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经济革命 20世纪的乡村工业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的经济革命 20世纪的乡村工业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5.05 4.5折 7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顾琳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057778

出版时间2009-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1202520916

上书时间2024-09-02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顾琳(Linda Grove),日本上智大学副校长、靠前教养学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经济史,关注的领域是华北经济史。

目录
译者序

中文版序

致谢

上篇

工业区和高阳增长模式

找回企业家的声音

章  工业区的建立

节  袁世凯的促进实业政策

第二节  技术的开端——铁轮织机

第三节  高阳商人和新式织布工业

第四节  招募纺织者

第五节  进口替代

第六节  日本的出口计划和高阳的棉花产业

第七节  织布工业的增长周期

第八节  生存的新策略

第九节  技术革新与复苏

第十节  1930-1933年高阳织布工业的危机

第十一节  复苏和新的繁荣(1934-1937)

第二章  高阳的企业家们

节  布线批发商号

第二节  从作坊到小规模工厂生产

第三节  高阳商号和中国商业史的研究

第三章  乡村织户

节  生产的组织形式

第二节  新的社会关系:团结和冲突

第三节  保持竞争力

第四章  销售网络

节  华北的棉织物市场

第二节  市场扩张

第三节  销售策略

第五章  共有资源

节  帝制末期的中国商会组织

第二节  推销高阳模式

第三节  商会和县政府

第六章  战时崩溃

节  战争期间的企业家资本

第二节  战争年代的纺织者们

第三节  工业区发展模式的深层思考

第七章  从市场到计划:第二个增长期

节  过渡的分期

第二节  新的经营策略——私营和国有企业

第三节  土地改革,作坊资本,染色和整理部门

第四节  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五节  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扩张

第六节  最后的转变

第七节  国家计划与小规模工业模式

下篇

企业家传统

第八章  从计划到市场:第三个增长期

节  经济改革政策

第二节  改革和乡村工业的增长

第三节  高阳改革的开端

第四节  发展轨迹

第五节  企业家遗产与第三次增长

第六节  当代高阳工业

第九章  现代企业中创业的精神遗产

节  股份合作制企业

第二节  乡村企业融资

第三节  企业增长模式

第四节  招募管理人才

第五节  商业合伙制的稳定性

第六节  劳动管理关系

第七节  企业、乡村和地方政府

第八节  私营企业和乡村

结论

高阳模式与高度社会主义化的传统

改革期间的私营企业与政府

当代中国的工业区模式

参考文献

索引

内容摘要
本书以河北中部的高阳工业区为研究个案,从该工业区20世纪的发展历程揭示中国乡村工业的发展面貌。

本书把高阳工业区的发展分为三个不相连续的阶段:个阶段从20世纪初到抗日战争爆发,初步的原料和销售市场被战争打断;第二个阶段从抗日战争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结束了私营纺织企业和乡村纺织的历史;第三个阶段从1978年的经济体制改革至今,高阳成为当今中国毛巾、毛毯、毛线以及其他纺织品重要基地。

作者指出,高阳乡村工业的生产方式是与20世纪优选生产方式的变革以及中国的社会变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在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和经营模式、所有制模式的不断变革。

进而作者总结了中国乡村工业的典型生产模式——高阳模式,其特点是“两头在外”,即原料的供给和产品的销售均不在当地。实际上这是当今中国乡村工业的普遍模式,从高阳模式的成功,透视出当今中国“经济奇迹”的奥秘。

作者从历史走向了现实,从传统中国找到了认识当今中国的路径。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