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女孩刘亦婷(纪念版)(套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哈佛女孩刘亦婷(纪念版)(套装)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4.24 5.7折 7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欣武//刘卫华 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75245

出版时间2014-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1203369569

上书时间2024-10-02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风行十五年的家庭教育圣经,惠及无数人的素质教育指南。可供父母、老师、长辈、专家、学者参考。张欣武,刘卫华著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共2册纪念版)》由《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与《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两书组成。是各年龄段的学子自我修炼必备秘籍。
刘卫华,张欣武,两位作者是“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和父亲。他们以教育家的心思和坚持,营造出了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着眼于素质教育,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留意,总是希望做到最合适。他们不仅培养出了一个优秀的女儿,更重要的是,还对教育过程进行了很好的总结,提供的种种方法、建议、参照,惠及了无数中国家庭。

目录
《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纪念版)》
引子: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刘亦婷
  一则轰动全国的独家新闻
  四封来自美国的特快专递
  哈佛为什么选中了她?
  刘亦婷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第一章  幸运,在出生前降临
  怀孕其间,妈妈得到了一本好书
  打开眼界,造就“天才”不是梦
  反复研读,立志开发女儿潜能
第二章  早期教育,从0岁开始
  初临人世,婷儿多灾多难
  刺激大脑发育,从训练五官做起
  15天大,开始“输入”词汇
  姥姥来帮忙,“先培训,后上岗”
  饭后散步时,播撒兴趣的种子
  学得越多,记忆力发展越快
  睡够睡好,思维训练常飞跃
  培养艺术细胞,开发创造潜能
  学会“再坚持一下”磨练意志力
  划定“可、否”范围,为培养自制力奠基
  提前输入信息,定会开花结果
第三章  在父母离异的日子里
  寄居姥姥家,婷儿日夜想妈妈
  离婚不改初衷,“育儿计划”照常进行
  姥姥的“小尾巴”见啥就学啥
  全家一条心,带好“肉娃娃”
  母子重相聚,“验收”很满意
  3岁测智力,已是万里挑一
第四章  3-6岁,全面开发心智
  告不告诉婷儿,父母已经离婚
  录故事做“奖品”一举多得
  快乐的星期天,到户外去学习
  选择幼儿园,谢绝上全托
  妈妈的遗憾,错过了和余秋雨的师生缘
  买书专挑名著,熏陶审美情趣
  痛苦正确的选择:不做神童
  继续开发智力,玩要玩出“名堂”
  打好性格基础,努力提高情商
  学着心疼妈妈,专心学识字
  说话数数都要快,训练思维速度
  从小多做事,益德又益智
  灌输双重标准,练习宽容待人
  重视集体生活,培养社会技能
  从小目标开始,培养上进心
  既要学会争取,又要学会放弃
  和姥爷做朋友,快乐又有趣
  6岁拍电视,出演《桃花曲》
  母女对话录,入选《新中国的一日》
第五章  小学阶段:塑造灵魂+训练技能
  未进小学门,先有“大”目标
  培养交流习惯,找开心灵门窗
  第一次受挫折,代理班长被撤
  忍受讥讽和噪音,锻炼适应能力
  培养学习习惯,训练独立作业
  继父来加盟,赢得女儿心
  每天一两句,学着写日记
  点滴日常事,培养好素质
