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焊接自动化技术及应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焊接自动化技术及应用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9.72 3.7折 26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长文 主编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16705

出版时间2017-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6元

货号1201474651

上书时间2024-05-30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编写说明
前言
学习情境1焊接加热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任务1.1焊后热处理炉温控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1.1.1LabVIEW应用程序的构成
1.1.2数据流驱动
1.1.3前面板设计
1.1.4子VI
1.1.5VI的运行和调试技术
1.1.6循环结构
1.1.7常用的温度传感器
1.1.8温度控制原理
任务1.2真空热处理炉温控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1.2.1压力传感器
1.2.2真空热处理炉的控制原理和主要功能
1.2.3条件结构
1.2.4局部变量
学习情境2半自动焊接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任务2.1热切割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2.1.1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2.1.2CG1-30型小车的结构和功能
2.1.3CG1-30型小车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任务2.2带焊枪摆动功能的焊接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2.2.1步进电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2.2基于LabVIEW的步进电动机控制程序设计与仿真
2.2.3事件结构
2.2.4数组数据的创建和应用
学习情境3环缝自动焊接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任务3.1单工位环缝自动焊接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3.1.1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过程
3.1.2可编程控制器的硬件构成
3.1.3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语言
3.1.4梯形图的编程规则
3.1.5可编程接制器控制系统的设计
3.1.6可编程控制器在环缝自动焊接中的应用
任务3.2双工位环缝自动焊接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3.2.1接触式位置传感器
3.2.2接近式位置传感器
3.2.3位置传感器在自动焊接中的应用
3.2.4可编程控制器的指令及其应用
3.2.5双工位环缝自动焊接控制系统的设计
学习情境4弧焊机器人的操作与编程
任务4.1弧焊机器人的手动控制
4.1.1ABB弧焊机器人组成及功能的知识准备
4.1.2安全操作准备
4.1.3机器人系统的启动和关闭
4.1.4机器人坐标系的建立
4.1.5机器人手动操作
4.1.6机器人精确定点运动
任务4.2弧焊机器人示教编程
4.2.1示教与再现
4.2.2新建与加载程序
4.2.3常用指令及其应用
4.2.4平板对接接头焊接与编程
4.2.5管板角接接头焊接与编程
任务4.3弧焊机器人离线编程
4.3.1机器人的编程方法
4.3.2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的组成
4.3.3安装RobotStudio
4.3.4在RobotStudio中建立练习用的仿真工作站
4.3.5仿真工作站的基本操作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为高等职业教育焊接专业教学改革教材,在知识与结构上均有所创新,不但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真正体现学以致用。本书按照靠前焊接技师(InternationalWeldingSpeist,IWS)培养的要求,选择典型的焊接自动化设备为载体进行学习情境描述,并按照工作过程的六步法安排教材内容,真正做到“教中学”和“学中做”相互融合。本书以典型的焊接自动化设备为载体,以焊接操作人员的工作岗位迁移为主线,共设四个学习情境,将典型焊接自动化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和操作同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和弧焊机器人技术等优选自动化技术的理论内容有机结合,通过完成任务使学生掌握焊接自动化的基本知识,焊接自动化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和操作技能以及安全操作知识。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教材,同时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精彩内容
前言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传统的手工焊接已不能满足现代高技术产品制造的质量、数量要求,而现代焊接加工正在向着机械化、自动化的方向迅速发展。焊接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企业对焊接人才的需求,基于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和“焊接自动化技术及应用”    课程改革的需要,编者结合课程改革成果,在总结高职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融入了国家及行业标准、国际焊接技师标准,以“双元培养,国际认证”为培养目标,编写了这本具有鲜明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    本书严格按照行业与职业要求编写,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焊接自动化设备为载体,将自动化技术与焊接技术有机结合,真正体现培养焊接自动化专业人才的理念。    本书的特点如下:    1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的模式在编写模式上,本书按照一般工作过程创设学习情境,设置工作任务。融“教、学、做”为一体,每个工作任务都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编写,旨在使学生系统掌握焊接自动化生产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和操作要点,使学生成为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焊接自动化技术及应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2  以典型焊接自动化设备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本书以典型焊接自动化设备为载体,将专业知识的内容融入到不同载体中,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并按照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职业岗位,设置典型的工作任务,内容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    学习情境的内容如下:    学习情境1 焊接加热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主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为温度和压力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学习情境2 半自动焊接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主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为电动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绘制电气控制电路图。    学习情境3 环缝自动焊接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主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为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环缝自动焊接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与调试。    学习情境4 弧焊机器人的操作与编程。主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为手动操作弧焊机器人、典型焊缝的示教编程及弧焊机器人的离线编程。    3  贯彻最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际焊接技师标准本书贯彻最新国家及行业标准、国际焊接技师标准,体现了焊接行业国内外的最新技术及发展,旨在培养职业教育的国际人才,提高学生获得国际焊接技师资质的比例。    4  编写团队具有国际焊接工程师资质本书编写团队学术水平较高,其中5位作者均具有国际焊接工程师资质且教学经验丰富,其中2人现为行业企业专家并熟悉实际的焊接生产。    ·Ⅴ·5  构建过程考核和多元评价体系课程考核贯穿于所有工作任务,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每一步表现都计入考核范围,这样能综合反映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评价以多元评价为主,采用教师评价、企业专家评价、学生互评和过程评价。    本书建议学时为60~70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可以参考每个工作任务的任务单。本课程应在“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基地中进行,实训基地中应具有教学区、实训区和资料区等,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    本书的编写分工如下: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王长文担任主编,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冒心远、杨淼森担任副主编,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王滨滨和机械工业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何珊珊承担部分内容的编写工作。具体分工如下:任务2  2和任务3  1由王长文编写;任务1  1、任务1  2、任务4  1、任务4  2和任务4  3由冒心远编写;任务2  1由杨淼森编写;任务3  2由王滨滨和何珊珊编写。全书由王长文负责统稿。机械工业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徐林刚和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凌人蛟担任主审。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与有关企业进行合作,得到了企业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机械工业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张岩、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吴家林等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特向上述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及时调整和改进,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编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