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导论(第2版)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7.51
6.4折
¥
59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桂小林 安健 何欣 等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510642
出版时间2018-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元
货号1201785571
上书时间2024-09-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前言
自2010年设置物联网工程专业至今,全国有461所高校开设了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近5年,物联网技术(特别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原有教材的内容已不能完全满足目前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的需要,因此,我们对《物联网技术导论》进行了全面修订,增加了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内容。
本书知识和内容是根据“高等学校计算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研究专家组”的《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进行组织和撰写的,可以作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门专业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非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物联网技术”或“物联网应用”等课程的教材使用。本书建议安排32~48学时进行讲解,但*少不应该少于16学时。
全书考虑到“物联网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和“物联网工程专业作为新工科专业”的特点,在对专业内涵、专业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安排教材内容,目标是提升学生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认知”能力和对物联网技术的“理解”能力。
全书共分9章,采用由底而上的分层架构进行组织。具体内容包括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传感与检测技术、标识与定位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数据处理、物联网信息安全和物联网的典型应用等。此外,考虑到物联网专业的特点,本书*后还专门以一章(第9章)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进行了综述,以期对相关高校构建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提供借鉴。
本书第2版由西安交通大学桂小林教授负责修订,包括全书内容的增、减和修改。具体编写分工为: 第1章由桂小林、张文东编写,第2~4章由桂小林、安健、张文东、林秦颖编写,第5章由桂小林、何欣编写,第6章由桂小林、王刚、余思、黄汝维编写,第7章由桂小林、张学军、桂若伟编写,第8章由桂小林、庄威编写,第9章由桂小林编写。
本书内容丰富,章节安排合理,叙述清楚,难易适度,既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及相关专业的“物联网技术导论”“物联网专业导论”“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物联网技术课程教材,并可作为物联网工程师、物联网用户及物联网爱好者的学习参考书或培训教材。
为了配合教学,本书为读者免费提供电子教案和习题解答。需要者可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下载或从作者的课程网站获取。
限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编者
2018年5月于西安交通大学
【书摘与插画】
第3章传感与检测技术
传感与检测技术是实现物联网系统的基础。传感技术是把各种物理量转变成可识别的信号量的过程,检测是指对物理量进行识别和处理的过程。例如,我们用湿敏电容把湿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这就是传感; 我们对从传感器得来的信号进行处理的过程就是检测。本章重点介绍传感器的功能特性、分类、技术原理以及常见传感器类别,并重点讲述一款智能温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3.1传感检测模型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人类已进入了科学技术空前发展的信息社会。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里,传感器可检测出满足不同需求的感知信息,充当着电子计算机、智能机器人、自动化设备、自动控制装置的“感觉器官”。如果没有传感器将形态各样、功能各异的数据转换为能够直接检测并能够处理的信息,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将是困难的。显而易见,传感器在物联网技术领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我们经常要与各种物理量和化学量打交道,例如经常要检测长度、重量、压力、流量、温度、化学成分等。在生产过程中,生产人员往往依靠仪器、仪表来完成检测任务。这些检测仪表都包含有或者本身就是敏感元件,能很敏锐地反映待测参数的大小。在为数众多的敏感元件中,我们把那些能将非电量形式的参量转换成电参量的元件叫作传感器。从狭义角度来看,传感器是一种将测量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变换器。从广义角度看,传感器是指在电子检测控制设备输入部分中起检测信号作用的器件。
通常,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如电压和电流)不能在计算机中直接使用和显示,还要借助模数转换器(A/D变换器)将这些信号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信号。只有经过变换的电信号,才容易显示、存储、传输和处理。为此,把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称为传感检测装置。
传感检测模型的功能结构如图31所示。它包括传感器和信号变换电路(如模数转换器)两大部分。其中,传感器输出电量有很多种形式,如电压、电流、电容、电阻等,输出信号的形式由传感器的原理确定。通常,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 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的部分。由于传感器输出信号一般都很微弱,需要有信号调理与转换电路进行放大、运算调制等,此外信号调理转换电路以及传感器的工作必须有辅助的电源,因此信号调理转换电路以及所需的电源都应作为传感器组成的一部分。
商品简介
本书从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的视角,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物联网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及其典型应用。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物联网感知技术(含传感器原理、射频标识原理和空间定位原理)、物联网传输技术(含短距离无线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物联网数据处理技术(含数据存储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和数据检索技术)、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含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以及物联网的典型应用等。 本书既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及相关专业的“物联网技术导论”“物联网专业导论”“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物联网技术课程教材,并可作为物联网工程师、物联网用户及物联网爱好者的学习参考书或培训教材。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物联网的概念
