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陶艺教室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陶艺教室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0.41 4.6折 8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蒋炎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102086491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203006562

上书时间2024-05-27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蒋炎,别名蒋颜泽。

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设计学博士。国际陶艺协会(IAC)会员。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丹麦Guldagergaard国际陶艺中心访问艺术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艺术学院访问艺术家。

陶艺作品入选第11届(获提名奖)、第12届、第13届全国美展陶艺展。并多次获得国际陶艺竞赛展重要奖项(首届“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赛一等奖、澳大利亚悉尼梅尔基金国际陶艺竞赛首奖)。作品被英国V&A博物馆、英国斯托克陶瓷博物馆、韩国利川陶瓷博物馆、中国台湾莺歌陶瓷博物馆、瑞士日内瓦阿里亚纳博物馆等艺术机构收藏。201 3年创立颜泽陶瓷品牌。在陶艺创作和日用陶瓷设计两个领域间进行新的尝试和融合。近年来专注于西方产业陶瓷设计史研究。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概论

1.1 概念阐释

1.2 现代陶艺的起源与发展

1.2.1 欧洲:现代派艺术家们的尝试

1.2.2 日本:两股力量的合力发展

1.2.3 美国:陶泥革命

1.2.4 英国:传统的新生

1.3 现代陶艺的流派与风格

1.4 现代陶艺在中国的发展

第二章 造型

2.1 概念阐释

2.2 基础成型技法与技法练习

2.2.1 徒手捏制

2.2.2 泥条盘筑与泥条构筑

2.2.3 泥片成型

2.2.4 拉坯成型

2.3 模具成型与注浆工艺

2.3.1 模具的发展历史

2.3.2 复制和集合

2.3.3 解构和重组

2.3.4 折皱形态的复制

2.4 成型工艺实验

2.4.1 泥模、砂模与现成物塑形

2.4.2 异质材料的形态转换

第三章 装饰

3.1 概念阐释

3.1.1 装饰和陶瓷装饰

3.1.2 陶瓷造型和陶瓷装饰

3.1.3 陶瓷装饰的基本类型

3.1.4 现代陶艺丰富的装饰形式

3.2 肌理与图形

3.2.1 寻找肌理和图形

3.2.2 创造、转印肌理和图形

3.2.3 改变坯体的物质构成以制造肌理

3.3 色泥浆装饰

3.3.1 化妆土与色泥浆

3.3.2 色泥浆的制备与基础装饰技法

3.3.3 色泥浆的转印装饰

3.3.4 色泥浆的注浆装饰

3.4 绞胎装饰

3.4.1 历史上的绞胎陶瓷

3.4.2 现代绞胎陶艺

3.5 转印贴花装饰

3.5.1 釉上贴花

3.5.2 釉下贴花

第四章 材料

4.1 概念阐释

4.1.1 艺术创作中的材料

4.1.2 陶瓷材料与陶瓷材料的语言

4.1.3 陶瓷材料实验

4.2 陶瓷原料的特性与熔融实验

4.2.1 陶瓷原料及其特性

4.2.2 基础原料的烧成实验

4.2.3 混合原料的熔融实验

4.3 坯料的制备与实验

4.3.1 常规坯料的制备

4.3.2 改变坯料常规配比的实验

4.3.3 混合有机物的坯料

4.3.4 泥料、釉料、硬质材料的混合坯体

4.3.5 非黏土类材料的使用

4.4 釉料的制备与实验

4.4.1 配釉的原料

4.4.2 釉料配方的表示方法

4.4.3 釉料的制备

4.4.4 釉料的实验方法

第五章 烧成

5.1 概念阐释

5.1.1 窑炉的发展历史

5.1.2 常用窑炉、窑具与装窑

5.2 烧成工艺控制

5.3 特殊的烧成方法

5.3.1 坑烧与熏烧

5.3.2 柴烧

5.3.3 盐烧与苏打烧

5.3.4 乐烧

5.3.5 快速烧成

5.4 艺术家的窑炉

5.4.1 巨型窑和迷你窑

5.4.2 燃烧的雕塑——“雕塑窑”

5.4.3 随心所欲建窑的艺术家

第六章 观念

6.1 概念阐释

6.1.1 观念艺术与艺术的观念

6.1.2 现代主义与现代陶艺

6.1.3 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陶艺

6.1.4 当代艺术与当代陶艺

6.2 多元的当代陶艺

6.2.1 后数位时代:数位建模、3D打印、虚拟造型

6.2.2 升级再造:陶瓷碎片再利用、历史资源的重生

6.2.3 时间与空间的维度:装置艺术、视频影像、多媒体艺术

6.2.4 重返本源:大地艺术、表演艺术、未烧成的作品

附录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以教学实践为依托的新编陶艺教材的编写,是作者近20年陶艺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的总结,也为陶艺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提出新的思考。本教材适用于陶瓷艺术专业方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教材面对陶瓷艺术专业已修完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程的学生,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深度,是作者从事现代陶艺教学近20年的教学经验和成果的综合梳理,体现着作者作为一名教学者和艺术家的独到教学思路和见解。教材以独特的编写方式,探讨现代陶艺创作的各种可能性,突破即有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精彩内容
陶瓷艺术是一门延绵千年、人类共享的古老艺术形态。在西方现代艺术的语境中,陶瓷作为艺术创作的一种媒材,在20世纪被西方的艺术家、陶艺家充分地认知,并得到靠前的发展。在我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西方现代艺术和工作室陶艺运动的影响,由此而产生的一种陶瓷艺术的新形态。20世纪90年代,“现代陶艺”的概念首先被国内的艺术院校接受,并逐渐成为陶瓷艺术教学的新方向。由于现代陶艺注重艺术观念的表达,因此陶艺教学也十分重视创作理念和思维的引导。新材料、新技术、新形式的研习,也都是建立在更加恰当的表达、呈现艺术观念的前提之下。因此,本书不侧重于相关陶艺制作技艺的讲授,而重在创作方法、创作思路的引导和开启,充分体现现代艺术教学的国际性、实验性和交叉性的特征。本书分为六个章节:概论、造型、装饰、材料、烧成、观念,内容涵盖陶艺教学的主要课程。其中“造型”“装饰”“材料”这三个章节均从“概念阐述”“课程作业/课程实验”“作品解读”“学生习作”四个方面分述。“概念阐述”涉及相关概念和原理性的知识。“课程作业/课程实验”重点介绍实践性、过程性的知识,是课程内容的探索过程和实施方法,其中涉及的课程作业,是作者多年来教学课题的整合,也包含部分外教课程的教学案例。“作品解读”是对与课题相关的杰出艺术家的创作及作品进行阐述,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题打开思路。“学生习作”是部分优秀教学成果的展示。旨在让学生们在探索陶瓷材料、制作技艺的无限可能性的同时拥有更多创作上的自由,为未来进行独立创作构建思考的框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