  遇到好办法,马上就实行
  没遇到好老师,也要当好学生
  “乱班”毛病多,更不能随大流
  跳绳夺冠军,增强自信心
  设计专项训练,让“粗心”变“细心”
  爸爸的新故事,陶冶女儿心灵
  学会读后感,发展理性思维
  怕做井底之蛙,寻求高水平竞争
  学习巴金爷爷,认真修改作文
  走出家门校门,到农村去观察
  童心仍活泼,童趣皆成文
  先做孩子“同伙”后做女儿“军师”
  捏冰一刻钟,锻炼“忍耐力”
  朋友类型多,交友能力强
  勤劳成习惯,心更灵,情更雅
  体验惭愧和内疚,心疼爸爸妈妈
  战胜重大挫折,孝取外国语学校
第六章  初中阶段:努力保持航向
  初中去住校,学教起冲突
  老师品格高,尽责如父母
  失手闯大祸,差点打瞎人
  走过小弯路,重建自信心
  校内“英语角”促成中心兴趣
  重视朋友情,学会谦让人
  寒假飞南国,到特区去观察
  不当“吸臭剂”要做“采蜜蜂”
第七章  爸爸的“礼物”逆反期的家庭教育
  逆反期:潜藏暗礁的海域
  未雨绸缪,预设“导?仪”
  立志,始于关心他人
  女孩漂亮,就有几分险
  传授学习方法,在竞争中保持优秀
  用成熟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
  熟知骗子花招,确保人身安全
  父母主动调整,改变沟通方法
第八章  出演《苍天在上》,参与社会实践
  巧结戏缘
  接不接招
  初见导演
  得失之间
  人生楷模
  诚能动人
  不应遗憾
  另有收获
第九章  高中阶段:走向成熟
  未开学,先“充电”
  瞄准高考,提前探路取经
  日记透露成熟信息
  高中老师,知心如朋友
  婷镍自述:怎样学好英语
  最后一次“练兵”,甘当“苦行僧”
  走出迷惘期,顿悟在星空下
第十章  应邀访美,初露锋芒
  登尤里长城,结万里友谊
  爸爸告诉我:“凡事预则立”
  面谈:初见拉瑞
  我成了那个“幸运的家伙”
  让美国人更多地了解中国
  与美国大法官讨论案例
  在美国电视台打了个漂亮仗
  美国学生“学雷锋”
  功能强大的图书馆
  我在圣安德鲁学陶艺
  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
  电脑课、小老板、小黑客
  兰登:奖励的“万花筒”
  中美两国中学学素质对比
第十一章  挑战人生,冲刺哈佛
  拉瑞问:你是否愿意接受挑战?
  艰难的抉择:是否到美国读大学?
  颖――美国名校的中国女孩
  “长春藤联校”和“超级微型学院”
  富有魅力的哈佛
  “借脑”与预测
  考“托”的根基在哪里?
  迎战托福,苦干加巧干
  求保险,“杀鸡用牛刀”
  值得庆幸的决定
  爸爸妈妈的“秘密武器”
  面谈,充满挑战的机遇
  初选过关的信号
  面谈:功到自然成
附录:申请留美的方法和经验
  来信纷纷问留学
  知已知彼利于成功
  到那儿去查询国外大学资料?
  择校三原则
  怎样得到入学申请表?
  多快好省的“通用申请表”
  美国大学的报名要求
  关于托福考试
  关于GRE考试
  关于SAT和ACT考试
  申请奖学金的一般规律
  奖学金的类别
  申请奖学金的手续
《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纪念版)》
引子  读者朋友,让您久等了
  无数读者提问,让我们日夜惦记
  又一本心血结晶,回答各类咨询
第一章  刘亦婷,你在哈佛还好吗?
  开学前,另一种形式的充电
  初进哈佛,感悟“谎言”与“真理”
  野营:不是军训,胜似军训
  室友与校友,各有各的“酷”
  理解与岐视,我的朋友与处境
  哈佛如此开放,又如此安全
  课外活动:“让世界走向中国”
  学生能把事情做多大?
  伙伴们推举我当主席
  课程设计:意在培养“完整的人”
  自己选的课,越学越来劲儿
  教学管理:既严谨,又灵活
  勤奋学习,成绩依然优秀
  边学习边打工,忙并快乐着
  管中窥貌:中美大学的四点区别
  毕业后,先工作,再深造
  补记:用特别的方式告别哈佛
第二章  成功需要哪些素质?
  什么是刘亦婷心目中的“成功”
  哈佛看重“优秀素质”究竟是什么?
  我们有意培养的“十大必备素质”
第三章  优秀素质体系,怎样从无到有?
  我们的思路和四个基本方法
  基本方法之一:我们怎样做到“顺应天性”?
    对我们启发较大的三类书
    从0岁开始,用爱培植亲情
    优化三大天性,培养成才的内驱力
      好奇的天性,需扬长补短
      爱玩的天性,可因势利导
      好胜的天性,要扬长避短
  基本方法之二:我们怎样进行“积极引导”?