1.1.1物联网的定义
1.1.2“物”的涵义
1.1.3物联网的特征
1.2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
1.2.1物联网的起源
1.2.2物联网的发展
1.3物联网的应用
1.4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物联网体系结构
2.1物联网体系结构的概念
2.1.1物联网体系结构的定义
2.1.2物联网体系结构的设计原则
2.2常见的物联网体系结构
2.2.1三层物联网体系结构
2.2.2四层物联网体系结构
2.3物联网关键技术
2.3.1感知与标识技术
2.3.2网络融合技术
2.3.3云计算技术
2.3.4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2.3.5隐私安全技术
2.4其他物联网应用架构
2.4.1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2.4.2EPC/UID系统结构
2.4.3物理信息融合系统结构
2.4.4M2M系统结构
2.5物联网的反馈与控制
2.5.1反馈控制的基本原理
2.5.2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
2.5.3物联网系统的反馈控制
2.6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传感与检测技术
3.1传感检测模型
3.2传感器的特性与分类
3.2.1传感器的特性
3.2.2传感器的分类
3.2.3传感器的发展趋势与应用
3.3传感器技术原理
3.3.1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3.3.2电感式传感器
3.3.3电容式传感器
3.3.4压电式传感器
3.3.5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3.3.6其他类型的传感器
3.4常见传感器介绍
3.4.1温度传感器
3.4.2湿敏传感器
3.4.3光电式传感器
3.4.4气敏传感器
3.4.5压力传感器
3.4.6加速度传感器
3.4.7智能传感器
3.5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B20
3.5.1DS18B20概述
3.5.2DS18B20的测温原理
3.5.3DS18B20的内部结构
3.5.4DS18B20的编程结构
3.6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标识与定位技术
4.1条形码技术
4.1.1一维条形码技术
4.1.2二维条形码技术
4.1.3条形码生成器
4.2RFID技术
4.2.1RFID的概念及分类
4.2.2RFID的核心技术
4.2.3RFID的防碰撞技术
4.3定位技术
4.3.1卫星定位技术
4.3.2蜂窝定位技术
4.3.3WiFi定位技术
4.4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物联网通信技术
5.1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5.1.1WiFi技术
5.1.2蓝牙技术
5.1.3ZigBee技术
5.1.46LoWPAN技术
5.2远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5.2.1卫星通信技术
5.2.2移动通信技术
5.2.3微波通信技术
5.3有线通信技术
5.3.1双绞线
5.3.2光纤
5.3.3以太网
5.4Internet技术
5.4.1Internet通信协议
5.4.2Internet接入技术
5.4.3Internet路由算法
5.5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物联网数据处理
6.1物联网数据的大数据特征
6.2物联网数据存储
6.2.1数据库存储
6.2.2基于云架构的数据存储
6.3物联网数据分析与挖掘
6.3.1物联网数据的预处理
6.3.2物联网的知识发现
6.3.3物联网的数据挖掘
6.3.4物联网数据并行处理
6.4物联网数据检索
6.4.1文本检索
6.4.2图像检索
6.4.3音频检索
6.4.4视频检索
6.5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物联网信息安全
7.1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分析
7.2物联网的安全体系
7.3物联网的感知层安全
7.3.1RFID的安全威胁
7.3.2RFID的安全机制
7.3.3物联网摄像头的安全机制
7.3.4二维码的安全机制
7.3.5感知层的可信接入机制
7.4物联网的传输层安全
7.4.1物联网传输层的安全挑战
7.4.2传输层的数据加密机制
7.4.3传输层的安全传输协议
7.5物联网的应用层安全
7.5.1访问控制
7.5.2数字签名
7.5.3外包数据的隐私保护
7.6物联网的位置隐私
7.7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物联网的典型应用
8.1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控
8.1.1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控系统架构
8.1.2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控关键技术
8.1.3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控中的应用
8.2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
8.2.1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组织架构
8.2.2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关键技术
8.2.3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8.3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管理
8.3.1基于RFID的不停车收费系统
8.3.2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关键技术
8.3.3物联网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8.4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管理
8.4.1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统架构
8.4.2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管理关键技术
8.4.3物联网在智能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案例
8.5基于物联网的工业流程管理
8.5.1物联网在工业流程管理中的架构
8.5.2物联网在工业流程管理中的关键技术
8.5.3物联网在工业流程管理中的应用案例
8.6本章小结
习题
第9章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
9.1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设置
9.2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特征
9.3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9.4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毕业要求
9.5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
9.5.1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
9.5.2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知识
9.5.3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领域应用知识
9.6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前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