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兰昆德拉 经典代表作4册
  • 米兰昆德拉 经典代表作4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米兰昆德拉 经典代表作4册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29.69 5.0折 260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米兰·昆德拉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89887

出版时间2022-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60元

货号1202987580

上书时间2024-09-05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 ),享誉世界的小说家、文学评论家。1929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1975年起定居于法国。著有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朽》《慢》《身份》《无知》《庆祝无意义》、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相遇》、戏剧《雅克和他的主人》等总共十六部作品。1973年获美第奇文学奖,1985年获耶路撒冷文学奖,2001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2020年获卡夫卡国际文学奖。
《小说的艺术》
Milan Kundera米兰·昆德拉(1929- ),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1975年起,在法国定居。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原作以捷克文写成。长篇小说《慢》、《身份》和《无知》,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以及新作《相遇》,原作以法文写成。《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戏剧代表作。
《笑忘录》
"【作者简介】: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 ),享誉世界的小说家、文学评论家。1929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1975年起定居于法国。著有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朽》《慢》《身份》《无知》《庆祝无意义》、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相遇》、戏剧《雅克和他的主人》等总共十六部作品。1973年获美第奇外国小说奖,1985年获耶路撒冷文学奖,2001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2020年获卡夫卡国际文学奖。

"
《生活在别处》
"【作者简介】: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 ),享誉世界的小说家、文学评论家。1929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1975年起定居于法国。著有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朽》《慢》《身份》《无知》《庆祝无意义》、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相遇》、戏剧《雅克和他的主人》等总共十六部作品。1973年获美第奇外国小说奖,1985年获耶路撒冷文学奖,2001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2020年获卡夫卡国际文学奖。

"

目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小说的艺术》
《笑忘录》
《生活在别处》
【注】本套装以商品标题及实物为准,因仓位不同可能会拆单发货,如有需要购买前可联系客服确认后再下单,谢谢!

内容摘要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代表作,享誉世界的超级畅销书,小说依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历史剧变,以托马斯与偶然而宿命般的爱情为主线展开故事,不仅仅是描述几对男女感情上的纠葛,也不仅仅是书写个人命运在大的境遇变迁中的沉浮、个人在变革时刻的选择,更是一部层次丰富、意象繁复的哲理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谵妄之下人的生命分量几何这一带着神秘感的疑问开篇,随着不断穿插的书中人物的生活走向、所思所想提出了生命之轻与重、灵与肉的相对论。
《小说的艺术》
小说从何而来?人们为什么喜欢小说?阅读小说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在本书中,米兰·昆德拉从欧洲第一部现代小说《堂吉诃德》讲起,描绘小说的一路变迁以及为人类带来的精神慰藉,进而道出小说的智慧,是对小说存在价值的很好回答。 “人一思索,上帝就发笑。”昆德拉说,在这个格言的启发下,他喜欢想象:弗朗索瓦·拉伯雷有一天听到了上帝的笑声,欧洲第一部伟大的小说因此诞生了。小说的艺术来到世界正是上帝笑声的回响。小说的智慧不同于哲学的智慧,它不是从理论精神,而是从幽默精神中产生的。这部作品也昆德拉小说美学的集中体现,借由此书,我们可以了解作家的艺术观点、风格、技巧,和他对写作的态度、对文学传统的理解,以及在这个态度背后对人和世界的想法。
《笑忘录》
《笑忘录》是米兰·昆德拉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昆德拉离开捷克定居法国后的作品。“这是关于塔米娜的一部小说,而当塔米娜不在幕前的时候,这就是为塔米娜而写的一部小说。她是主要人物也是主要听众,所有其他的故事都是她自己这一故事的变奏,它们聚合到她的生命之中,宛如出现在一面镜子里一样。”
    塔米娜来自布拉格,在欧洲西部一座城市的小咖啡馆做招待,丈夫去世后独自生活,安静、平和,却调动朋友、委身于人,想尽一切办法要拿回自己留在布拉格婆婆家的记事本和信件。丈夫、母亲、故国……过去成为塔米娜的救赎。
    昆德拉从自身的境遇出发,书写了那些试图抵抗遗忘、固执地保留记忆的人。人们希望保存或忘却的内容,如同附带欢愉和讽刺的笑,是相对应的永恒主题,“这是一部关于笑与忘的小说”。
《生活在别处》
《生活在别处》是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代表作,曾获美第奇奖。”生活在别处”是法国诗人兰波的一句名言,在一个充满憧憬的年轻人眼里,真正的生活不在身边,而永远在别处。本书主人公雅罗米尔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中长大,敏感、柔弱、羞怯,母亲照料他的一切,永远把他当孩子对待。对他来说,脱离母亲的管辖,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生活。“生活在别处”成了他的成长信条。

