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通信原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数字通信原理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9.12 6.2折 79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冯穗力 等 编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88708

出版时间2016-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9元

货号1201381179

上书时间2024-11-15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冯穗力,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数字通信原理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数字编码与扩频通信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发表论文多篇,完成多项多项,出版专著和教材3部。

目录
第1章绪论
1.1近代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1.2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1.3数字通信的特点
1.4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性能指标及其度量参数
1.5本书的内容安排
习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章信号分析基础
2.1引言
2.2确定信号分析方法回顾
2.3信号的矢量表示
2.4希尔伯特变换及应用
2.5随机信号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6随机过程的主要统计特性
2.7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及数字特征
2.8平稳随机信号
2.9信号功率谱密度
2.10通信系统中几种常用的随机过程
2.11平稳随机过程与时不变线性系统
2.12循环平稳随机过程
2.13匹配滤波器
2.14信号的带宽
2.15常用的几种特殊函数
2.16本章小结
习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3章模拟信号的数字编码
3.1引言
3.2低通和带通信号抽样定理
3.2.1低通信号理想抽样
3.2.2低通信号自然抽样
3.2.3混叠现象与低通抽样定理
3.2.4带通抽样定理
3.3模拟信号的量化
3.3.1标量量化
3.3.2矢量量化
3.3.3均匀量化
3.3.4非均匀量化
3.3.5对数量化
3.4脉冲编码调制
3.4.1常用的PCM编码方式
3.4.2A律与μ律PCM编码
3.4.3对数PCM与线性PCM间的变换
3.5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
3.5.1预测编码的基本概念
3.5.2信号预测的基本方法
3.5.3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3.6增量调制(△m调制)
3.6.1简单增量调制
3.6.2增量总和调制——△—Σ调制
3.6.3数字压扩自适应增量调制
3.7不同编码方式的误码性能分析
3.7.1增量调制编码的误码性能分析
3.7.2线性PCM编码的误码性能分析
3.7.3两种编码的抗误码性能比较
3.8本章小结
习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4章信息论基础
4.1引言
4.2信息的度量
4.2.1离散信源信息的度量
4.2.2离散信源的平均信息量——信源的熵
4.2.3熵的最大化
4.2.4离散信源的联合熵与条件熵
4.3离散信道及容量
4.3.1信道的模型
4.3.2互信息量
4.3.3熵函数与平均互信息量之间的关系
4.3.4离散信道的容量
4.3.5离散无记忆对称信道及特性
4.4连续信源、信道及容量
4.4.1连续信源的相对熵
4.4.2连续信源的相对条件熵和互信息量
4.4.3连续信源的相对熵的最大化
4.4.4加性高斯噪声干扰信道的容量
4.4.5信道容量和信道带宽的归一化分析
4.5信源编码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4.5.1离散无记忆信源
4.5.2离散无记忆信源的等长编码
4.5.3离散无记忆信源的不等长编码
4.5.4霍夫曼编码
4.6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4.6.1离散无记忆信道的转移矩阵与后验概率矩阵
4.6.2最大后验概率译码准则
4.6.3最大似然译码准则
4.6.4费诺不等式
4.6.5信道编码定理
4.7率失真理论
4.7.1平均失真度
4.7.2率失真函数
4.8本章小结
习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5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5.1引言
5.2基带传输系统基本模型
5.3基带信号的波形设计与编码
5.3.1基带信号的波形设计原则
5.3.2基带信号的基本波形
5.3.3常用的基带信号传输码型
5.4基带信号的功率谱
5.4.1二进制纯随机序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
5.4.2二进制平稳序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
5.5码间串扰与波形传输无失真的条件
5.5.1基带信道的传输特性与码间串扰
5.5.2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5.5.3奈奎斯特第二准则
5.5.4奈奎斯特第三准则
5.6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
5.6.1部分响应系统的信号波形特性
5.6.2预编码和相关编码
5.7基带信号的检测与最佳接收
5.7.1加性高斯白噪声干扰下的信号检测
5.7.2基带信号的最佳接收