    全面激发有益兴趣
    主动预防人生缺憾
    高效利用教育资源
  基本方法之三:我们怎样实施“个性化培养”?
    家里的个性化培养,任务与学校不同
    形成理想个性的三个途径
    承认差别,量身定制培养方案
  基本方法之四:婷儿怎样实现“自主发展”?
    养成遵守约定的习惯,学会自我管理
    养成专注敏捷的习惯,学会高效思维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理性判断
    养成主动求学的习惯,学会规划人生
    养成定期反省的习惯,学会自我促进
  希望改进的读者。可以从何入手?
    分析现状,把问题具体化
    理清头绪,把问题条理化
    分解目标,把措施细化、量化、行为化
    锲而不舍,积小胜为大胜
第四章  怎样培养创造力?
  创造力并不神秘,可以培养
  婷儿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
  八种方法,开发联想能力和想象力
  六项措施,培养科学的质疑精神
  怎样强化探索精神?
  创造力的翅膀:创造技法
  五种创造技法及思维训练
  强化创新直觉,激发创新灵感
  创新活动的辅助能力
  创新人才的六种类型
  怎样优化知识结构?
  自信心和自我纠错能力
  我国中学生的创造力排名为何落后?
  给中小学生和家长的几点建议
第五章  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小学篇
  入学前,做好身心准备
  上学伊始,培养专心习惯
  练字好处多,方法有讲究
  巩固字词句,夯实“基础的基础”
  要想孩子数学好,父母宜知道学什么
  重视开发空间想象力
  速算扑克牌,开发数学潜能
  利用棋类,开发逻辑思维能力
  不搞标准答案,鼓励一题多解
  练熟“公式恒等变形”
  做作业,要先复习
  打草稿,要有顺序
  会预估得数,答案不离谱
  左手指右手抄,减少抄写错误
  “错漏本”,防错漏
  为何会做的题也出错?
  熟能生巧,不熟生“不巧”
  熟练是减负,也是能力升级
  运用“水桶理论”,提高学习效率
  怎样“诊断”数学的薄弱环节?
  单项训练:化整为零,化难为易
  语文学不好,数学受拖累
  诊断语文“短板”的方法
  旧作业本:有用的“信息库”
  知道学什么,学习更主动
第六章  刘亦婷的学习方法:英语篇
  好成绩=兴趣+方法+勤奋
  丢开拐杖,养成“英语思维习惯”
  “词不离句,背、用结合”,单词记得牢
  重视遗忘规律,合理安排复习密度
  精听与泛听――提高听力的两条路
  强化听力的几种技巧
  学英语的口音选择
  精读、泛读、背诵、语感
  多管齐下,让口语流利自如
  词根与前后缀――用“偏旁部首”背单词
  充分交流,须跨越文化障碍
  影响成败的几个心理因素
  学好英语需要多少时间?
  学习英语的黄金时期
第七章  刘亦婷的学习方法:作文篇
  不想当作家,也应学好作文
  先培养表达兴趣,再学习写作方法
  培养表达兴趣,可与学说话同步
  从“一句话日记”开始,培养动笔习惯
  写童趣日记练笔,只求“真实、具体”
  弄清段落特点,练习谋篇布局
  捕捉情感焦点,抒写满腔深情
  揣摩名作技法,提高表达能力
  从“口头议论文”开始,熟悉论证方法
  学搭“说理框架”,有助于尽快入门
  扩大观察范围,拓宽素材来源
  针对高考要求,做好应试准备
  调动作文积累,写好“个人陈述”
第八章  刘亦婷的学习方法:中学数学及其他
  婷儿学数学,收获真不少
  学好数学,天赋正常就行了
  婷儿的话:我的“实战经验”
  初中学数学,当心脚下的“坎”
  高中,预防数学“滑坡”
  课前先预习,掌握更透彻
  记课堂笔记的正确方法
  当天复习有技巧
  整体掌握,融会贯通
  “题不二错”,强化批判性思维
  “精题多思”与创造性思维
  中学物理学习方法
  对学好其他学科的一点建议
第九章  掌握必要的考试方法
  调整竞技状态,需要科学知识
  进考场前,先做“热身”
  拿到卷子,先做三件事
  多数题目,力争一次成功
  难题暂放后
  不轻易放弃每一分
  中途小休息,精力消耗少
  自我暗示,保持考场好心态
  考完一门,丢开一门
  关于写字速度
  模拟考试:练出考场好心态
  考试期间的饮食与作息
  其他注意事项
第十章  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遗忘曲线”给婷儿的启示
  花多少时间去记,才不至于遗忘?
