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机构配置——基于弹性城市理论视角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机构配置——基于弹性城市理论视角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0.62 6.0折 6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欧阳虹彬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262441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202465999

上书时间2024-05-26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欧阳虹彬(1977-),湖南长沙人,工学博士,湖南建筑学院,助理教授,英国爱丁堡爱丁堡艺术学院公派访英学者;作者长期从事城市形态演变、养老机构配置、弹性城市理论等研究,已在《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研究》、《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中国建筑教育》等EI、CSSCI、CSCD等来源期刊、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 10余篇,编著《城市建筑文化:环境篇》(担任副主编)。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及教研课题,多次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奖。



目录


自序

第一章老龄化社会与养老机构配置

1.1严峻的老龄化形势与养老机构“高空置”现象

1.1.1老龄化催生的巨大社会养老压力

1.1.2养老机构是不可或缺的社会养老服务部分

1.1.3养老机构的发展窘境

1.2养老机构研究述评

1.2.1需求研究现状

1.2.2运营与管理研究现状

1.2.3空间规划及管理研究现状

1.2.4不足与趋势

第二章弹性城市理论视角下的研究方案设计

2.1新的观察角度:弹性城市理论视角

2.2弹性城市理论演化

2.2.1基于“工程弹性(EngineeringResilience)”的研究

2.2.2基于“生态弹性(EcologicalResilience)”的研究

2.2.3基于“社会-生态弹性(So-EcologicalResilience)”的研究

2.2.4弹性城市理论研究趋势

2.3基于弹性城市理论的研究方案

2.3.1相关概念定义及概念模型建构

2.3.2涵括的主要内容

2.3.3研究流程安排与方法

2.3.4预期目标及影响

2.4实证对象选取及数据来源

2.4.1典型案例:长沙

2.4.2公开统计数据等来源

2.4.3田野调查情况:需求与供给

第三章城市系统应对需求压力的适应性循环机制

3.1适应性循环(AdaptiveCycle)理论的发展

3.1.1由适应性循环到适应性循环圈

3.1.2PanarchyModel与养老机构配置研究结合

3.2适应性循环过程(1949-2016)

3.2.1适应性循环圈(1949-1999)

3.2.2第二适应性循环圈的开发阶段(γ1)和第二开发阶段(γ2)

3.2.3适应性循环过程的特征

3.3适应性循环过程的动力因素

3.3.1制度创新与相关政策提前预备

3.3.2养老机构需求压力变化

3.3.3具体政策、规范的适时完善与调整

3.4适应性循环的趋势、特点及发展要求

3.4.1第二开发阶段(γ2)的特点

3.4.2第二开发阶段(γ2)的发展要求:提高对需求的吸收效率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城市系统对差异化需求的吸收结果

4.1对功能需求的吸收结果

4.1.1不同健康状态的老年人需求特征:功能要素及重要度问卷分析

4.1.2功能要素水平的量化评分标准、模型及计算

4.1.3供给吸收不同健康状态的老年人需求时功能要素水平变化趋势

4.1.4供给对失能老人功能需求的吸收结果

4.1.5供给对自理老人功能需求的吸收结果

4.2对价格需求的吸收结果

4.2.1老年人对价格的需求特征

4.2.2供给的价格水平与老年人支付能力的关系

4.2.3养老机构的性价比模型及计算

4.2.4供给对不同健康状态老年人的性价比需求的吸收结果

4.3对空间布局需求的吸收结果

4.3.1不同健康状态的老年人对空间布局的需求特征

4.3.2不同社会空间中的老年人需求的分布规律

4.3.3空间布局需求类型与相应空间服务模式

4.3.4供给的空问布局类型

4.3.5空间布局类型的供需结构关系

4.3.6区域服务型机构对需求的吸收结果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影响吸收结果的城市系统因素

5.1影响对功能需求的吸收结果的直接因素

5.1.1养老机构功能的供给模式

5.1.2对功能需求的吸收结果的形成路径

5.1.3直接因素:运营能力参差不齐、政府监管不力

5.2影响对价格需求的吸收结果的直接因素

5.2.1养老机构价格的供给模式

5.2.2对价格需求的吸收结果的形成路径

5.2.3直接因素:老年人收入水平偏低、双轨模式、发展时序、优质医疗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

5.3影响对空间布局需求的吸收结果的直接因素

5.3.1养老机构空间布局的供给模式

5.3.2对空间布局需求的吸收结果的形成路径

5.3.3直接因素:区域服务型机构建构机制不完善、运营能力参差不齐

5.4对直接冈素的检验

5.4.1直接因素指标化

5.4.2灰色关联度分析

5.5导致直接因素形成的社会子系统内的根本因素

5.5.1政府的社会保障管理责任界限不明晰

5.5.2社区组织偏行政性与社会组织具依赖性

5.6导致直接冈素形成的经济子系统内的根本因素

5.6.1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偏低

5.6.2养老产业发展程度尚浅

5.7导致直接因素形成的空间子系统内的根本因素

5.7.1偏物质性空间规划传统

5.7.2单核心城市空间结构

5.8本章小结

第六章以弹性为目标的养老机构配置机制优化对策

6.1以促进适应性循环健康发展为目标的动态优化对策

6.1.1促进适应性循环健康发展的关键

6.1.2建立养老机构信息平台

6.1.3监测适应性循环并预警

6.1.4在开发、保守阶段反馈与调整

6.2以提升吸收效率为目标的阶段性优化对策

6.2.1吸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6.2.2建立基于差异化需求的养老机构类型体系

……

内容摘要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具有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趋势及失能人口基数大等特点,同时,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模式迅速转换,社会养老服务具有救济传统,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使老龄化在短期内对社会养老服务造成很好明显的压力。在高需求背景下,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城市养老机构呈现高空置特征,提示其配置机制存在重大问题,亟待展开研究。基于弹性城市理论,建构起具有整体性、动态性特征的新理论框架。将适应性循环理论模型(PanarchyModel)与动态适应机制研究结合,展开城市系统应对需求压力的适应性循环机制研究;研究了长沙市在1949-2016年间的适应性循环过程及动力因素。针对处于开发阶段的阶段性适应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在需求远大于供给及市场化的背景下,城市系统对需求压力的吸收机制是阶段性适应机制的核心;充分考虑老年人需求的差异性、养老机构实际供给的复杂性,综合运用定性、定量方法进行供需比较,明晰了影响吸收效率的供给因素及其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导致吸收结果的城市系统因素,包含直接因素和根本因素两个层级,为解释处于开发阶段的养老机构配置机制提供了具有系统性特征的新视角。并从促进适应性循环过程健康发展、提升养老机构吸收效率的角度,提出城市系统的应对对策,以促进机制优化。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