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理论与实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理论与实践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7.93 4.6折 39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勤国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0653488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9元

货号1201950540

上书时间2024-05-31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章  绪论 1节  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过程 1一、高校产学研的初级阶段 1二、高校产学研的转折阶段 2三、高校产学研的发展阶段 3四、高校产学研的深化融合阶段 5第二节  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推动 6一、省部协同产学研合作 6二、产业教授制度 7第二章  高校产学研合作概述 9节  产学研合作的内涵 9一、产学研合作的概念 9二、产学研合作的特征 11三、产学研合作的构成要素 12四、产学研合作的外部环境 13五、产学研合作的原则 14第二节  产学研合作的意义 15一、产学研合作是高校自我发展的必由之路 15二、产学研合作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渠道 17三、产学研合作是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17四、产学研合作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18五、产学研合作是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 20第三节  产学研合作的模式 20一、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概念 20二、国外产学研合作的模式 21三、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模式 25第三章  产学研合作的理论基础 29节  创新理论 29一、创新理论的提出 29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出现 30三、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 31四、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分析 32第二节  交易成本理论 35一、交易成本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35二、交易成本的内涵 37三、交易成本的分类 37四、交易成本的成因 38五、产学研合作的交易费用分析 39第三节  公共治理理论 42一、公共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42二、公共治理理论的内涵及特征 44三、公共治理的要素 45四、公共治理理论对产学研研究的意义 47第四章  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现状 48节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研究 48一、国外相关研究 48二、国内相关研究 50第二节  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的研究 55一、国外相关研究 56二、国内相关研究 56第三节  产学研合作政府作用的研究 60一、国外相关研究 60二、国内相关研究 62第五章  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 66节  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66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目标缺乏层次性 66二、教学体系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68三、教学理念不够先进,教学方式忽视全体性 69四、产学研合作不到位,实践环节流于形式 71五、管理制度不够合理,创新教育效果不佳 73第二节  高校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74一、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政策要求 74二、高校产学研合作是提升人才素质的必要途径 75三、高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模式 78第三节  高校继续教育与产学研的互动 84一、继续教育的要素分析 85二、产学研结合开展继续教育的理论根据 88三、产学研结合开展继续教育的实现途径 89四、产学研结合开展继续教育的有效措施 90第四节  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对策 91一、创新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理念 92二、树立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原则 93三、完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体系 95四、健全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机制 97五、强化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保障 99第六章  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科研成果转化 106节  高校科研的本意 106一、科研的“教育性” 106二、科研的“应用性” 106第二节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现状 107一、对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认识不足 108二、管理体制和评价体系不合理 108三、产学研合作要素有效供给不足 109四、资源利用不足,合作模式单一 109五、人才和信息流动不畅 109六、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 110第三节  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措施 110一、技术转让模式 110二、校办企业模式 110三、合作开发模式 111四、大学科技园模式 111第七章  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国际经验 113节  美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经验 113一、美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实践 114二、美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 117三、美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经验 120四、美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及创新实践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125第二节  德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经验 128一、德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实践 128二、德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的特点 131三、德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经验 132四、德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133第三节  日本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经验 134一、日本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实践 134二、日本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的特点 138三、日本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经验 139四、日本高校产学研合作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142第八章  促进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对策 146节  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情况 146一、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态势 146二、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特点 147三、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分析 149四、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分析 151五、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58第二节  影响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因素 162一、影响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一般因素 162二、影响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因素 164三、影响应用型高校产学研长期合作的因素 165第三节  促进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建议 167一、优化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 167二、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成果应以市场为导向 169三、完善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 170四、实现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 171五、完善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保障机制 172六、完善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法律政策 173七、构建应用型高校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174八、构建高校产学研合作三螺旋联盟 175九、加快推进高校产学研合作发展 177第九章  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典型案例分析 182节  国外高校产学研合作案例分析 182一、斯坦福大学产学研合作案例分析 182二、牛津大学产学研合作案例分析 185三、剑桥大学产学研合作案例分析 186第二节  国内高校产学研合作案例分析 188一、清华大学产学研合作案例分析 188二、复旦大学产学研合作案例分析 190三、浙江大学产学研合作案例分析 190四、同济大学产学研合作案例分析 191五、山东大学产学研合作案例分析 192第三节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典型案例分析 192一、打造“企业校区”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192二、建立“校中厂、校中部”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193三、实施“政校企联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193四、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194五、成立“订单班”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194参考文献 195

内容摘要
本书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决策部署,精心编排内容结构。本书由五部分内容构成。部分(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实践的总结,包括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过程、政府对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推动。第二部分(第二到第四章)为本书的理论部分,包括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内涵、意义、模式、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第三部分(第五和第六章)为产学研合作在高校发展中的应用,包括基于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第四部分(第七和第八章)为对策部分,包括高校产学研合作的靠前经验借鉴和促进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对策。第五部分(第九章)为本书的经验部分,包括国外和国内高校产学研合作案例分析及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典型案例分析。本书适合作为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教材,也可作为高校管理者、高校教师的培训教材。

精彩内容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教育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事关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和持续发展。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站在国家繁荣、民族振兴的战略高度,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成就,并且作出重大部署。高校产学研合作是高校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就是要整合高校和社会资源,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学科建设等工作的无缝对接机制,使得高校能够培养出社会急需的适用性人才,并且高校的研究成果能够落地生根。在人才培养中,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可以使学生在学校掌握的理论知识能够很快地转化为社会实践技能,既提高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科学研究中,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增强了高校的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有利于祛除高校科研评价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高校产学研教育模式是由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教务长赫尔曼·施奈德于1906年推出的。我国教育部于1997年10月发出了《关于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九五”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九五”期间在全国28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试点工作。近年来,我国为了促进高校科学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使得高校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并且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积极倡导高校的产学研合作。高校产学研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本书试图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提出优化产学研合作的政策环境和促进机制。本书具体的写作分工是:章的作者为马英、张守红,第二、三章的作者为荣虹,第四、五章的作者为刘迎良,第六章的作者为刘立增,第七、八章的作者为朱俊明,第九章的作者为李勤国。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内容尚有很多的局限性,恳请各位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