1906年,据此,我们推定《豫报》*号中的文章大部写于1906年底。
第二,关于《豫报》第二期的出版时间,国图版本版权页上没有显示,但根据“月出一册,望日发行”的刊行计划,《豫报》第二期的出版时间应该在光绪卅三年一月十五日左右(1907年2月27日左右)。我在出版于光绪卅三年四月二十日(1907年5月26日)的《豫报》第三期上发现了一则对刊物延迟出版向读者致歉的“特别告白”,对确定《豫报》第二期刊行时间提供了证据,现将“告白”抄录如下:
本社事当创始,一切机关多未完全,前同人又因各校季考,是以三期出版稽迟。无任惶愧,尚祈阅者诸君原谅是幸。至报资未经汇兑者,即请从速寄下,尤为盼切,特此告白。
此外,笔者又在同为河南籍留学生创办的《中国新女界杂志》(创刊于1907年2月)第三期上发现了一则《豫报广告》:
本报自第二期后,因有特别事故,延迟多日,同人对于内地欢迎本报诸君深滋愧栗。现又从新整顿,勉赴前途,不惟以后按期出版,并思补前日之缺。惟我豫留东社员,人少力薄,至于款项在东所筹,只可暂为支持。尚望阅报诸君速寄报资,并对于本报有所匡救。邮示一切,同人有厚望焉。此白。
这两则“特别告白”和“广告”清楚表明,《豫报》延期出版是在第二期以后的事,即第三期是该刊出版过程中的*次延期。《豫报》编者连续在《豫报》第三期和同时出版的《中国新女界杂志》刊登深表“惶愧”的“告白”, 即如同某一个一向遵章守纪的学生*次犯错误便无限羞愧,反复向老师认错一样,于不安中诚恳致歉,期盼老师谅解。
《豫报》第三期所刊“特别告白”除对第三期延迟出版向读者表示“惶愧”外,还透漏了延迟的两个原因,一是刊物“创始”,缺乏经验,二是作为留学生的刊物同仁要参加“各校季考”。查日本学制:各校春假时间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大约一个月时间,季考时间应在3月上旬。这表明,原本应在1907年3月出版的《豫报》第三期因“季考”而推迟,往前推一个月,则《豫报》第二期刊行时间当在1907年2月中下旬。再往前推一个月,《豫报》创刊号应在1907年1月中下旬出版,这与国图版《豫报》*期版权页标注正好一致。
综上,我们认为国图版《豫报》版权页上标明的“光绪卅二年十二月初六日印刷,明治四十年一月十九日发行”(即1907年1月19日)正是该刊的创刊时间。
三、《豫报》*号所刊疑似鲁迅撰写的两则广告
在《豫报》*号扉页上,刊登了鲁迅《中国矿产志》(下文简称《矿产志》)和《中国矿产全图》(下文简称《全图》)出版广告,为下文引述方便,现分别照录如下
此处原广告为竖排,且无标点,现改为横排并由本文作者加注标点。:
*则
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矿化专科顾琅
外国语学校周树人合著
中国矿产志
国民全一册定价大洋四角半△洋装六角
我国自办矿路之议,久为全国之所公认。顾路则已由各省争回兴筑,成效大著。而承认办矿务者,虽有自行开采之志,而苦于不知自有矿产之所在。故商部虽有奏请各省设立矿政局,至今未见日臻发达。留学日本东京帝国理科顾君琅及会稽周君树人,有鉴于此用,特搜集东西秘本数十余种,又旁参以诸名师之讲义,撮精删芜,汇为是编。搜集宏富,记载精确,与附刊之《中国矿产全图》有互相说明而不可偏废,实吾国矿学界空前之作。有志富国者不可不急置一编也。
今将全数内容要目开列于左:
*编*章矿产与矿业第二章地质及矿产之调查者第三章中国地质之构造(附中国地相图)第四章中国地层之播布
第二编凡十八章一、直隶省矿产二、山西省矿产三、山东省矿产四、陕西省矿产五、甘肃省矿产六、四川省矿产七、江苏省矿产八、江西省矿产九、浙江省矿产十、安徽省矿产十一、湖南省矿产十二、湖北省矿产十三、河南省矿产十四、贵州省矿产十五、云南省矿产十六、广东省矿产 十七、广西省矿产十八、福建省矿产凡一省之下,又详分金属矿产及非金属矿产两大类,并揭其产地所在。末复添附中国各省矿产一览表及地质时代一览表,两则尤为本书之特色。
第二则
中国顾琅编纂中国矿产全图
国民 电气五彩铜版
必携 定价大洋一元二角
是图为日本农商务省地质矿产调查局秘本。日人选制此图,除派人精密调查外,悉采自德人地质学大家聂诃芬氏之记载。故彼邦视此图若枕中鸿宝,藏之内府,不许出版。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顾君琅,究心矿学有年,而与测绘地图尤所擅长。因忽于教师处得见此本,特急转借,摹绘、放大十五倍,付之电气铜版,精美绝伦,较原本尤加详博,为我国地图界中之冠。不特现今之矿学家、实业家、政法家渴望此本,即研究地理学与国学之教员学生诸君,亦不可不急手一部也。
分售处上海三马路书锦里普及书局
日本东京骏河台町 留学生会馆
发行所日本东京中国书林
中国上海 古今图书局
大华书局
各大书林
拿这两则广告与鲁迅《中国矿产志》初版(光绪三十二年五月十一日发行,即1906年5月11日)书内所刊登由鲁迅亲自撰写的《中国矿产志》和《中国矿产全图》广告(唐弢先生和刘运峰均认为这两则广告是鲁迅所写)
这两则广告见唐弢编《〈鲁迅全集〉补遗续编》(上海出版公司1952年出版)444、446页,刘运峰《鲁迅佚文全集》(群言出版社2001年版,25、26页)也将这两则广告收录。
进行比对,《豫报》所刊广告实则是《中国矿产志》初版本所刊广告的缩编版,而且很有可能出自鲁迅之手。这是因为:
其一,两个版本的广告字数比较。除去刊物刊载广告必要的修饰性标题外,《豫报》版广告只是添加了《中国矿产志》的全书要目,而作为广告主体的正文字数则是有所缩略:《矿产志》广告原书中为245字,《豫报》删减为202字;《全图》广告原书中为230字,《豫报》删减为198字。
其二,两个版本广告的内容和行文风格比较。《矿产志》广告虽然前后文字有一定变化,但其主体内容和行文风格却基本相同,应是出于同一人的手笔。例如,广告开篇同是叙述当时中国各地自办矿路的情况,与《豫报》版的概括叙述不同,初版本广告显然更为具体:“吾国自办矿路之议,自湖南自立矿务公司、浙人争刘铁云条约、皖人收回铜官山矿地、晋人争广福公司条约、商部奏设矿政总局诸事件踵生以来,已有日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