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1.18 6.3折 ¥ 49.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刘社欣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615743
出版时间2022-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1202763841
上书时间2024-05-26
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劳动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伟大胜利的法宝之一,我党历史上从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习近平总书记,历任领导人都高度重视劳动教育。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强和改进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及其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系统部署和要求,充分反映了党中央站在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高度,以及对加强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意见》明确指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五育必须融合,既因为教育是一个整体,五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也因为融合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形成育人的合力,培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建构更高水平的育人体系。在大学开设劳动教育课,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的劳动精神、提升大学生的劳动技能、养成大学生的劳动习惯。
《意见》明确要求,设置劳动教育课程,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也应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高等学校也可安排劳动月,集中落实各学年劳动周要求。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劳动精神?首先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即《意见》上所明确的“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其次是倡导勤劳、奋斗、奉献精神;再次是树立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最后是具体的行为表现,即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劳动习惯等。
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教育要坚持以实践为导向,要“做劳动”,而非简单地“讲劳动”。劳动精神附着在劳动技能上,一个没有劳动技能的人、不会劳动的人,很难有所谓的劳动精神。但是,劳动技能要以劳动精神为目标导向,让劳动技能训练过程折射出劳动精神,让劳动精神在劳动过程中、在技能训练中发挥引领作用。
如何养成大学生的劳动习惯?养成劳动习惯是劳动教育目标中的具体要求。劳动习惯是长期养成的。劳动习惯的养成,在于劳动教育的常态化,表现在日常生活劳动中,特点就是“日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天天做,日日做,经常做,持续做,久而久之,形成习惯。服务性劳动要公益化。因此,要让公益精神在服务性劳动中生长出来,让公益劳动成为自觉要求和行动。当公益精神成为一种动力机制时,就会激发服务的激情,增强自觉性,那么服务性劳动就可以逐步成为一种习惯。生产劳动,要以身体为之,以心领悟之。以身体为之,意即参加到生产劳动中去,经受磨炼;以心领悟之,意即用心领悟生产劳动的价值意义,身心俱进,养成习惯。
根据《意见》的明确要求,我们组织了一批有代表性的高校的专家学者,精心编写了这本《大学生劳动教育教程》。《大学生劳动教育教程》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严格根据《意见》要求编写,确立教材体系,重点突出;二是内容科学严谨,既考虑到劳动教育课程的性质,又考虑到教材内容重在教育而非对一种简单劳动的解读,体现了大学课程的学科特点和理论指导特色;三是内容充分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并重,体现了该课程突出的实践性;四是编写体例新颖,每个章节都有“学习目标”“思政目标”“导航阅读”“拓展阅读”“延伸阅读”“学习思考”“参考文献”等栏目,给学生以理论扩展和实践练习的机会。希望这本教材能对加强高等学校的劳动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学生劳动教育教程》由刘社欣主编,参加《大学生劳动教育教程》编写与审稿的作者和专家有:柏育红、李琳、林高标、张云义、范卉敏、梁辉良、曾锦标、张容、杨越明、林海峰、郭华鸿、谭钊、贺志勇、郭云霞、黄晓新、郑丽娜、余绍标、汪小云、王燕、龚亚东、于洪霜、林文雄、魏晓波、张清华、谭慧连、曾峥、江君、邹采荣、刘明贵、李满启、李鹏、孙健、杜环欢、王佳佳、李朝峰、易艳等人,在此对他们的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大学生劳动教育教程》作为高校通识课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主要以党中央、国务院文件,教育文件,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报告,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等官方主流媒体公开报导的资料为依据,也参考了百度文库等网络媒体资料,特此说明,以示感谢!
