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倦怠(为何我们不想工作)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倦怠(为何我们不想工作)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1.92 5.4折 59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波波夫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20716550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9元

货号1202160949

上书时间2024-09-30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波波夫,《中国新闻周刊》原主笔,关注被科技改变的世界,相信人性光辉的绵长。
微信公众号:波波夫同学
微博、豆瓣、知乎:@波波夫
电子邮箱:bulangzhou@126.com

目录
前言  我们并非孤独地倦怠
第1章  迷失:不工作的一代
  “窃·格瓦拉”:“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的背后
  “三和大神”:“没有人一开始就是大神”
  韩国“尼特族”:灰尘一样的人生
  日本“蛰居族”:永不结束的青春期
  朝阳蒙尘,青年脱轨的危险
  “垮掉的一代”也能站起来
第2章  怪圈:越年轻越穷,越忙越穷
  青贫:从房车蜗居到债务大山
  更迭:消失的工作和全新的工作
  穷忙,勤奋的悖论
  “两怕”:不平等与阶层固化
第3章  闪辞:千禧一代的工作与心灵
  职场新人用脚投票
  快进人生的必然
  别了,铁饭碗
  一毕业未必就工作
  别让间隔年变味
  象牙塔失衡
第4章  倦怠:职场隐形杀手
  八小时里被忽略的和被压抑的
  都是压力惹的祸?
  干禧一代,更易倦怠的一代
  永远在线,温柔的数字化杀手
  坠入深渊,从倦怠、抑郁到自杀
  走出迷城
第5章  反抗与陷阱:青年社畜大逃杀
  “996”:数字时代的奴隶制?
  零工经济:新型雇佣关系的坍塌
  共享员工:共享经济的余晖
  斜杠青年,不得已的跨界
  居家办公,看上去很美
  数字游民的理想与现实
  逃离朝九晚五,一个美国青年的乌托邦试验
第6章  未来:新技术和新青年共同塑造的明天
  办公室还有未来吗?
  人工智能:工作的朋友还是敌人?
  消失的边界:数字时代的工作、生活与身份
  在不确定的世界,稳住自己

内容摘要
    2019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抢先发售把“工作倦怠”列入《靠前疾病分类》,揭示了一个久被遮蔽的问题:近年来,许多青年人对传统意义上的工作越来越没有热情,而这种倦怠感有逐步扩散的趋势。本书聚焦于“倦怠”,引用了大量的调查报告与研究数据,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经济条件、社会背景、心理因素等,进而对优选范围内存在的各类青年就业问题进行考察,并对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进行探讨:新经济背景下,“工作”被重新定义,工作的形态也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是否能有效解决倦怠等就业问题?

主编推荐
“蛰居族”“啃老族”为什么越来越多?青年人为什么越忙越穷?是千禧一代太娇气,还是“996”太残酷?新经济背景下,“工作”是否可以被重新定义?本书内容直击青年人生活痛点,关注青年群体的现实生活与心理健康,引用大量调研报告与研究数据,对与就业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媒体评论
倦怠是一个危险的开始,如果我们的社会再不反思制度对人的碾压和畸形竞争环境对人的侵蚀,被毁掉的将不仅仅是当下一代人。波波夫试图剖析的不想工作的年青一代,看似一地鸡毛的痛苦,但千万不要小看这一地鸡毛的痛苦,虽然细碎但也能汇成洪流,漫过人心,肆意泛滥,碾压未来。对于40年来中国的高速发展,我们从不吝啬赞美,我们对发展红利好看好的期许是:“我见过的好看好的事情,就是小地方的年轻人,赤手空拳来到大城市,不受父母支配,不看权势眼色,找到了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爱情,最后能在这座城市里有个容身之处。”但愿这趟列车在拐弯的时候,先被抛下来的不是年青一代。
——陈晓萍
《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辑 

每一轮时代之光,在照亮希望的同时,也会投射出它的阴影。了解底层与边缘人群的心理与呐喊,既是正义,或许也是利益。特别是,当某些情绪心态与诉求像青苔一样渐次披覆在年轻群体心上,对时代还有好奇、对未来还怀着创造之心的人,更应该去摘取几枚青苔样本,试图理解它们因何而起。本书正是在这方面帮你做了摘取和解剖样本的工作。
——李岷
虎嗅创始人

波波夫的《倦怠》,落笔都是真问题,这里没有无病呻吟,直面青年的苦与痛。研究青年的书不少,但波波夫把这一代人分析得特别到位,他们为什么陷入困境,又如何努力摆脱。这不是一部血泪史,而是一部关于青春与梦想的求生壮歌。
—— 熊太行 
作家、得到App《职场关系课》主理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