  “多通道记忆”效率高
  婷儿的多通道记忆方式
  “及时”复习,效果才好
  “试图回忆”法,使复习增效三倍
  补漏法:使记忆更完整
  框架记忆法,系统掌握知识
  怎样运用“框架记忆法”?
  强化记忆的三种状态
  影响记忆的几个心理因素
  三个常用的记忆技巧
  强身健脑,辅助记忆
第十一章  强身健脑的生活方式
  营养均衡,保持健全的脑力
  科学调理,保持旺盛的食欲
  合理安排,保持足够的睡眠
  防治感冒,保持通畅的呼吸
第十二章  家庭性教育的方法与时机
  婷儿的性教育,灵感来自鲁迅
  锁定三大目标,找准实施途径
  讲述孩子出生,渲染爱与欢欣
  启蒙性知识,花儿是最佳“教具”
  借助动物交配,区分人性、兽性
  设计安全措施,当好监护人
  怎样称呼性器官?亲切自然为宜
  培养隐私意识,从快上小学开始
  培育“性美感”,从每天换内裤做起
  指点“美、妙”境界,追求持久魅力
  偶得日本性教材,对照一番多惊喜
  如今色情信息多,预防“性污染”要先行
  早期没搞性教育,如何点破“性”之谜?
后记  还有一些心里话
  读者的理解,令我们感动
  读者的追求,令世界瞩目
附录一  丹佛小儿智能发育检查表(0-6岁)
附录二  3-6岁儿童智力测试表
附录三  常用英语前缀、后缀、词根表
主要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张欣武,刘卫华著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共2册纪念版)》由《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与《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两书组成。
    《哈佛女孩刘亦婷》是一本分享育儿心得和成长体验的超级畅销书。《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真实而细致地记述了刘亦婷0―18岁的成长过程,和父母在其不同成长阶段的育儿思路及培养方法。本书既给人美好憧憬又引人深思,无论父母长辈,还是各年龄段的孩子,甚至专家学者、教育者,都可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讲述了多姿多彩的哈佛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刘亦婷父母深入细致地介绍了在《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里“点到为止”的具体方法。如:优秀素质体系怎样从无到有?怎样培养创造力?怎样掌握各科学习方法、记忆方法及考试方法以增强学习能力?怎样有效地辅导孩子学习?如何实行强身健脑的生活方式?如何把握家庭性教育的方法与时机?怎样检查婴幼儿的心智发育进度……详细回答了各界读者关心和咨询的与素质教育相关的各类问题。

精彩内容
    时光回到1999年8月1日,婷儿在首都机场告别亲人,开始了她人生新的奋斗历程。
        随着婷儿手拉行李箱的身影在国际出发厅渐行渐远,挂牵之情便丝丝缕缕地拴牢了父母的心。其实我们挂牵的内容不多,“平安”二字就足以概括。放不下的大都是多余的担心,却又忍不住这些担心――知道她重视锻炼和保健,还是担心“会不会生病?”知道她习惯于安全第一,还是担心意外和车祸。尤其是婷儿大一那年,美国接连发生了几起中国留学生被害的血案,其中之一就是个成都女孩;2001年美国又发生了“9?11”劫机撞楼恐怖袭击;2002年春季40天内国内外竞接连发生了4起空难……家有游子,这类新闻总是格外刺眼锥心!