主编推荐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编辑推荐】: ★米兰·昆德拉作品全系列焕新重启,绝对代表作、堪称伟大的文学典范、全球超级畅销书《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领衔登场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方向感匮乏、意义感缺失的时代不得不读的问题之书 1.生命之轻与重 “重与轻的对立是所有对立中最神秘、最模糊的。” 轻 “不能承受地轻,轻若鸿毛,轻若飞扬的尘埃,轻若明日即将消失的东西。” “生命一旦永远消逝,便不再回复,似影子一般,了无分量,未灭先亡,即使它是残酷,美丽,或是绚烂的,这份残酷、美丽和绚烂也都没有任何意义。” ——没有意义,无法检验无法修正,生命是否变得自由,是否真的美丽? 重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得无限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一想法是残酷的。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 ——不断接受检验的责任重负,让生命真切实在,是否变得残酷而不堪承受? 2. 爱的方式 —托马斯—萨比娜 “和萨比娜代表着他生活的两极,相隔遥远,不可调和,但两极同样美妙。” 托马斯与——人生挚爱 特雷莎感到“她的灵魂从每一根血管,从每一根毛细血管和毛孔中飞冲到表面,要让他看一看”,她只身前往布拉格找托马斯。 托马斯是一个半唐璜式的人物,一方面,他对有着充满诗意的爱:“对这个几乎不相识的姑娘,他感到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爱。对他而言,她就像是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的孩子,顺着河水漂来,好让他在床榻之岸收留她。”另一方面,他难以克制对其他女人的欲望。 对托马斯的那些“友谊”嫉妒之极,这种嫉妒白天被竭力抑制住,晚上变幻成带有死亡意象的噩梦,折磨着她,也折磨着托马斯。伴随着两人感情的,是捷克斯洛伐克复杂不安的局势,个人生活渐渐滑向坠落边缘。偶然而宿命的爱情,有一见钟情的热烈美好,也有纠结牵绊的悲剧意味 是生命之重的一个代表 “他跟捆在一起生活了七年,七年里,他每走一步,她都在盯着。仿佛她在他的脚踝上套了铁球。” 萨比娜与托马斯——灵魂伴侣 画家萨比娜,是托马斯的情人,也被托马斯看作是精神层面最理解他的人,她与托马斯始终保持的私情、她与托马斯之间的默契,使得她成为靠前嫉妒的一个对象。 萨比娜是生命之轻的一个代表 “人生的悲剧总可以用沉重来比喻。人常说重担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背负着这个重担,承受得起或是承受不起。我们与之反抗,不是输就是赢。可说到底,萨比娜身上发生过什么事?什么也没发生。她离开了一个男人,因为她想离开他。在那之后,他有没有再追她?有没有试图报复?没有。她的悲剧不是因为重,而是在于轻。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3. 如何过好这一生? 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 “追求的终极永远是朦胧的。期盼嫁人的年轻女子期盼的是她接近不了解的东西。追逐荣誉的年轻人根本不识荣誉为何物。赋予我们的行为以意义的,我们往往对其全然不知。” 赋予意义——走向媚俗/ 刻奇(kitsch) “媚俗让人接连产生两滴感动的泪滴,第一滴眼泪说:瞧这草坪上奔跑的孩子们,真美啊!第二滴眼泪说:看到孩子们在草坪上奔跑,跟全人类一起被感动,真美啊!只有第二滴眼泪才使媚俗成其为媚俗。” “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换句话说,也就是媚俗。” “媚俗是把人类生存中根本不予接受的一切都排除在视野之外。” “在媚俗的王国,实施的是心灵的专制。” "
《小说的艺术》
"【编辑推荐】: ★ 米兰·昆德拉作品全系列焕新重启,2022年,与昆德拉一起,追问生命的轻与重、快与慢、卷与丧…… ★《小说的艺术》——昆德拉随笔代表作 米兰·昆德拉的七堂小说公开课 关于为什么要读小说的优选回答 读懂昆德拉的推荐阅读之作"
《笑忘录》
"【编辑推荐】: ★《笑忘录》是昆德拉去国离乡之后的长篇大作,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有着重新出发的意义,标志着昆德拉小说家事业的新开端,是他结合自身经历与思考、主题与技巧高度融合的杰作,是昆德拉本人格外重视的小说,他以为自己的写作生涯行将结束,这本书让他意识到自己“正在写一些全然不同的东西”,发掘出了新的艺术道路,昆德拉直言书中女主人公塔米娜是“我所有作品中最让我牵挂的女人”。 ★ 《笑忘录》的中心主题是记忆与遗忘,是时间,是光阴荏苒里想留下的瞬间,是步履不停间想留下的痕迹,这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话题。延伸话题有: 与生活和解 另一种躺平 “力脱思特”(litost):自我折磨与报复他者 前进与后退,前浪与后浪 未来在哪里 何为勇往直前 笑着,活着 记忆是真实的吗? 遗忘代表着背叛? 过去,现在,将来 时光机——边界,通道 过去抓得住吗? 记忆的力量 我是我一切的过往 误解与理解 ★“整个这本书就是变奏形式的一部小说。”不同部分、场景交错、联结,贯穿着内在的主题,“变奏”自《笑忘录》开始成为昆德拉标志性的写作形式,还有作家本人在小说的情节中跳进跳出,换言之,小说中融入了随笔、寓言体裁,这也成为深具昆德拉特色的写作手法。 ★ 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获奖作品。 "
《生活在别处》
"【编辑推荐】: ★ 米兰·昆德拉作品全系列焕新重启,2022年,与昆德拉一起,追问生命的轻与重、快与慢、卷与丧…… ★《生活在别处》——读懂米兰·昆德拉的青春之书 一部追梦之书,一场追寻自我的旅程 生命就是一种梦,想要找到真实生活的通行证 "



