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DNA生物监测理论与方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环境DNA生物监测理论与方法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31.78 6.6折 199 全新

库存1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效伟 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47327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99元

货号1202850426

上书时间2024-05-27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第1章绪论1

1.1生态环境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危机1

1.2生物监测的需求与现有技术瓶颈1

1.3环境基因组学的发展3

1.4环境DNA开辟生态毒理学研究新时代4

1.4.1评估化学物质生态安全的环境DNA技术策略5

1.4.2环境DNA技术在生态毒理学研究和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前景6

1.4.3挑战与机遇8

1.5环境DNA监测水生态系统变化与健康状况9

1.5.1环境DNA生物监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10

1.5.2跨学科合作潜在机遇14

1.6环境DNA揭示流域空间网络中接近的生物多样性结构16

1.6.1为什么要改进生物多样性数据?16

1.6.2河流网络18

1.6.3接近生物多样性19

1.6.4环境DNA评估生物多样性21

1.6.5河流独特的空间网络结构需要特定的工具23

1.6.6未来的挑战和路线图23

参考文献25

第2章水生态系统生物监测基础理论27

2.1水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27

2.1.1水生态系统27

2.1.2水生生物多样性27

2.1.3水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28

2.1.4环境压力和生物多样性丢失29

2.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理论31

2.2.1生态位理论31

2.2.2中性理论32

2.2.3复合群落理论32

2.2.4复合生态系统理论33

2.3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34

2.3.1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34

2.3.2生物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功能36

2.3.3生物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37

2.4生物多样性测度37

2.4.1目标物种监测37

2.4.2物种丰富度38

2.4.3多样性指数39

2.4.4系统发育与功能多样性40

2.4.5生态相互作用网络40

2.5水生生物监测方法42

2.5.1水生生物类群42

2.5.2生物监测技术44

2.6水生生物评价45

2.6.1国内外水环境质量监测发展历程45

2.6.2生物监测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47

2.6.3传统的生物评价指数48

2.6.4新型的环境DNA生物指数50

参考文献57

第3章环境DNA技术61

3.1环境DNA技术原理61

3.1.1环境DNA来源61

3.1.2DNA条形码61

3.1.3非个体DNA的全生命过程63

3.2基于环境DNA的生物监测64

3.2.1实验设计64

3.2.2环境DNA的采集69

3.2.3环境DNA的提取72

3.2.4靶向监测73

3.2.5群落监测77

3.2.6环境DNA技术的质量控制84

参考文献90

第4章浮游动物群落监测92

4.1引物选择对浮游动物多样性监测的影响92

4.1.1不同宏条形码引物对OTUs多样性的影响93

4.1.2不同引物检出浮游动物种类差异94

4.1.3不同引物对浮游动物多样性的影响95

4.1.4不同引物表征浮游动物的季节差异98

4.2枝角类浮游动物生物量监测98

4.2.1环境DNA宏条形码通用引物和qPCR物种特异性引物设计和选择98

4.2.2qPCR物种定量标准方法构建101

4.2.3验证环境DNA宏条形码方法定量物种相对丰度102

4.2.4环境DNA宏条形码与qPCR物种定量结果的比较102

参考文献103

第5章浮游植物群落105

5.1环境DNA宏条形码监测浮游植物的技术规范和精准性105

5.1.1环境DNA宏条形码监测浮游植物方法的规范105

5.1.2环境DNA宏条形码监测浮游植物的精准性107

5.2环境DNA宏条形码监测高原湖泊真核浮游植物多样性109

5.2.1环境DNA宏条形码监测滇池和抚仙湖真核浮游植物组成109

5.2.2环境DNA宏条形码和传统形态学监测结果的一致性109

5.2.3环境DNA宏条形码揭示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差异111

5.3环境DNA宏条形码揭示长江、太湖等水体连通生态环境效应113

5.3.1河湖连通对浮游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114

5.3.2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特点117

