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45.17
5.3折
¥
85
全新
库存20件
作者王冬良 王金湘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741718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5元
货号1203271246
上书时间2024-11-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1
1.1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1
1.2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的分类3
1.2.1汽车电气设备3
1.2.2汽车电子控制系统3
1.3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的特点5
1.3.1低压直流5
1.3.2单线制5
1.3.3负极搭铁5
1.3.4用电设备并联连接5
1.4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6
1.4.1集成化6
1.4.2电动化6
1.4.3智能化6
1.4.4网联化6
1.4.5共享化7
第2章汽车电源系统9
2.1汽车电源系统概述9
2.1.1汽车电源系统的组成9
2.1.2汽车电源系统的工作特性10
2.2传统汽车用铅酸蓄电池11
2.2.1铅酸蓄电池的构造11
2.2.2蓄电池的型号14
2.2.3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15
2.2.4铅酸蓄电池的工作特性17
2.3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20
2.3.1动力蓄电池的种类20
2.3.2镍镉电池21
2.3.3镍氢电池21
2.3.4锂离子电池22
2.3.5燃料电池25
2.4汽车交流发电机26
2.4.1汽车交流发电机的构造26
2.4.2汽车交流发电机的型号32
2.4.3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32
2.4.4交流发电机的工作特性40
第3章汽车起动系统43
3.1汽车起动系统的基础知识43
3.1.1发动机起动方式43
3.1.2电起动系统的组成与工作过程44
3.1.3起动机的组成44
3.1.4起动机的型号45
3.2起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46
3.2.1直流电动机46
3.2.2传动机构50
3.2.3电磁控制装置52
3.3起动机基本参数的选择53
3.4新型起动机54
3.4.1电枢移动式起动机54
3.4.2减速起动机55
第4章汽车点火系统60
4.1普通电子点火系统61
4.1.1概述61
4.1.2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统62
4.1.3霍尔效应式电子点火系统66
4.1.4光电式电子点火系统69
4.1.5电子点火系统典型元件构造70
4.2微机控制点火系统73
4.2.1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73
4.2.2微机控制点火系统高压电配电方式75
4.2.3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控制原理78
4.2.4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典型应用89
第5章汽车照明、信号与报警系统99
5.1汽车照明系统99
5.1.1照明系统的组成99
5.1.2对前照灯的要求100
5.1.3前照灯的结构及防眩目措施100
5.1.4前照灯的电路102
5.1.5电控前照灯系统103
5.2汽车信号系统111
5.2.1转向信号灯111
5.2.2危险报警信号灯112
5.2.3电喇叭112
5.3汽车报警系统114
5.3.1汽车报警系统的作用114
5.3.2常见的汽车报警灯电路114
第6章汽车仪表与电子显示装置118
6.1汽车传统仪表118
6.1.1水温表118
6.1.2燃油量表119
6.2汽车电子仪表120
6.2.1电子仪表的组成120
6.2.2电子仪表的控制原理121
6.2.3常见的电子仪表121
第7章汽车电器辅助设备125
7.1风窗刮水器与洗涤装置125
7.1.1风窗刮水器125
7.1.2风窗玻璃洗涤器129
7.1.3后窗玻璃除霜装置130
7.2电动车窗130
7.2.1电动车窗的组成和分类130
7.2.2电动车窗控制电路及工作原理131
7.3电动座椅133
7.3.1普通电动座椅133
7.3.2带存储功能的电动座椅135
7.4电动后视镜135
7.4.1电动后视镜结构136
7.4.2电动后视镜控制电路及工作原理136
第8章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140
8.1汽油机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140
8.1.1汽油机管理系统的特点140
8.1.2汽油机管理系统的类型141
8.1.3汽油机管理系统的组成144
8.2电控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147
8.2.1空气供给系统147
8.2.2燃油供给系统155
8.2.3电子控制系统162
8.2.4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原理167
8.3电控汽油机辅助控制系统175
8.3.1进气控制系统175
8.3.2怠速控制系统182
8.3.3排放控制系统185
8.4柴油机共轨直喷系统188
第9章汽车电控自动变速器192
9.1概述193
9.1.1自动变速器的定义193
9.1.2自动变速器的分类193
9.1.3电控自动变速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196
9.2液力变矩器198
9.2.1液力变矩器的结构198
9.2.2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202
9.3行星齿轮变速系统204
9.3.1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及传动原理204
9.3.2组合式行星齿轮机构209
9.3.3换档执行元件213
9.4液压控制系统217
9.4.1油泵217
9.4.2调压装置218
9.4.3换档信号系统220
9.4.4阀体及换档阀220
9.4.5缓冲安全系统222
9.4.6液力变矩器控制装置223
9.5电子控制系统225
9.5.1输入装置225
9.5.2控制装置230
9.5.3执行元件238
9.6无级自动变速器240
9.6.1概述240
9.6.2奥迪Multitronic CVT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41