《大学生劳动教育教程》免费提供教学大纲、教学课件,读者可通过扫描下列二维码下载。
教学大纲 教学课件
刘社欣
2022年5月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就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系统部署和要求。本书正是根据《意见》精神进行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构建体现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坚持新时代劳动精神,做新时代合格劳动者;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争做新时代大国工匠;继承新时代劳模精神,争当新时代新劳模;高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基本要求;学校劳动教育与实践;大学生勤工助学劳动教育与实践;新时代大学生义务劳动教育与实践;家庭劳动教育与方案设计;大学生企业实训劳动教育与实践等。本书还设置了“学习目标”“思政目标”“导航阅读”“拓展阅读”等栏目,增强了内容的可读性和可实践性。
本书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劳动习惯,提升大学生的劳动技能,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作为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劳动教育通识必修课的教材。
第一章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 1
第一节 国家领导人重视劳动教育 5
一、毛泽东主席重视劳动教育 6
二、邓小平同志重视劳动教育 6
三、江泽民、胡锦涛同志重视劳动教育 7
四、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劳动教育 8
第二节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
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10
一、充分认识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
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加强劳动
教育的新要求 10
二、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
教育体系 11
三、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12
四、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 13
五、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 14
第二章 构建体现新时代特征的劳动
教育体系 19
第一节 理解劳动教育基本内涵 21
一、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
重要内容 21
二、劳动教育具有综合育人价值 22
三、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确立劳动
教育的独立学科地位 24
第二节 明确劳动教育总体目标 25
一、全面构建劳动认知体系,突出
劳动教育的思想性 25
二、培养高尚的劳动情感,形成对
劳动的情感认同 26
三、培育优秀的劳动意志品质,充分
发挥劳动意志品质的调控作用 26
四、掌握劳动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
行为习惯 27
第三节 设置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27
一、整体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 27
二、积极推进劳动教育课程改革 28
三、全面搭建劳动教育的平台 28
第四节 确定劳动教育内容要求 29
一、开展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培养学生
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9
二、开展生产劳动教育,提升学生艰苦
奋斗、实干兴邦的职业素质 30
三、开展服务性劳动教育,培育学生的
公共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30
第五节 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 31
一、劳动素养评价的主要内容 31
二、劳动素养的评价载体 32
三、劳动素养评价结果的运用 33
第三章 坚持新时代劳动精神,做新时代
合格劳动者 38
第一节 弘扬新时代的劳模精神、
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40
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
形成与发展 40
二、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
精神的内在联系 41
三、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
工匠精神的重大意义 42
四、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
工匠精神的具体措施 44
第二节 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内涵
理解 46
一、劳动精神的定义 46
二、深刻理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
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 47
第三节 “劳动精神”是党治国理政
最鲜明的理念 48
一、劳动者伟大精神 49
二、劳动伟大精神 50
第四节 坚持劳动精神对大学生
成才的重要意义 53
一、在大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 53
二、劳动教育的身体意蕴及现实意义 54
第五节 新时代劳动精神的核心价值
和具体体现 60
一、坚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
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 60
二、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具体体现 61
第四章 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争做
新时代大国工匠 67
第一节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 69
一、传统社会工匠成长与工匠精神的
产生 69
二、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传承发展及
时代内涵 71
第二节 新时代提倡工匠精神的
意义 74
一、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升我国自主
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74
二、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企业在竞争中
积累品牌资本、铸造民族品牌 75
三、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培育劳动与
敬业的社会心态,提升国民素养 76
第三节 坚守职业道德,立志做
大国工匠 77
一、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大国工匠的
培育 77