媒体评论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媒体评论】:  
该书是二十世纪伟大的小说之一,昆德拉借此坚实地奠定了他作为世界上伟大的在世作家的地位。
——《华盛顿时报》

他的作品使我坚信人类一定会生存下去,世界一定会生存下去,我全心全意在这个世界上所信仰、寻求和热望的一切都将恢复其人性的面貌。
感激他是因为在这个悲剧的今天,他使我比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地体会到,面对不朽的东西,即使死神也无能为力。”
——法国作家路易·阿拉贡

一部隐秘而闪光的杰作。
——伊恩·麦克尤恩

我只看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告别圆舞曲》,很喜欢。跟拉美、美国作家不太一样……小说中的讽刺有一点儿像黑色幽默,又不接近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味道。
——莫言
"
《小说的艺术》
"【媒体评论】:  

他的作品使我坚信人类一定会生存下去,世界一定会生存下去,我全心全意在这个世界上所信仰、寻求和热望的一切都将恢复其人性的面貌。
感激他是因为在这个悲剧的今天,他使我比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地体会到,面对不朽的东西,即使死神也无能为力。”
——法国作家路易·阿拉贡
我只看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告别圆舞曲》,很喜欢。跟拉美、美国作家不太一样……小说中的讽刺有一点儿像黑色幽默,又不接近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味道。——莫言
昆德拉时时处处都在表现出对既定规则的一种蔑视和挑战。他从讽刺与幽默中寻找着文学的另一种可能性,即便作品所涉及的都是关乎人类生存的基本主题。在世界走向多边化,文化也趋向于多样化的当今社会,我们更能在昆德拉的作品中读到一种文学模式上自由表达的小小声音。而这小小的声音,则体现出了昆德拉那独特的也富有普遍意义的审美价值。——余中先"
《生活在别处》
"【媒体评论】:  

他的作品使我坚信人类一定会生存下去,世界一定会生存下去,我全心全意在这个世界上所信仰、寻求和热望的一切都将恢复其人性的面貌。
感激他是因为在这个悲剧的今天,他使我比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地体会到,面对不朽的东西,即使死神也无能为力。”
——法国作家路易·阿拉贡
我只看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告别圆舞曲》,很喜欢。跟拉美、美国作家不太一样……小说中的讽刺有一点儿像黑色幽默,又不接近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味道。——莫言
昆德拉摧毁世界的方式不是轰轰烈烈的那种,他总是一部分一部分地拆解,不发出任何声响,就像秘密警察那样。到了最后,没有坍塌,地面上没有一丁点废墟,没有爆炸声,事物从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任何变化:它们只是被掏空了,装模作样地在那里,它们已经非常脆弱,具有某种决定性的不真实感。——弗朗索瓦·里卡尔"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