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舍文化与通俗叙事文体的生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瓦舍文化与通俗叙事文体的生成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4.26 5.2折 85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宋常立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55029

出版时间2017-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5元

货号1201528063

上书时间2024-05-30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宋常立,天津市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过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过《中国古代小说文体论》等著作。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唐宋都市空间的生态进化与瓦舍文化的发展
第一节唐代都市空间的生态失衡与瓦舍文化的兴起
一、唐代都市空间的封闭与“市人小说”的贵族化
二、“说话”源于寺院的口头叙事
三、唐代寺院的开放与“说话”的兴起
第二节宋代都市空间的变革与瓦舍文化的兴盛
一、坊墙的倒塌与勾栏的出现
二、新街市的形成与瓦舍的出现
三、瓦舍文化的生态构成
第三节瓦舍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瓦舍文化是全民性的娱乐文化
二、瓦舍文化是世俗文化
三、瓦舍文化是现场互动文化
第二章口头叙事伎艺的口头程式与创编方式——表演中的创作
第一节口头程式的表现、意义及特点
一、口头程式的表现及意义
二、口头程式的特点
三、“话本”词义的口头属性——“话本”的口头创编特性
四、话本口头程式分析的样例选取
第二节宋元话本的口头创编方式与口头程式
一、话本中的场面描写程式
二、话本的人物描写程式
三、话本的情节“收拾”程式
四、话本程式评价
第三节话本表演语境中的“共享知识”
一、表演语境中的“共享知识”
二、表演语境中的社会文化共享
三、表演语境中的地理民俗共享
第四节元杂剧的编创方式与口头程式
一、“作家作曲伶人作白说”辨析
二、元杂剧的宾白程式
三、元杂剧的情节程式——作家与伶人协同创作
第三章口头叙事伎艺的口头叙事形态
第一节口头叙事伎艺在说、唱、演间的转化
一、由“唱”向“说”的转化——唐代俗讲、转变与“说话”
二、由“说”向“唱”的转化——宋代“说话”与诸宫调
三、由“说唱”向“演唱”的转化——宋金说唱伎艺与元杂剧的曲戏特征
四、傀儡戏影戏与元杂剧叙事的生成——为孙楷第“傀儡说”正名
第二节口头叙事伎艺的特有形态——“合生”的原貌、渊源、得名与多种形式
一、“合生”的原貌
二、“合生”的渊源与得名
三、“说话”之“合生”
四、“合生”的多种形式
第三节瓦舍的生态环境与口头叙事体制的生成
一、开场仪式
二、“说一听”互动的交流机制
三、“散场”程式
第四章口头叙事的文本化与通俗叙事文体的生成
第一节口头叙事文本化的条件
一、口语白话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演一撰”互动的通俗作者群的出现
三、读者需求层次的扩展与书坊刊刻的繁荣
第二节口头叙事的文本化与通俗叙事文体的生成
一、口头表演体制向书面阅读体制的转化
二、话本文本化过程中的变异性
三、话本文本的生成方式与文体特征
四、杂剧文本的生成方式与文体演化
第三节口头叙事的文本化与瓦舍的消亡
一、印刷媒介的介入:“口头叙事”转向“书面叙事”
二、口传谱系的消失:“说话”转为“说书”
三、瓦舍生态的失衡:综合的世俗娱乐广场变为单一的戏场
第五章走向案头——书面叙事艺术举隅
第一节心理叙事
一、叙事方式
二、文体制约
第二节分层叙事
一、次故事层叙事
二、复合叙述者的叙事
三、超故事层叙事
四、主故事层中的跨层人物叙事
第三节语境叙事
一、共时态语境叙事
二、历时态语境叙事
第四节符号叙事
一、《红楼梦》的符号叙事体系
二、符号叙事与接受者
第五节书面叙事与读者接受
一、阅读心理的二重性
二、书面叙事与阅读心理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等通俗叙事文学作品的产生,是瓦舍勾栏中的说话、杂剧等口头叙事伎艺文本化的结果。可以说,没有瓦舍勾栏的出现就没有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宋元时期的瓦舍,实际就是都市中公众的娱乐场所,然而,自秦汉至唐封闭型的都市空间中这样一个独立的公众娱乐空间并不存在,所以,公众也就无法群体性地聚在一起去听说故事,这是“说话”等面向世俗群体的口头叙事伎艺不能在唐以前大规模兴起的主要社会原因。唐宋之际,都市空间由封闭转为开放,市民有了充分的空间自由,面向公众的勾栏瓦舍的出现,使需占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群体性的通俗叙事伎艺如“说话”、诸宫调、杂剧等得以大规模地发生。这些口头叙事伎艺运用共同的口头程式进行口头创编,它们的口头叙事体制是在瓦舍中与同一群体受众的互动中生成的,所以,它们有着大致相同的口头叙事程式与体制。至宋末尤其是到元代,印刷媒介的介入,使瓦舍众伎从口头表演转化为文本。早期宋元话本、元刊杂剧,其文本更多地体现出口头叙事的伎艺特征,而明以后的案头叙事,出现了书面叙事特有的分层叙事、语境叙事、符号叙事等书面叙事方式,这显示出书面叙事艺术发展的阶段性。中国古代小说戏曲文体的发生是从口头叙。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