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机化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有机化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5.48 6.3折 8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黄怡|总主编:周春生//张君才//王浩东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94146

出版时间2018-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201747674

上书时间2024-05-30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章 绪论 1


1.1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2


1.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2


1.1.2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2


1.1.3 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 3


1.1.4 有机化学的研究内容 5


1.1.5 研究有机化学的意义 5


1.2 共价键的一些基本概念 6


1.2.1 共价键理论 7


1.2.2 共价键的键参数 11


1.2.3 共价键的断裂 12


1.3 酸碱理论 13


1.3.1 阿伦尼乌斯酸碱理论 13


1.3.2 布朗斯特酸碱理论 14


1.3.3 路易斯酸碱理论 16


1.4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16


1.5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8


1.5.1 按碳架分类 18


1.5.2 按官能团分类 19


习题 20


第2章 烷烃 21


2.1 烷烃的同系列及同分异构现象 22


2.1.1 烷烃的同系列 22


2.1.2 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22


2.1.3 伯、仲、叔和季碳原子 23


2.2 烷烃的命名 23


2.2.1 普通命名法 23


2.2.2 烷基 24


2.2.3 系统命名法 24


2.3 烷烃的构型 26


2.3.1 碳原子的四面体概念及分子模型 26


2.3.2 碳原子的sp3杂化 26


2.3.3 烷烃分子的形成 27


2.4 烷烃的构象 27


2.4.1 乙烷的构象 27


2.4.2 丁烷的构象 28


2.5 烷烃的物理性质 30


2.6 烷烃的化学性质 32


2.6.1 卤代反应 32


2.6.2 氧化反应 33


2.6.3 热裂反应 33


2.7 烷烃的卤代反应历程 34


2.7.1 甲烷的氯代历程 34


2.7.2 卤素对甲烷的相对反应活性 35


2.7.3 不同类型氢原子的卤代活性与烷基自由基的稳定性 36


2.8 过渡态理论 36


2.9 烷烃的制备 37


2.9.1 偶联反应 37


2.9.2 还原反应 38


2.10 重要的烷烃 38


习题 39


第3章 对映异构 41


3.1 物质的旋光性 41


3.1.1 平面偏振光和旋光性 41


3.1.2 旋光仪和比旋光度 42


3.2 对映异构现象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43


3.2.1 对映异构现象 43


3.2.2 手性和对称因素 44


3.3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46


3.3.1 对映体和外消旋体 46


3.3.2 构型表示方法——费歇尔投影式 47


3.3.3 构型的R、S命名规则 48


3.4 含两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50


3.4.1 含两个不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50


3.4.2 含两个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51


3.5 含多个不对称碳的化合物 51


3.6 外消旋体的拆分 52


习题 53


第4章 单烯烃和脂环烃 54


4.1 烯烃 55


4.1.1 烯烃的结构 55


4.1.2 烯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 55


4.1.3 烯烃的物理性质 58


4.1.4 烯烃的化学性质 59


4.1.5 诱导效应 69


4.1.6 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立体化学及马氏规则 70


4.1.7 烯烃的制备 73


4.1.8 重要的烯烃 73


4.2 脂环烃 74


4.2.1 脂环烃的分类和命名 74


4.2.2 脂环烃的性质 75


4.2.3 脂环烃的结构与稳定性 77


4.2.4 环己烷的构象 78


4.2.5 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异构 80


4.2.6 螺环等其他不含手性碳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80


4.2.7 脂环烃的制法 81


4.2.8 甾族化合物 82


习题 84


第5章 炔烃和二烯烃 86


5.1 炔烃 86


5.1.1 炔烃的结构 86


5.1.2 炔烃的命名 87


5.1.3 炔烃的物理性质 88


5.1.4 炔烃的化学性质 89


5.1.5 炔烃的制备 94


5.1.6 重要的炔烃——乙炔 95


5.2 二烯烃 95


5.2.1 二烯烃的分类及命名 95


5.2.2 丙二烯的结构 96


5.2.3 1,3-丁二烯的结构和共轭效应 97