        婷儿出发之前,已经听说哈佛学生忙得平均每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为了既不给婷儿增加负担,又可以让父母安心,我们事先约好,除了婷儿想要倾诉什么或有事要谈,平时常用电子邮件发个“好!”报声平安就行了。半年后,婷儿觉得写电子邮件没有打电话过瘾,不如每个月多打一两小时工,用多挣的一二十美元每次和爸妈谈个够。于是,每隔十天半月,婷儿就会和我们通一次电话。每当她在我们的午后美国的半夜1点多打来电话时,各种新信息便天女散花般从听筒里往外冒,其间穿插着许多深层次的交流探讨,足以让我们高兴好几天。
        然后,又是等待,又是牵挂。
        很多读者也在牵挂着婷儿,关心她学业是否顺利?关心她是否适应哈佛?关心她有没有遇到歧视?关心她将来如何发展……这些牵挂满溢着读者对婷儿的真心关爱。为了报答这份关爱,我们一直在记录婷儿给我们打来的电话,每年暑假和婷儿的短暂相聚,更是免不了有空就聊,有趣就记。有了这些积累,再加上婷儿的订正补充,便有了本书的第一章:“刘亦婷,你在哈佛还好吗?”
        ――这是读者询问人次最多的问题,所以优先回答。
        [刘亦婷自述]
        开学前,另一种形式的充电
        1999年9月4号,在美国东部马萨诸塞州的海滨城市波士顿,天空和我刚来时一样蓝得诱人。拉瑞夫妇开着他们心爱的越野吉普车,把我和我的两箱+两包行李送往哈佛。
        当我在4份录取通知书中最终选择了哈佛之后,拉瑞建议我至少提前一个月飞到美国,以便进一步了解和适应美国生活,并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来美国后的前半个月,我住在华盛顿特区兰登中学的艾丽老师家,在她的指导下练习英语写作。然后,拉瑞夫妇邀请我跟他们一起到波士顿海滨度假,他们还邀请了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孙维佳来共度假期。孙维佳高我一届,她在上海复旦附中读书时,比我早一年被拉瑞主持的WBSE(华盛顿―北京学者交流项目)邀请访美。
        孙维佳也是全奖本科生,哥伦比亚给她的是由华商Z.Y.Fu捐助的Fu奖学金。这是一种纯粹赠与性的奖学金,不含贷款和校内打工,还提供假期的生活费用,本科4年没有任何经济负担,任何学生得到它都会感到极其荣幸。哥伦比亚给我的也是Fu奖学金,放弃它的确令我惋惜,但想到学校会把这份厚礼转赠给得到“候补录取通知”的大陆学生,还是让人高兴。孙维佳是哥伦比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听她介绍在美国名校就读的亲身体验,为我增添了不少信心。
        那是一段极其轻松愉快的日子!
        ――高中的求学计划已经完成,被哈佛录取的惊喜和随之而来的忙碌琐碎,早在出国前就变成了“过去时”。
        ――新的阶段性目标在情况不明的过渡期也难以具体化,但只要去哈佛报到时没人说“对不起,新生名册上没有你的名字”,那就一切都不成问题;
        ――到哈佛会不会学习跟不上呢?我也并不为此而担心。因为我的行为准则是“尽力而为,问心无愧”,我自信不会为分数高低而精神崩溃。何况我总是能够迅速适应升级调档的学习,出国前我自学美国高中化学教材的愉快感觉,也使我对哈佛的学习生涯只有憧憬没有畏惧。
        在到处参观游玩的那两个星期,每天都有新鲜的见闻和体验。感受最强的,是拉瑞和他的朋友们的生活态度。他们都敬业、守法,积极进取并富有爱心。当然,他们也拥有很多物质财富,不过,这一点对我的心理冲击并不大。我从小就没有和别人攀比的习惯,总是专注于自己的计划和目标,所以优越感和自卑感都不发达,自尊心也很难被虚荣心所伤。我所拥有的,是“脚踏实地,追求理想”的从容和自信。
        说到这儿,我很感激父母对我的悉心教育。他们有意把我培养成不爱攀比、不慕虚荣的人,使我能做到“不论对方比你强还是比你弱,都要既平等待人,也平等待己”。
        拉瑞夫妇和他们的同龄朋友们虽然都已年过半百,但童心还特别重,竟会在草坪上尽情地玩类似中国儿童玩的集体游戏“过城门”。这些忙人习惯于自我调节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所以非常重视享受周末和假期。我发现他们身心放松和绷紧的切换速度很快,几乎没有所谓的“收心”过程。我意识到,这也是自我管理能力的一部分。
        这个发现对我在哈佛的留学生活很重要。当我也进入了越来越忙似乎永远也忙不完的运行轨道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