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马之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罗马之墟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1.05 3.1折 6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力舟 著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4126860

出版时间2018-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201738066

上书时间2024-05-25

曲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力舟,长居厦门,朝为天衡联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职业律师;暮为业务历史研习者、撰稿人。朝暮之间,惟饮酒读史可以自救于平庸生活。著有《读破三春》等。

目录
引子 照夜焚城郭——当罗马成为帝国\001
第一章 麦风清泠吹——罗马帝国压迫神圣罗马\021
第二章 残梦夜魂断——罗马帝国与神圣罗马合体\051
第三章 只为无明不了绝——神圣罗马宗派纷争\089
第四章 国破君亡不记年——罗马帝国在西方覆灭\121
第五章 霸业鼎图人去尽——后帝国时代的蛮族霸政\153
第六章 无人说得中兴事——查士丁尼复兴罗马\185
第七章 真僧不见听时心——神圣罗马在西方走向集权\223
第八章 英雄割据非天意——法兰克崛起\265
第九章 一剑乘时帝业成——查理大帝在西方再造帝国\307
第十章 两分天下指鸿沟——加洛林的帝国分崩离析\339
尾声更变千年如走马——帝国瓦解、神圣泯灭\387
附录1 本书所涉大事记\411
附录2 加洛林宗室世系\420

内容摘要
本书梳理了罗马帝国横跨千年的兴衰史,既有冷静客观的历史解读,也有精彩纷呈的人物刻画,于细节处生动再现,于宏观处纵览全局。并且将罗马帝国的兴衰与中国春秋时期做了横向的比较。作者语言优美华丽,并具备高屋建瓴的历史观点,带领读者在诗意的文字中,畅览罗马帝国千年兴衰。

精彩内容
自序罗马是法律人的故乡。有人曾问我,为什么会对罗马史感兴趣,这就是我的回答。尽管中国曾拥有过滥觞于战国李悝的《法经》、终结于《大清律》的中华法系,可今天影响我们这个社会的法律体系,追根溯源,只能是罗马法——恩格斯誉之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个世界性法律”。孕育了罗马法的古罗马究竟有过怎样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又是如何落得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像我这样一个以法律为有涯人生之业、以历史为无益消遣之事的人,很难抑制对这个上古帝国的兴趣。十多年前,我就搜罗了一些描述古罗马的书籍,实在不能算多。最后,我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不是古罗马的崛起,反倒是它的衰亡。这固然是受爱德华?吉本那部鸿篇巨制的影响,除此之外,有没有别的原因?几个世纪来,罗马衰亡命题的讨论一直属于史学界的显学。可是,最后的结论却如沃尔特?艾萨克森所言:“几乎有多少历史学家,就有多少个罗马衰亡的原因。”德意志、英格兰未必能真正领会这段历史的宿命意味,甚至自命传承罗马流风遗韵的法兰西也不行。因为日耳曼民族是踏着罗马的废墟走上世界之巅的。罗马衰亡的历史,对他们来说却是崛起的历史。兴高采烈的兀鹰再怎么聪慧,也无从领悟亡魂的奥秘,它们在意的,只是爪喙下正在腐朽的尸身。拉丁民族也不行,尽管他们是罗马人的嫡派后裔,可罗马在意大利的衰亡是5世纪的事,漫长的时间已经把血脉之力稀释得很淡很淡了,对他们来说,罗马恍如远古的神话。帝国衰亡时上演的一出出大戏,已很难引起真切的内心共鸣。断壁残垣,就屹立在罗马故地的城邑和乡野,但是意大利人的体验能逃过《桃花扇》终曲所唱的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罗马衰亡的悲凉之雾,能呼吸领会之,唯中国人而已。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历史上,能与“罗马”相匹敌的概念,只有“华夏”。它们居于各自的天下之中,俯视四极八荒的夷狄,同时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在中国,叫“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在罗马,是万国归化罗马、万神并祀于神殿的历史景观。更重要的是,在罗马衰亡千余年后,华夏也步其后尘。正如唐德刚先生那个脍炙人口的比喻“历史三峡”,自鸦片战争起,我们这个东方古国被迫开始了一段惊涛骇浪、死人如麻的航程。当我读到早期基督徒深入底层罗马民众,去宣扬“弥赛亚”的时候,总是会想到八九十年前,中国同样有一群热血沸腾的年轻人,带着拯救民族的使命感,走到工农群众中去;罗马帝国将基督徒的博爱曲解为淫乱与无耻,与“共产共妻”的无耻歪曲,本质并无不同;十二使徒大多以身殉道,前三百年的历代罗马主教慷慨赴死者比比皆是,从容坚定,与我所熟悉的牺牲者又是何其相似!我内心深处,读这样的历史毫无违和感。同样,在血腥的镇压终告过去后,已统治意识形态、左右政治局势的基督教遭遇更为严峻的问题:教士腐化堕落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为了权柄,教会内部宗派林立、势不两立;教义之争的外衣,掩盖不住你死我活、刀光剑影的争斗;排除异己,迫害异端,焚烧书籍,砸烂古老文明留下的一切美丽雕像、建筑,甚至面目狰狞地将那个时代伟大的知识分子拖过街头、千刀万剐……这一切,难道我们陌生么?将共产主义与基督教进行比较,并非什么新鲜的观点。神学家梯利希就曾提到,马克思从基督教及犹太教那里获得了弥赛亚的前瞻,以革命的方式,在经济基础上建立他的“弥赛亚”国。但是,中国人的体验是独特的,因为他们用近百年的时间,去复写了那段湮没千年的历史。“残山梦最真,旧境难丢掉”——带着这样的历史体验,读罗马帝国衰亡史,自应别有心得。唐先生曾预言,“要通过这个可怕的三峡,大致也要历时两百年。自1840年开始,我们能在2040年通过三峡,享受点风平浪静的清福,就算是很幸运的了。”如能承其吉言,这段航程眼看就要结束了。查士丁尼将罗马复兴曲解为帝国复兴,从而给西方世界造成灾难性后果。就算是查理大帝,神话背后同样是白骨累累,充满了不仁不义的情节。可是,今天的人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与回避了。在风雨飘摇的年代,我们满心愤怒地埋葬了大清帝国,并宣告这是华夏大地上最后一个帝国;面对外侮,饱受屈辱的中国人又振臂高呼“打倒帝国主义”。但是,存在于我们内心的帝国是否真的被打倒了?或者说,民族复兴,是否能同帝国复兴画上等号。在这个世界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信仰,还有谦卑的姿态,能欣赏的不多,能实践的少,奉行终身的更少。在罗马帝国是如此,在更广阔的世界亦是如此。这本书以审尸闹剧和娼妓政治为结尾,没有能留给读者一个光明的结局,很是遗憾,甚至可以算是败笔。希望现实的世界,不要在如此黑暗的段落画上句号。如果有人再次问我,为什么会对罗马史感兴趣,也许应该回答他:我眼中,一切的历史都是中国史,因为——中国才是我的故乡。最后,要感谢本书的编辑关宁和美编杨亚强。因为她的建议,略显枯燥的文字因色彩和名画的点缀,更具美感。感谢我的师友白劭翔律师惠赐罗马史书籍,使本书的引子和、二、四章内容更为丰满。我是2012年秋开始动笔写作的。当时,内子Gloria正带着尚未出生的爱女Grace彳亍于罗马帝国的残山剩水、断壁残垣间——这是本书灵感的源泉!感谢她们。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