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1952)老北大宿舍纪事:中老胡同三十二号(增订本)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42.36
5.4折
¥
79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江丕栋、陈莹、闻立欣等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97735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9元
货号1201814578
上书时间2024-05-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江丕栋,北京大学数学系江泽涵教授之子。
陈 莹,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陈占元之女。
闻立欣,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闻家驷之子。
"
目录
"目 录
代 序 徐光宪 / 01
献身祖国 一代师表——纪念曾昭抡院士诞辰100 周年 徐光宪 / 001
家在北大 高小霞 / 005
沙滩中老胡同32 号纪实 闻家驷 / 011
60 年前的中老胡同32 号 江丕栋 江丕权 / 014
记忆的碎片——在中老胡同32 号居住的日子 陈 莹 / 022
难忘的中老胡同32 号 贺美英 / 053
纪念我的父亲贺麟教授 贺美英 / 065
回忆中老胡同32 号——父亲袁家骅先生的学术活动 袁尤龙 袁文麟 / 073
决定命运的日子——中老胡同生活的回忆及思考 孙捷先 孙才先 孙仁先 / 086
孜孜不倦 赤子之心——记我的父亲杨西孟 杨景宜 / 107
三岁以前那些事 王汝烨 / 125
中老胡同32 号——童年杂记 朱世嘉 / 142
在中老胡同32 号院的时光 彭鸿远 / 148
我的母亲俞大缜 彭鸿远 / 152
遥忆童年 吴采采 / 167
柿子树下的人家(续) 吴采采 / 170
中老胡同记事 冯姚平 / 184
柿子树下的人家——记吴之椿、欧阳采薇夫妇 冯姚平 / 214
霁清轩之夏 冯姚平 / 223
陈占元与明日社 冯姚平 / 233
人的高歌——记田德望、刘玉娟夫妇 冯姚平 / 236
周炳琳先生二三事——中老胡同时期及其他 张友仁 / 248
32 号院中的长辈和我们 陈琚理 / 271
温馨的童年 陈琚理 / 293
去和留的选择 陈琚理 / 329
中老胡同32 号与我的家 芮晋洛 / 337
中老胡同北大宿舍的往事:1947—1952 张企明 / 352
从中老胡同32 号所想到的 费平成 / 372
中老胡同32 号忆旧 孙 超 孙北松 / 381
中老胡同32 号宿舍考 江丕栋 江丕权 / 390
32 号院里的无线电爱好者 江丕桓 / 409
有关中老胡同的片段回忆 江丕权 / 413
不平常的回国旅程 江丕栋 / 422
珍贵友情 沈龙朱 / 436
我的诨名叫“狐狸” 沈龙朱 / 439
团 聚 沈虎雏 / 441
隔壁邻居胡三爷 沈虎雏 / 477
甘于寂寞 毕生求索——怀念我的父亲庄圻泰 庄建镶 / 486
黑夜已深黎明在望的岁月——怀念父亲闻家驷教授 闻立树 / 502
珍妃的娘家——中老胡同32 号 唐小曼 / 513
附录1 北京大学中老胡同32 号宿舍住户人员表 / 531
附录2 北京大学中老胡同32 号宿舍内房号及住户分布图 / 533
从中老胡同32 号院走来(代后记) / 534
增订本后记 / 540
"
内容摘要
《老北大宿舍纪事(1946—1952)》是为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而策划的“北大记忆”丛书之一种。1946年,西南联大结束使命,北京大学迁回北平,在沙滩红楼、马神庙等老校址复校。本书所谈,即当年景山东街老北大宿舍区之一的中老胡同三十二号。从1946年起,到北大迁到海淀燕园的1952年间,这里先后云集了三十多户老北大的不错知识分子家庭,其中有多位院长、知名教授。本书作者主要是这些教授的子女,他们在这个大院中度过了难忘的童年,在半个多世纪后,记录下父母一辈人在巨大变革时代下的个人抉择、家庭生活以及学术生涯。一个大院,见证了时代的风云变幻,承载了两代人的悲欢离合、坎坷与希望,其间的往事值得铭记,值得怀念。
主编推荐
以中老胡同三十二号为经,以北大教授及子女两代人亲历的家事国事为纬,交织出一幅大变革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真实生存图景。
精彩内容
"代 序
1951年我和小霞从美国回来,在北京大学工作了近60年。其间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也将近10处。
刚回国时,先住在红楼的教室里。后来孙承谔先生、曾昭抡先生分别邀请我们住到他们在中老胡同宿舍的家中。我们很荣幸能够住在北大前辈居住地中老胡同宿舍中。
住在孙先生家时,北面正对着写《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这本名著的作者朱光潜先生家。他是我青年时代就非常崇敬的北大前辈。
后来搬到曾昭抡先生家,曾先生把他家的大部分房屋让给我们住。曾先生是我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同学好友唐敖庆的老师。我们就是在曾先生、闻一多先生等人爱国精神的影响下,在1950 年抗美援朝后,美国总统已提出法令禁止留美学生回国,等待参众两院通过后生效的半年特殊时期,决心克服重重阻难回到祖国,并在北大任教的。
曾先生的隔壁是张景钺、崔之兰先生家。我和高小霞很荣幸地和这些老前辈住在一起。他们都是年轻人仰慕的楷模,他们反映了北大的精神,弘扬了北大的优秀传统。
我住在中老胡同的时间虽然很短,只有一年,但是非常怀念那里。
我很感激大家热心回忆和编写中老胡同时期的情况,把北大这段历史保存下来。
徐光宪
2010年7月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