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文心:我与北大中文系(上下册)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81.81
6.0折
¥
136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24639
出版时间2022-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36元
货号1202549380
上书时间2024-09-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前身是1910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中国文门”。1919年北京大学废门改系,改称“中国文学系”。1937年因抗战全面爆发并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北归,恢复“北大国文系”。1952年院系调整,清华、燕京、中山等大学的相关专业陆续并入北大中文系;1959年,创设古典文献专业。至此奠定中文系文学、语言、文献三足鼎立的格局,符合当代学科规范的“中国语言文学系”诞生。
北大中文系现有5个本科专业,8个博士授予点,11个教研室,3个学科平台,11个虚体研究机构,2个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交叉领域),拥有全国最完整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制,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雄踞A+评级。
目录
《上册》
唐作藩 基础宽厚一点,总是比较好的
郭锡良 继承传统,博古通今
乐黛云 我仍然相信跨文化对话
谢冕 做一个可爱的人
严家炎 唯实求真的学问与人生
段宝林 解放思想,超越雅俗
孙钦善 学于斯·教于斯·研于斯
陆俭明、马真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需要
袁行霈 格局·眼光·胸襟·气象
钱理群 晚年百感交集忆北大·中文系
洪子诚 “不那么冷漠的旁观者”
蒋绍愚 把“史”和“论”两方面结合起来
严绍璗 为人民读好书、写好书
安平秋 在北大中文系古文献六十年的片断回忆
葛晓音 传承、反思与期望
温儒敏 北大中文系还是应当坚持“守正创新”
李零 历史是挖出来的
陈平原 北大精神、中文系定位以及教师的职责
《下册》
曹文轩 中文系让我在真正意义上成了一个读书人
王岳川 探索文艺美学的中国立场
陈保亚 语言研究—田野、材料与理论
傅刚 文学史研究应与文献研究相结合
孔江平 语音学与人类关心的问题
戴锦华 面对充满危机的世界,人文学是优选的解毒剂
陈晓明 博雅塔下“常为新”
杨荣祥 北大实在是读书的好地方
李宗焜 做人及格,做学问才有意义
钱志熙 学术人生·薪火相传
廖可斌 文以明道,学贵贯通
袁毓林 徜徉于人文精神与科技理性之间的语言研究
吴晓东 文学、时代与重建感性学
潘建国 曾耽稗海无穷史,待访人间未知书
贺桂梅 人文学的想象力
董秀芳 永远在探索的路上
詹卫东 从感知智能跃升到认知智能
—计算语言学的机遇与挑战
周韧 我愿意再做三十年微观研究
程苏东 读内外书,想大问题,写小文章
后记
内容摘要
2020年是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建系110周年。为了回顾北大中文系的发展变迁,重温几代学人的身姿与风采,共同探索和创造中文人的未来,中文系策划了中文学人系列主题专访“我与中文系”,并将访谈文字集结成《四海文心:我与北大中文系》。此次参与专访的38位学人,既有白发满鬓仍心系学科的老先生,也有忙碌在讲台与书桌之间的中青年教师。他们讲述着人生道路上的岔路与选择,诠释着个人与世界之间具体而微的密切关联;他们梳理着治学过程中的难关与灵感,传递着朴素坚韧的中文传统。这是中文学人的一次回顾、总结和反思之旅,沿着先生们学术与理想的历史轨迹,我们得以触摸“活的历史”,感受“真的精神”。
主编推荐
38位北大中文系学者详解中文系各专业,传承110余年历史,配300余幅图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