9.7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244
9.7.1概述244
9.7.2大众DQ200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44
第10章汽车主动安全性控制系统251
10.1汽车防抱制动系统252
10.1.1防抱制动系统的基础知识252
10.1.2防抱制动系统的组成254
10.1.3防抱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263
10.2汽车电控制动力分配系统272
10.2.1电控制动力分配系统组成272
10.2.2电控制动力分配系统的控制过程272
10.3汽车驱动防滑转系统273
10.3.1驱动防滑转系统的功用273
10.3.2驱动防滑转系统的调节机理274
10.3.3驱动防滑转系统的控制方法275
第11章汽车舒适性控制系统279
11.1汽车电控悬架系统279
11.1.1悬架的力学模型和性能评价279
11.1.2主动悬架控制283
11.1.3电控悬架系统的基础知识285
11.1.4电控悬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86
11.2汽车电控助力转向系统296
11.2.1转向系统的设计要求及类型296
11.2.2液压式电控助力转向(EHPS)
系统298
11.2.3电动式电控助力转向系统303
11.2.4四轮转向控制系统307
第12章汽车车载网络技术317
12.1概述317
12.1.1车载网络技术的发展317
12.1.2车载网络的分类319
12.2CAN总线技术321
12.2.1CAN总线的简介321
12.2.2CAN总线协议322
12.2.3CAN总线的组成及数据传输过程331
12.3MOST总线技术334
12.3.1MOST总线的简介334
12.3.2MOST总线的组成及数据传输335
12.4FlexRay总线技术338
12.4.1FlexRay总线的简介338
12.4.2FlexRay总线的特性339
第13章纯电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344
13.1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及控制技术345
13.1.1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345
13.1.2电池组电压均衡器354
13.1.3众泰E30EV纯电动汽车电池
管理系统356
13.2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及控制技术357
13.2.1电动汽车用电机概述357
13.2.2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358
13.2.3驱动电机匹配370
13.2.4电机控制器372
13.3纯电动汽车充电技术375
13.3.1纯电动汽车的充电设施375
13.3.2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378
13.3.3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380
13.4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382
13.4.1整车控制器的功能及技术要求382
13.4.2整车控制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83
第14章智能网联汽车电子控制技术387
14.1智能网联汽车概述387
14.1.1智能网联汽车的概念387
14.1.2智能网联汽车的组成391
14.2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控制技术392
14.2.1环境感知技术392
14.2.2车辆定位导航技术395
14.2.3车辆路径规划397
14.2.4车辆运动控制技术399
14.2.5智能网联汽车通信技术401
14.3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404
14.3.1车道保持辅助系统404
14.3.2主动避障控制系统407
14.3.3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409
14.3.4自动泊车系统413
参考文献417
内容摘要
本书根据普通高等教育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应用型本科教学需求,对目前汽车上应用的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进行了梳理,摒弃了传统汽车上已经淘汰的电气设备或电控技术,构建了传统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纯电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和智能网联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知识体系,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实用性强。
全书共14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汽车电源系统,汽车起动系统,汽车点火系统,汽车照明、信号与报警系统,汽车仪表与电子显示装置,汽车电器辅助设备,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汽车电控自动变速器,汽车主动安全性控制系统,汽车舒适性控制系统,汽车车载网络技术,纯电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本书以典型汽车电器、电子控制系统的电路分析为出发点,将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领域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合。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教育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智能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等汽车专业的教材,还可供广大汽车工程技术人员、汽车使用与维修人员、汽车运输与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主编推荐
本书遵循教育部教指委相关指导文件和高等院校学生学习规律编写而成。践行四新理念,融入思政元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任课教师提供电子课件等丰富数字化资源配套。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