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丁文江的一生及其评价
一、一个高级学者的知识准备
二、中国近代地质事业的开拓者
三、其他领域的学术成就
四、“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中的收获
五、介入国内政治生活
六、“苏俄经验”与思想调整
七、未尽的军事才能
八、中央研究院的“阁魁”
九、人际交往与友情天地
十、丁文江文献整理
丁文江先生年谱
1887年(光绪十三年丁亥) 一岁
1892年(光绪十八年壬辰) 五岁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丙申) 九岁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戊戌) 十一岁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己亥) 十三岁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庚子) 十四岁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辛丑) 十五岁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壬寅) 十六岁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癸卯) 十七岁
1904年(光绪三十年甲辰) 十八岁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乙巳) 十九岁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丙午) 二十岁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丁未) 二十一岁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戊申) 二十二岁
1909年(宣统元年己酉) 二十三岁
1910年(宣统二年庚戌) 二十四岁
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 二十五岁
1912年(民国元年壬子) 二十六岁
1913年(民国二年癸丑) 二十七岁
1914年(民国三年甲寅) 二十八岁
1915年(民国四年乙卯) 二十九岁
1916年(民国五年丙辰) 三十岁
1917年(民国六年丁巳) 三十一岁
1918年(民国七年戊午) 三十二岁
1919年(民国八年己未) 三十三岁
1920年(民国九年庚申) 三十四岁
1921年(民国十年辛酉) 三十五岁
1922年(民国十一年壬戌) 三十六岁
1923年(民国十二年癸亥) 三十七岁
1924年(民国十三年甲子) 三十八岁
1925年(民国十四年乙丑) 三十九岁
1926年(民国十五年丙寅) 四十岁
1927年(民国十六年丁卯) 四十一岁
1928年(民国十七年戊辰) 四十二岁
1929年(民国十八年己巳) 四十三岁
1930年(民国十九年庚午) 四十四岁
1931年(民国二十年辛未) 四十五岁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壬申) 四十六岁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癸酉) 四十七岁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甲戌) 四十八岁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乙亥) 四十九岁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丙子) 五十岁
身后记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丙子)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丁丑)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戊寅)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己卯)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庚辰)
1941年(民国三十年辛巳)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壬午)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癸未)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甲申)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丙戌)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丁亥)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戊子)
1956年(丙申)
1958年(戊戌)
1967年(丁未)
1970年(庚戌)
1978年(戊午)
1983年(癸亥)
1984年(甲子)
1985年(乙丑)
1986年(丙寅)
1987年(丁卯)
1990年(庚午)
1993年(癸酉)
1997年(丁丑)
1998年(戊寅)
2000年(庚辰)
2001年(辛巳)
2005年(乙酉)
2007年(丁亥)
2008年(戊子)
《丁文江先生学行记》前言
附录 追悼丁文江佚文三篇
一、Obituary:Dr.V.K.Ting
二、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二次年会记事(节录)
三、悼丁文江先生
内容摘要
本书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围绕科学与政治两大主题,以翔实的史料和深入的解读,对丁文一江成为一个高级学者的知识背景、他对中国近代地质事业的贡献、他在地理学、古生物学、古代科技文献整理、人类学、历史学方面的工作成就、他在“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中的收获、他介入国内政治生活、他的“苏俄经验”、他的军事才能、他与“中央研究院”的关系、他的人际交往以及丁文江文献整理诸方面做了全面评价。第二部分是“丁文江先生年谱”,征引丰富的史料对谱主一生的事迹系年编辑、考证,彰显谱主多彩多姿的人生轨迹。
主编推荐
《科学与政治》从丁文江先生在科学与政治两个领域的发展足迹回顾其一生,以详赡的史料与深刻的解读,剖析了丁文江一生的的科学贡献以及在政治领域的实践等,书后附有考据详实的《丁文江先生年谱》和丁文江纪念、研究资料目录索引。史料详实,语言质朴、情感饱满,使本书成为一本极具价值的研究资料。
精彩内容
丁文江的一生及其评价
在近代中国科技事业(特别是地质事业)的发展进程中,丁文江是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他一生的研究和活动范围甚广,涉及地质学、动物学、人类学、地理学、政治、军事、少数民族语言、历史等,在他涉足的每一个领域,他或做出开拓性的贡献,或有其骄人的成就,或有着重大的影响。今天我们评价丁文江,困难的不在于把握他的某一项具体的科技成就,实际上在他工作的领域都已有后来者超越了他。在科技史上,丁文江已成为一个历史的存在。他政治生活中的某些局限,如在军阀孙传芳治下担任淞沪商埠督署总办,亦不需我们作更多的辩解,他同时代的人已有足够的历史解释。我们之所以有兴趣继续探讨这样一位科学人物,是基于对他在中国近代科技史上所树立的科学典范的纪念,是对他所树立的一种科学精神——丁文江精神的怀念。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