5.4小结120

参考文献121

第6章底栖动物群落123

6.1太湖本土底栖动物DNA条形码数据库构建123

6.1.1公共数据库比对123

6.1.2遗传距离分析125

6.1.3系统发育树构建126

6.2环境DNA宏条形码监测太湖底栖动物多样性128

6.2.1底栖动物多样性监测结果129

6.2.2底栖动物多样性监测结果与形态学方法的比对131

6.3环境DNA宏条形码评价太湖底栖动物完整性状态134

6.3.1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计算134

6.3.2底栖动物完整性空间格局137

参考文献141

第7章鱼类群落环境DNA监测142

7.1淡水鱼类环境DNA调查143

7.1.1研究背景143

7.1.2滤膜和采水深度对鱼类环境DNA监测的影响144

7.1.3不同引物对鱼类环境DNA监测的影响144

7.1.4环境DNA和传统调查检出鱼类种类异同146

7.1.5环境DNA和传统监测的鱼类多样性指数比较148

7.1.6环境DNA和传统监测的效率和成本对比148

7.2河口与海洋鱼类环境DNA监测150

7.2.1研究背景150

7.2.2河口与海洋鱼类环境DNA监测结果与人类活动影响评价152

7.3环境DNA鱼类监测发展趋势157

参考文献159

第8章两栖动物群落161

8.1两栖动物宏条形码监测引物设计与评估161

8.1.1用于筛选的引物信息162

8.1.2不同引物扩增效果的计算分析163

8.1.3不同引物扩增效果的实验验证166

8.1.4不同引物扩增效果评估170

8.1.5实际应用中的引物选择171

8.2环境DNA宏条形码监测两栖动物的准确性171

8.2.1各个物种的相对丰度变化172

8.2.2物种相对丰度与生物量的相关关系173

8.3小结175

参考文献176

第9章海洋多营养级水生生物群落177

9.1从细菌到海洋哺乳动物的生物多样性监测177

9.2多营养级生物群落分布格局179

9.3多营养级生物群落的生物相互作用网络180

9.4解析造成生物群落分布格局的生态过程181

参考文献183

第10章微宇宙试验评估毒害污染物生态群落效应185

10.1Cu2+对生物膜群落效应的微宇宙试验185

10.2生物膜中藻类群落的分类和丰度信息186

10.3Cu2+对海水生物膜中藻类群落的效应189

10.3.1敏感型与耐受型藻类类群在Cu2+的作用下发生显著改变189

10.3.2铜改变生物膜藻类群落的组成、功能和稳定性189

10.3.3藻类OTUs数据比传统单物种毒性测试数据更加敏感192

参考文献195

第11章流域尺度下污染物环境基准与水生态健康状况评价197

11.1基于野外浮游动物群落效应推导太湖流域氨氮环境基准197

11.1.1太湖流域浮游动物群落监测198

11.1.2太湖流域关键环境胁迫因子甄别200

11.1.3基于敏感浮游动物推导太湖流域氨氮环境基准204

11.2基于浮游动物群落环境DNA评估水生态健康状况207

11.2.1多季节浮游动物采样及分析方法209

11.2.2浮游动物宏条形码的太湖水生态健康评价212

参考文献219

第12章人类活动驱动的流域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223

12.1流域多群落时空格局223

12.1.1沙颍河流域微型水生群落组成224

12.1.2环境要素特征分析224

12.1.3物种多样性及优势分类单元时空变化227

12.1.4多营养级生物群落结构的景观驱动因素227

12.1.5讨论与小结231

12.2流域生态网络结构及稳定性评估231

12.2.1多样性数据分析232

12.2.2多营养级群落α和β多样性时空变化233

12.2.3人类活动简化多营养级群落生态网络235

12.2.4人类活动诱导的多营养级群落稳定性变化236

12.2.5讨论与小结236

12.3流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238

12.3.1多样性指数238

12.3.2生态系统功能240

12.3.3数据统计分析241

12.3.4多方面生物多样性驱动因素241

12.3.5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依赖性242

12.3.6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调控路径243

12.3.7讨论与小结244

12.4流域多指标、多层次生态完整性评价245

12.4.1多维度生态质量评价方法247

12.4.2数据统计分析248

12.4.3多维度生态质量评价结果249

12.4.4讨论与小结255

参考文献255

附录常用引物表257

内容摘要
如何应对工业化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共同面临的挑战。建立科学的水生生物多样性监测和生态健康评价方法体系,对保护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完整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没有监测,一切无从谈起。利用环境DNA(eDNA)监测生物多样性及其活动是21世纪生态环境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进步之一。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南京大学生态毒理与健康风险研究团队在环境DNA生物监测与水生态健康评估方面的研究成果。本书共12章,分别从生物监测基础理论、环境DNA生物监测技术、环境DNA生物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介绍。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