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 2 从实验室到市场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43.5
5.6折
¥
78
全新
库存37件
作者米磊 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327341
出版时间2024-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78元
货号1203267453
上书时间2024-09-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米磊
“硬科技”理念提出者,研究员,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陕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硬科技理论、科技成果转化领域长期深入研究,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五个一”生态体系。
曹慧涛
西科控股董事长,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产业处原处长,科技成果转化“西光模式”的践行者、推动者,牵头构建了“科技金融+科技服务+科技平台+科技空间+科技智库”硬科技创新雨林生态体系,积累了科技成果转化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实践经验。
李浩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正高级经济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企业法律顾问,拥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任职资格,具有二十年以上科技型初创企业的股权投资研究和实际操作经历,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开发与投资、管理、退出的经验。
张程
国开科技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投委会副主席,西科控股董事,国有金融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代表人物,曾向中央领导上报多个专题报告,成功投资了多个上市项目。
目录
引言构建科技与产业的双向循环
第一章揭秘科技创新的底层规律
第一节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系统
第二节科技创新的全景剖析
第三节科学强最终要落脚在产业强
第四节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谷海”
第二章他山之石:成功的创新经验
第一节美国:领先世界的颠覆性创新
第二节德国:隐形冠军之国
第三节中国的出路: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闭环体系
第三章认清现状: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困局
第一节科技端供给质量不高
第二节企业承接能力不够
第三节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缺失
第四章解放思想:科技成果转化的源头行动
第一节解放思想为何对中国发展至关重要?
第二节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有为政府
第三节科技成果要从实验室走向货架
第四节资本要以创造价值为纲
第五节科技创新也是大众事业
第五章打造契合成果转化内在规律的体制机制
第一节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面临的困难与束缚
第二节西方科技成果转化的“举国之力”
第三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革新
第六章新型研发机构:走向现实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第一节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平台
第二节科技创新领航旗舰: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
第三节释放研究机构的创新活力:日本AIST
第四节平行创业先锋:美国FlagshipPioneering
第五节孕育高技术产业的摇篮:中国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
第六节科技改革试验田:中国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
第七章关键共性技术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的决胜秘诀
第一节解锁“卡脖子”技术的关键密钥
第二节世界最优选的半导体创新平台: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
第三节英国优选制造中心运营典范:谢菲尔德大学优选制造中心
第四节关键共性技术平台成为区域产业育成摇篮: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
第五节光电芯片关键共性技术平台探路者:陕西光电子先导院
第八章金融是科技成果走向现实生产力的催化剂
第一节金融创新加速产业变革
第二节中国金融创新应紧跟经济演进需求
第三节科技与金融的对立与统一
第四节金融支持科技的路径选择
第九章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密码
第一节突围的关键在于“人”
第二节大国重器,硬科技帅才
第三节那些引领企业向上“捅破天”的人
第四节投资人看懂你的项目了吗?
第五节寻找缺失的大国工匠
第六节技术市场的“摆渡人”
第十章筑造科技创新雨林生态
第一节科技雨林生态的创新要素
第二节全球创新中心:美国硅谷
第三节创新的高速公路:波士顿128公路
第四节“仅次于硅谷的创业圣地”:以色列特拉维夫
第五节全球产城一体化的模板:新加坡纬壹科技城
第十一章国内科技成果转化实践样板
第一节西安光机所“西光模式”
第二节西工大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
第三节比亚迪技术转化应用模式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促进现实经济发展的落脚点。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科研与经济“两张皮”的难题。面对国际局势变化及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转型,我国亟须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实验室中长期积累起来的大量优秀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本书首先回顾四次工业革命引发国家实力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深入剖析了美国、德国、日本等科技强国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作者基于长期的硬科技投资实践,从思想转变、体制机制、新型研发机构、关键共性平台、金融、人才、生态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找到我国当前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在批判性地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的可行路径。
主编推荐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1月31日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长期以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之间存在鸿沟。我们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将我国建设成世界科技强国,就必须重视科技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化,解决科技与产业两张皮的历史顽疾。
本书基于大量的历史资料、访谈调研,从思想、体制机制、新型研发机构、关键共享平台、金融、人才、生态等几方面展开,抽丝剥茧地破解科技成果转化困局。书中对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的创新机制、研发机构的深度剖析,对西安光机所、西工大、比亚迪的科技成果转化实践的讨论,都非常鲜活生动、极具启发。
本书与《硬科技》一脉相承,聚焦科技强国的时代主题,系统思考了中国科技创新走过的道路、找准了科学和技术的“中国问题”,让实验室中的科技成果真正落脚到经济的增长上。
米磊及其团队在十多年的硬科技投资孵化的实践中,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做了诸多探索,他们在实践中的观察、思考、经验都凝练在这本书中。他们基于实践探索总结出了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机料法环”五个一生态体系。这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在实践中或可孕育出更多的可能性。
对于准确理解、系统落实、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本书做出了现实的回应,是各级党政干部、产业投资人、工程师、企业家和管理者、理工科青年人应读的参考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