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9.5
3.9折
¥
49.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韩秀清,王纪海 编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08320434
出版时间2005-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1202824037
上书时间2024-09-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
§1-1 材料力学的任务 1
§1-2 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2
§1-3 内力、截面法及应力2
§1-4 构件的分类及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4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6
§2-1 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和实例 6
§2-2 轴力和轴力图 6
§2-3 横截面上的应力 8
§2-4 斜截面上的应力 9
§2-5 变形和应变 10
§2-6 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13
§2-7 材料在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17
§2-8 许用应力和强度条件 19
§2-9 应力集中 23
§2-10 拉伸、压缩超静定问题 24
§2-11 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29
思考讨论题 35
习题 35
第三章 扭转 43
§3-1 扭转的概念和实例 43
§3-2 扭矩和扭矩图 43
§3-3 薄壁圆筒扭转 46
§3-4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 48
§3-5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 51
§3-6 圆轴扭转时的强度与刚度条件 51
思考讨论题 53
习题 54
第四章 弯曲内力 60
§4-1 引言 60
§4-2 剪力和弯矩 62
§4-3 剪力图和弯矩图 64
§4-4 剪力、弯矩载荷集度之间的微分关系 69
思考讨论题 72§4-3 剪力图与弯矩图 64
§4-4 剪力、弯矩、载荷集度之间的微分关系 69
思考讨论题 72
习题 73
第五章 弯曲应力 78
§5-1 引言 78
§5-2 弯曲时的正应力 78
§5-3 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82
§5-4 弯曲切应力、剪切中心、切应力强度条件及应用 85
§5-5 提高梁抗弯强度的一些措施 91
思考讨论题 94
习题 95
第六章 弯曲变形 超静定梁 !99
§6-1 引言 99
§6-2 梁的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100
§6-3 用积分法求梁的变形 101
§6-4 按叠加原理求梁的变形105
§6-5 梁的刚度校核和提高梁刚度的途径 106
§6-6 简单超静定梁109
思考讨论题110
习题110
第七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114
§7-1 应力状态的基本概念 114
§7-2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115
§7-3 三向应力状态的应力圆121
§7-4 广义胡克定律123
§7-5 空间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密度126
§7-6 强度理论及其应用127
思考讨论题 132
习题133
第八章 组合变形 140
§8-1 概述140
§8-2 斜弯曲 140
§8-3 拉伸 (压缩)与弯曲的组合143
§8-4 弯曲与扭转的组合148
思考讨论题151
习题 153
第九章 能量法160
§9-1 概述160
§9-2 杆件的应变能160
§9-3 单位力法166
§9-4 图形互乘法 170
§9-5 互等定理173
§9-6 卡氏定理174
§9-7 虚功原理175
思考讨论题 177
习题 178
第十章 超静定结构184
§10-1 力法的基本概念 184
§10-2 多次超静定系统的正则方程 186
§10-3 用卡氏定理解超静定问题 190
§10-4 支座沉陷问题 191
思考讨论题192
习题193
第十一章 压杆稳定199
§11-1 稳定性概念 199
§11-2 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载荷 200
§11-3 两端非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载荷 203
§11-4 中、小柔度杆的临界应力 205
§11-5 压杆稳定条件与合理设计 208
思考讨论题211
习题211
第十二章 动载荷 215
§12-1 引言 215
§12-2 构件有加速度时的动应力计算 215
§12-3 杆件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 217
§12-4 冲击韧性 221
思考讨论题 222
习题223
第十三章 交变应力227
§13-1 引言 227
§13-2 材料的持久极限及其测定 229
§13-3 影响持久极限的主要因素 231
……
内容摘要
本书为21世纪高等学校系列教材,是根据材料力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当前时代特点,力求保留国内原材料力学教材的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等特点,又突出实验与实践教学,编写时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实用性。增加了实验应力分析内容,增加了工程实际的基础训练习题与思考讨论题,其目的就是针对普通高等工科院校学生的特点,在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加强实践能力与试验技能的培养。全书共分12章,主要内容包括轴向拉伸和压缩、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组合变形、能量法、超静定结构、压杆稳定、动载荷、交变应力、实验应力分析等。本书内容选择合理,突出了基本原理和方法,语言简练,图文并茂。
本书适用于普通高等工科院校的各类专业,并可根据计划学时对书中内容进行选择。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