二、工匠精神发端于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 78
三、营造环境,为大国工匠的培育创造
更好条件 79
四、提升大国工匠的思想境界 80
第四节 新时代大国工匠典型代表
人物简介 82
一、航空“手艺人”胡双钱 82
二、把“点线艺术”融入人民币
数字化雕刻的马荣 83
三、给火箭焊“心脏”的高凤林 84
第五章 继承新时代劳模精神,争当新
时代新劳模 89
第一节 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内涵 90
一、劳模的定位 91
二、劳模精神体现时代精神 92
三、劳模精神的新内涵 93
第二节 劳模精神的核心要素 95
一、新时代劳模精神的核心要素是工匠
精神 96
二、新时代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新
关系 97
第三节 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具体
体现 99
一、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精神 99
二、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 100
三、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 101
第四节 争做新时代新劳模 102
一、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的根本遵循 102
二、构建弘扬劳模精神的德智体美劳
教育体系 103
三、人人争做新时代劳模 104
第五节 新时代劳动模范典型人物
介绍 105
一、新时代劳模精神的职业品格 105
二、新时代劳模精神的政治品格 106
三、新时代新劳模典型人物简介 106
第六章 高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
基本要求 111
第一节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
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112
一、高校校级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113
二、机关职能部门工作职责 114
三、二级学院工作职责 115
第二节 基础劳动教育课程的
基本要求和课程内容 117
一、劳动教育课程概述 117
二、劳动理论教学的意义、内容及
要求 118
三、劳动实践教育课程内容与要求 121
四、高校基础劳动教育的发展趋势 124
第七章 学校劳动教育与实践 131
第一节 校园劳动(保洁)工具的
功能与使用方法 132
一、大、小扫把 132
二、拖把 134
三、簸箕(垃圾铲) 137
四、现代保洁常用工具 138
五、现代电动扫把车 141
第二节 校园劳动保洁内容与要求 143
一、室内保洁内容与要求 143
二、休闲空间和走廊保洁内容与
要求 144
三、公共卫生间保洁内容与要求 145
四、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保洁内容与
要求 145
五、露天广场、停车场、台阶、
水沟等地的保洁内容与要求 146
六、生态林、绿化地(带)的保洁内容与
要求 147
第三节 大学生积极执行垃圾分类 148
一、垃圾分类的意义 148
二、国内外垃圾分类简介 149
三、大学生模范执行高校垃圾分类 152
第八章 大学生勤工助学劳动教育与
实践 159
第一节 勤工助学概述 163
一、勤工助学的历史沿革 163
二、勤工助学的内涵理解 164
三、高校勤工助学的主要形式 164
四、当前高校勤工助学的现实问题 165
第二节 勤工助学的意义 166
一、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166
二、促进大学生业务素质的提高 167
三、促进大学生自立能力的形成 167
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168
五、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170
六、促进大学生求职竞争力的提高 170
第三节 高校勤工助学的岗位
设置 171
一、助工助学岗位受聘对象及要求 171
二、勤工助学岗位设置要求 171
三、勤工助学岗位设置程序 172
四、勤工助学岗位设置一览 172
五、勤工助学岗位受聘人员聘用
程序 175
六、勤工助学岗位考核 176
七、勤工助学岗位酬金标准及支付 176
八、勤工助学岗位权益保护 177
第四节 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和对待
勤工助学 177
一、大学生须正确认识勤工助学 177
二、大学生要正确处理勤工助学与
学习的关系 179
第九章 新时代大学生义务劳动教育与
实践 187
第一节 义务劳动概述 189
一、大学生义务劳动教育的内涵 189
二、大学生义务劳动教育存在的
问题 190
第二节 义务劳动的意义 190
一、培养为实现中国复兴发展的时代
新人的客观要求 190
二、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的重要途径 191
三、新时代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
现实需要 192
第三节 大学生应积极参加义务
劳动实践 193
一、大学生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实践
途径 193
二、大学生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实践
设计方案 199
第十章 家庭劳动教育与方案设计 205
第一节 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
作用及地位 207
一、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 208
二、家庭是劳动教育的前沿阵地 208
第二节 家庭劳动教育的现状及
实施途径 209
一、家庭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210
二、提高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知 211
三、家庭劳动教育实施途径 213
第三节 家庭劳动教育的设计
方案 215
一、家庭劳动教育方案设计(一) 215
二、家庭劳动教育方案设计(二) 218
三、家庭劳动教育方案设计(三) 219
第十一章 大学生企业实训劳动教育与
实践 222
第一节 做好企业实训劳动教育,
增强劳动意识 224
一、企业实训劳动教育划分 224
二、劳动意识贯穿于企业实训劳动
教育的始终 225
第二节 规范企业实训劳动实践,
落实劳动责任 225
一、企业实训劳动实践应与时俱进 226
二、资源整合,不断深化校企产教
融合 226
三、合力落实企业实训劳动教育
责任链条 227
四、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228
第三节 完善企业劳动预案,确保
劳动有序 229
一、防患于未然 229
二、劳动预案的制定与启动程序 229
三、与时俱进,制定突发事件等
应急预案 232
第四节 遵守企业实训劳动法规,
确保依法实训 232
一、让依法实训 “香”起来、“亮”
起来 233
二、依法合规遵守企业实训劳动
法规 234
《大学生劳动教育教程》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严格根据《意见》要求编写,确立教材体系,重点突出;二是内容科学严谨,既考虑到劳动教育课程的性质,又考虑到教材内容重在教育而非对一种简单劳动的解读,体现了大学课程的学科特点和理论指导特色;三是内容充分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并重,体现了该课程突出的实践性;四是编写体例新颖,每个章节都有“学习目标”“思政目标”“导航阅读”“拓展阅读”“延伸阅读”“学习思考”“参考文献”等栏目,给学生以理论扩展和实践练习的机会。希望这本教材能对加强高等学校的劳动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