5.7.3基带传输系统特性的眼图观测方法
5.8本章小结
习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6章数字载波调制传输系统
6.1引言
6.2数字载波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
6.2.1数字载波调制的基本原理
6.2.2数字载波调制信号的功率谱分析
6.2.3数字载波调制信号解调的基本原理
6.3二进制数字载波调制传输系统
6.3.12ASK调制解调系统
6.3.22PSK调制解调系统
6.3.32DPSK调制解调系统
6.3.42FSK调制解调系统
6.3.5二进制调制解调系统的性能比较
6.4多进制数字载波调制传输系统
6.4.1信号统计判决的基本原理
6.4.2MASK调制解调系统
6.4.3MPSK调制解调系统
6.4.4MQAM调制解调系统
6.4.5MFSK调制解调系统
6.5恒包络连续相位调制
6.5.1MSK调制解调系统
6.5.2GMSK调制解调系统
6.6正交频分复用载波调制传输系统
6.6.1并行传输的基本概念
6.6.2OFDM的基本原理
6.6.3OFDM信号的时间保护间隔与循环前缀
6.6.4OFDM信号的功率谱及OFDM信号的特点
6.7本章小结
习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7章传输信道
7.1引言
7.2信道的定义和分类
7.2.1信道的定义
7.2.2恒参信道
7.2.3随参信道
7.3信道的损耗与衰落特性
7.3.1自由空间传输损耗模型
7.3.2传输路径损耗模型
7.3.3传输信道阴影衰落模型
7.3.4路径损耗与阴影衰落综合模型
7.4信道的统计多径模型
7.4.1多普勒频移与多径接收信号
7.4.2窄带衰落模型
7.4.3宽带衰落模型
7.5信道的容量分析
7.5.1平坦衰落信道的容量
7.5.2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容量
7.6信道估计与均衡
7.6.1信道估计与均衡的基本概念
7.6.2最大似然序列估计法
7.6.3数字时域均衡的基本原理
7.6.4数字时域均衡的常用方法
7.6.5自适应均衡器
7.7本章小结
习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8章差错控制编码
8.1引言
8.2差错控制编码的主要类型和方式
8.2.1差错控制编码的主要类型
8.2.2差错控制的方式
8.3简单的差错控制方法
8.3.1奇偶校验码
8.3.2重复码
8.3.3水平奇偶校验码
8.4线性分组码的代数基础
8.5线性分组码的基本性质
8.5.1码距的概念
8.5.2码距与检错、纠错能力的关系
8.5.3线性分组码的生成矩阵与监督矩阵
8.5.4线性分组码的最小码距与最小码重的关系
8.5.5线性分组码的标准阵、陪集首和陪集
8.5.6汉明码
8.5.7线性分组码纠错能力分析
8.6循环码
8.6.1循环码的基本概念和定理
8.6.2系统码结构的循环码
8.6.3循环冗余校验码
8.6.4汉明循环码
8.6.5BCH码
8.7卷积码
8.7.1卷积码编码器的构造和表示方法
8.7.2卷积码的卷积关系、生成矩阵与生成多项式
8.7.3卷积码的监督矩阵与监督多项式矩阵
8.7.4卷积码的伴随式与代数译码
8.7.5卷积码的状态图、树图与网格图描述
8.7.6卷积码的距离特性与转移函数
8.7.7卷积码的概率译码原理
8.7.8卷积码的维特比译码
8.7.9维特比译码器的性能分析
8.7.10卷积码的码率变换操作——凿孔卷积码
8.8调制与编码的权衡
8.8.1调制方式的权衡问题
8.8.2带宽受限系统与功率受限系统
8.8.3带宽与功率均受限系统
8.9本章小结
习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9章同步原理与技术
9.1引言
9.2锁相环
9.2.1锁相环的组成
9.2.2锁相环的工作原理
9.2.3锁相环的基本性能分析
9.3载波同步
9.3.1直接提取法
9.3.2插入导频法
9.3.3载波相位的似然估计法
9.4符号同步
9.4.1直接提取法
9.4.2插入导频法
9.4.3符号同步的似然估计法
9.4.4载波相位和符号同步的联合估计
9.5帧同步
9.5.1帧同步标识符的周期性插入法
9.5.2帧同步标识符的相关搜索法
9.6本章小结
习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10章扩展频谱通信技术
10.1引言
10.2扩频系统的基本概念
10.2.1扩频系统的基本原理
10.2.2扩频系统的分类
10.2.3扩频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10.2.4扩频系统的特点
10.3伪随机序列
10.3.1m序列
10.3.2Gold序列
10.4直接序列扩频技术
10.5跳频技术
10.5.1跳频系统工作原理
10.5.2跳频器
10.6扩频系统的同步
10.6.1扩频码的捕获
10.6.2扩频码的跟踪
10.7扩频技术的应用
10.7.1扩频技术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
10.7.2扩频技术在民用通信中的应用
10.8本章小结
习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11章信道复用与多址技术
11.1引言
11.2频分复用与频分多址
11.3时分复用与时分多址
11.4码分复用与码分多址
11.5空分复用与空分多址
11.6统计复用与随机多址
11.7综合复用
11.8本章小结
习题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缩写索引表

内容摘要
本书介绍数字通信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数字通信的信号分析基础、信源和信道编码、信息论基础、信号的基带传输、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特性、差错控制编码、同步技术、扩频通信和信道复用与多址技术等。本书的特点是,注重理论分析和推导的严谨性,强调物理概念。本书提供配套的电子课件和习题解答,需要电子课件的教师请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免费注册后下载。本书适合作为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和研究生的参考书,也可供通信领域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