5.2.4 共轭二烯烃的反应 99


5.2.5 速率控制和平衡控制 101


5.3 共轭效应 102


5.3.1 共轭效应的产生 102


5.3.2 共轭效应的特征 104


5.3.3 共轭效应的传递 105


5.4 萜类化合物 105


5.4.1 定义和异戊二烯规律 105


5.4.2 分类和命名 105


5.4.3 单萜 105


5.4.4 倍半萜 106


5.4.5 双萜 106


5.4.6 三萜 107


5.4.7 四萜 107


习题 108


第6章 芳烃 110


6.1 苯的结构 111


6.1.1 苯的构造及凯库勒式表示方法 111


6.1.2 苯分子结构的价键观点 111


6.1.3 苯的分子轨道模型 112


6.1.4 苯的共振式和共振论简介 112


6.1.5 从氢化热看苯的稳定性 113


6.2 单环芳烃的异构和命名 114


6.2.1 单环芳烃的异构现象 114


6.2.2 单环芳烃的命名 114


6.3 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 115


6.4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 116


6.4.1 亲电取代反应 116


6.4.2 加成反应 119


6.4.3 氧化反应 120


6.5 苯环的亲电取代定位效应 121


6.5.1 取代基定位效应 121


6.5.2 定位效应的解释 122


6.5.3 取代基定位效应的应用 123


6.6 几种重要的单环芳烃 125


6.6.1 苯、甲苯 125


6.6.2 二甲苯 125


6.6.3 乙苯、苯乙烯 126


6.7 多环芳烃 126


6.7.1 联苯 126


6.7.2 萘 127


6.7.3 蒽 129


6.7.4 菲 130


6.7.5 其他稠环烃 130


6.8 非苯系芳烃 130


6.8.1 休克尔规则 130


6.8.2 非苯系芳烃实例 131


6.9 富勒烯和C60 133


6.9.1 富勒烯和C60简介 133


6.9.2 富勒烯的用途 134


习题 134


第7章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的现代物理方法简介 138


7.1 电磁波谱的一般概念 138


7.2 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 139


7.2.1 紫外光谱及其产生 139


7.2.2 紫外光谱和有机分子结构的关系 140


7.3 红外光谱 143


7.3.1 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143


7.3.2 红外光谱图 144


7.3.3 重要官能团的特征吸收 145


7.3.4 红外光谱的解析 147


7.4 核磁共振谱 148


7.4.1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148


7.4.2 核磁共振谱的解析 156


7.5 质谱 157


7.5.1 质谱的基本原理 157


7.5.2 质谱的解析 158


习题 160


第8章 卤代烃 162


8.1 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及同分异构现象 162


8.1.1 卤代烃的分类 162


8.1.2 卤代烃的命名 163


8.1.3 同分异构现象 164


8.2 卤代烃的性质 164


8.2.1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164


8.2.2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165


8.3 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170


8.3.1 单分子历程(SN1) 171


8.3.2 双分子历程(SN2) 172


8.3.3 影响亲核取代反应活性的因素和邻位参与 174


8.4 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 178


8.4.1 分类 178


8.4.2 物理性质 178


8.4.3 化学性质 179


8.5 卤代烃的制备 181


8.5.1 由烃制备 181


8.5.2 由醇制备 183


8.5.3 卤代物的互换 183


8.6 重要的卤代烃 184


8.6.1 氟代烃 184


8.6.2 氯代烃 185


8.6.3 碘代烃 187


习题 187


第9章 醇、酚、醚 191


9.1 醇 191


9.1.1 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91


9.1.2 醇的物理性质、光谱性质 193


9.1.3 醇的化学性质 194


9.1.4 醇的制备 202


9.1.5 重要的醇 204


9.2 酚 205


9.2.1 酚的结构及命名 205


9.2.2 酚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205


9.2.3 酚的化学性质 206


9.2.4 酚的制备 210


9.2.5 重要的酚 210


9.3 醚 212


9.3.1 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212


9.3.2 醚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213


9.3.3 醚的化学性质 214


9.3.4 醚的制备 216


9.3.5 环醚 216


9.3.6 重要的醚 218


9.4 消除反应 219


9.4.1 β-消除反应 220


9.4.2 α-消除反应 224


习题 225


0章 醛和酮 229


10.1 醛、酮的分类和命名 229


10.1.1 醛、酮的分类 229


10.1.2 醛、酮的命名 230


10.2 醛、酮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231


10.2.1 醛、酮的结构 231


10.2.2 醛、酮的物理性质 231


