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夷山生态文化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武夷山生态文化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6.47 5.6折 100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平安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584774

出版时间2022-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00元

货号1202702405

上书时间2024-05-26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朱平安,一九五七年生于陕西咸阳,一九八四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先后在多家高校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现为武夷学院哲学教授,武夷学院世界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朱子学会会员。

目录
绪论

一、生态危机源于行为失范

二、行为失范源于制度失衡

三、制度失衡源于心态危机

第一章  典范价值的世界遗产文化

一、典型完整的森林系统

二、生物多样的关键地区

三、独特奇绝的自然景观

四、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

五、保存完好的生态环境

第二章  敬畏生命的图腾生态文化

一、武夷山的图腾崇拜

二、蛇图腾与宗教信仰——敬畏自然

三、蛇图腾与生殖崇拜——生命崇拜

四、蛇图腾与神话传说——生命之源

五、蛇图腾与艺术形象——生命审美

六、蛇图腾与哲学思维——生命哲学

七、蛇图腾与民俗文化——生存意识

八、蛇图腾与文学意象——生动为美

九、蛇图腾与历史文化——生生不已

十、蛇图腾与生态文明——生态智慧

十一、蛇图腾与养生文化——长寿象征

十二、蛇图腾与政治文化——民生为本

十三、蛇图腾与语言文字——生命信息

第三章  一视同仁的理学生态文化

一、朱子《仁说》的生态哲学内涵

二、朱子的生命体验与生态情怀

三、从武夷山摩崖石刻看朱熹的生态思想

第四章  众生平等的佛教生态文化

一、重新认识佛教文化的当代价值

二、众生平等的价值理念

三、持戒护生的生活方式

四、慈悲为怀的生态实践

第五章  顺应自然的道教生态文化

一、重新认识道家哲学的当代价值

二、“道法自然”就是顺应自然

三、“无为而治”就是顺应民意

四、“见素抱朴”就是顺应人性

五、“俭慈爱物”就是顺应物性

六、“清静养生”就是顺应环境

第六章  护山治水的政治生态文化

一、生态政治的基本理念

二、我国古代的生态政治传统

三、武夷山的古代生态政治

四、武夷山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

第七章  传情达意的文学生态文化

一、传情达意是生态文学的价值诉求

二、生——生命的感悟

二、动——生意的体验

四、情——生态的情怀

五、趣——生活的情趣

第八章  返璞归真的民俗生态文化

一、衣食住行与返璞归真

二、生婚寿葬与重生传统

三、岁时节庆与顺应自然

四、生产劳作与技艺传承

五、文化娱乐与移风易俗

六、礼仪道德与睦邻友好

七、信仰祭祀与敬畏自然

八、民俗旅游与生态示范

第九章  顺应环境的建筑生态文化

一、闽北民居建筑的风水传统

二、“五宜五不宜”的“武夷风格”

三、依山傍水的闽北古民居建筑

四、彩虹飞架的闽北廊桥建筑

五、悟道山水的闽北书院建筑

六、超凡脱俗的闽北宗教建筑

第十章  物尽其用的茶业生态文化

一、独特不错的生态环境

二、智慧生态的生产管理

三、独树一帜的制作工艺

四、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

五、茶旅融合的生态旅游

第十一章  敬畏自然的神话生态文化

一、创世神话与宇宙生成

二、始祖神话与生命之源

三、开山神话与环境改造

四、劝善神话与尊重生命

五、惩恶神话与敬畏自然

六、避世神话与诗意栖居

七、放生神话与生态保护

八、民俗神话与生态预警

九、刺贪神话与人性救赎

十、岩茶神话与顺应自然

第十二章  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选择

一、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真善美

二、生态旅游的产业融合——茶旅融合

三、生态旅游的项目开发——多层叠加

四、生态旅游的产品开发——多元交叉

五、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保护开发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从文化结构入手,揭示武夷山地方生态文化的典范价值和普遍意义,内容涉及世界遗产的基本内涵、图腾崇拜、朱子理学、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政治文化、文学艺术、民俗文化、建筑文化、荼业文化、神话传说以及生态旅游十二个方面,以章节标题方式明确指出其价值意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