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的贫困再研究(思想论战与新世界观的呈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哲学的贫困再研究(思想论战与新世界观的呈现)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7.3 5.8折 9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洪源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82379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1202361988

上书时间2024-09-02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杨洪源,男,1989年生于河北黄骅。哲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室副主任,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文本学研究。出版《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哲学的贫困>与<贫困的哲学>比较研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建构:“1857—1858年手稿”再研究》《<反杜林论>导读》等多部专著,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光明日报》等非常不错和核心报刊上发表文章50余篇,其中数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曾获第八届“胡绳青年学术奖”(2018)、首届“贺麟青年哲学奖”二等奖(2017)。

目录
导论  重新研究《哲学的贫困》:意旨、思路与结构
  一  批判对象思想原貌的直接呈现
  二  马克思与蒲鲁东的关系演变之谜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局限性
  四  《哲学的贫困》研究的一个新结构
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黄金时代”
  一  社会历史结构及其形态演进的深刻理解
  二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实践探索和理论过渡
  三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反复中断与延续发展
第二章  蒲鲁东论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一  关于蒲鲁东经济哲学研究的学术史
  二  哲学的实证化与社会经济学的建构
  三  构成价值论的各种实践化尝试
  四  蒲鲁东经济哲学理论的内在缺陷
第三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方法
  一  系列辩证法与政治经济学批判
  二  唯物史观视野下的系列辩证法批判
  三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方法
  四  把握现实及解决问题的不同程度
第四章  棱镜中的所有权问题
  一  所有权问题的思想史谱系
  二  所有权批判及“批判的批判”
  三  所有权批判的现实性和革命性意义
  四  私有财产的本质及其扬弃方式
  五  共产主义与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第五章  破解所有权之谜的方式
  一  所有权的起源、含义及发展趋势
  二  土地所有权的历史起源与现实表现
  三  所有权之谜的现实分析和超现实理解
  四  对上述两种所有权理论的总体评判
第六章  价值形式问题的科学阐释
  一  价值形式的二重性与矛盾性
  二  构成价值或综合价值的实质
  三  价值比例规律应用的非现实性
  四  价值形式所表征的社会生产关系
第七章  从社会分工中复归人的自由
  一  分工的矛盾及其原因和解决之道
  二  分工的实质和它所表征的历史过程
  三  蒲鲁东分工理论的三重谬误
  四  消灭分工与实现自由的正确途径
第八章  破除使用机器对自由个性的束缚
  一  机器的双刃作用及其破解办法
  二  工厂或机器的历史分析与经济考察
  三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中的分工与机器
  四  使用机器与实现自由之间的关联
第九章  竞争与垄断的关系之辨
  一  竞争必要性与后果相并存的矛盾
  二  竞争的实质及真正现实作用
  三  垄断作为竞争自我否定的结果
  四  垄断与竞争之间的辩证运动
  五  现代制度联结关系中的经济范畴
第十章  共产主义及社会革命的审视
  一  共产主义的起源和基本原则
  二  共产主义学说史的梳理考察
  三  共产主义的可行性和实现途径
  四  共产主义评判社会革命的标准
  五  思想论战的再评价及当代启示
第十一章  个人与社会历史之关系的把握
  一  现实的个人及其社会历史地位
  二  各种关系相互依存的社会有机体
  三  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之考辨
  四  透视社会历史的阶级分析法
第十二章  《哲学的贫困》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关系
  一  社会和历史的现实前提及运动形式
  二  分工的实质和它所表征的历史过程
  三  竞争的历史性及其在资产阶级社会中的表现
  四  共产主义的本质、作用和实现路径
第十三章  马克思思想进程中的《哲学的贫困》
  一  “总的结果”指导下的“原本批判”
  二  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的再次整合
  三  批判与建构所得出结论的具体运用
  四  “有决定意义的论点”的首次科学概述
  五  “《资本论》中阐发的理论的萌芽”
第十四章  同时代思想图景中的《哲学的贫困》
  一  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之间的内在关系
  二  资产阶级社会及其经济生活的观照
  三  社会发展的未来图景及其实现途径
第十五章  《哲学的贫困>的当代实践启示
  一  “真正的哲学”之时代使命
  二  剖析社会经济现象的方法
  三  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宗旨
参考文献
索引
附录

内容摘要
    从批判中建构新思想是马克思哲学的典型特质,《哲学的贫困》就是马克思通过批判蒲鲁东来公开阐释其“新世界观”的重要著作。有别于过去忽视马克思的批判对象及其思想而“自说自话”的一些研究模式,本书以比较分析为研究方法,将澄清蒲鲁东的思想原貌、厘清马克思与蒲鲁东的思想关系、概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黄金时代”、总结蒲鲁东的经济哲学观作为理论前提。在叙述方法上,就马克思与蒲鲁东的思想论战中涉及的主要议题,诸如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方法、破解所有权的“斯芬克斯之谜”、价值形式的科学性阐释、从社会分工中复归人的自由、破除使用机器对自由个性的束缚、竞争与垄断的关系之辨、共产主义及社会革命的审视、个人与社会历史之关系的把握等,进行深入而系统的探讨。通过这种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的交织,呈现马克思对其新世界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进行深邃思考、系统整合、深刻阐释的过程,并基于此将《哲学的贫困》置于马克思的思想进程中及其同时代的思想图景中进行重新定位,阐释它的当代实践启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