10.2.3 醛、酮的光谱性质 232


10.3 醛、酮的化学性质 232


10.3.1 亲核加成反应 233


10.3.2 还原反应 237


10.3.3 氧化反应 239


10.3.4 歧化反应——康尼查罗反应 239


10.3.5 α-H的反应 239


10.3.6 醛、酮的其他缩合反应 241


10.4 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242


10.4.1 简单的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242


10.4.2 复杂的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243


10.4.3 羰基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 243


10.5 醛、酮的制备 245


10.5.1 氧化或脱氢法 245


10.5.2 羧酸及其衍生物还原法 245


10.5.3 偕二卤代物水解法 246


10.5.4 傅-克酰基化法 246


10.5.5 芳环甲酰化法 246


10.6 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246


10.6.1 乙烯酮 247


10.6.2 α,β-不饱和醛、酮 247


10.6.3 醌 249


10.7 重要的醛、酮 251


10.7.1 甲醛 251


10.7.2 乙醛 251


10.7.3 丙酮 251


10.7.4 苯甲醛 252


10.7.5 环己酮 252


习题 253


1章 羧酸 256


11.1 羧酸的分类与命名 256


11.2 饱和一元羧酸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258


11.2.1 羧酸的物理性质 258


11.2.2 羧酸的光谱性质 258


11.3 羧酸的化学性质 259


11.3.1 酸性 259


11.3.2 羧基上—OH的取代反应 261


11.3.3 脱羧反应 263


11.3.4 α-卤代反应 264


11.3.5 还原反应 264


11.4 羧酸的来源和制备 265


11.4.1 氧化法 265


11.4.2 水解法 266


11.4.3 格氏试剂和有机锂试剂与CO2作用 266


11.5 重要的一元羧酸 266


11.5.1 甲酸 266


11.5.2 乙酸 267


11.5.3 苯甲酸 267


11.6 二元羧酸 267


11.6.1 物理性质 267


11.6.2 化学性质 268


11.6.3 常见的重要二元羧酸 269


11.7 取代羧酸 270


11.7.1 羟基酸 270


11.7.2 羰基酸 273


习题 274


2章 羧酸衍生物 276


12.1 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命名和光谱性质 276


12.1.1 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命名 276


12.1.2 羧酸衍生物的光谱性质 278


12.2 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278


12.2.1 羧酸衍生物的亲核取代反应278


12.2.2 与格氏试剂的反应 281


12.2.3 羧酸衍生物的还原 282


12.2.4 酰胺的特殊反应 283


12.2.5 酯缩合反应 284


12.3 羧酸衍生物的水解、氨解及醇解历程 285


12.3.1 酯的水解历程 285


12.3.2 羧酸衍生物的水解、氨解和醇解历程分析 286


12.4 油脂和合成洗涤剂 287


12.4.1 油脂 287


12.4.2 肥皂和合成洗涤剂 289


12.5 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291


12.5.1 乙酰乙酸乙酯 291


12.5.2 丙二酸二乙酯 293


12.6 有机合成路线 294


12.6.1 碳胳的生成 295


12.6.2 形成碳环的反应 296


12.6.3 转换官能团的反应 298


12.6.4 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 301


习题 304


3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306


13.1 硝基化合物 306


13.1.1 硝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与结构 306


13.1.2 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307


13.1.3 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307


13.2 胺 310


13.2.1 胺的分类与命名 310


13.2.2 胺的物理性质与光谱性质 311


13.2.3 胺的立体化学 312


13.2.4 胺的化学性质 313


13.2.5 胺的氧化 321


13.2.6 胺的制备 321


13.3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327


13.3.1 芳香族重氮化反应 327


13.3.2 芳香族重氮盐的性质 327


13.3.3 重氮甲烷 332


13.3.4 偶氮染料 335


13.4 分子重排 337


13.4.1 亲核重排 337


13.4.2 亲电重排 345


13.4.3 自由基重排 346


13.4.4 芳香族重排 347


习题 349


4章 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 352


14.1 硫、磷原子的成键特征 352


14.2 含硫有机化合物 354


14.2.1 含硫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354


14.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